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扮绿新农村也要避免千村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8:41 扬子晚报

  26日下午,在绿博会的花卉、苗木供需信息发布会上,记者遇到江苏苗木商会总干事周元生先生,他指出,跟修房筑屋一样,农村绿化也要拒绝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

  以前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普遍对乡村的一草一木怀有感情,总是忘不了路边的老槐树、溪边的垂柳树、房前屋后的小竹林……总能在与亲友回忆往事时,直接而具体地点出在哪里、在哪棵树下发生过什么事,这是因为经过自然界多年的“淘换”,各种树木都找到了最
适合它生存的环境,这些树种就是各地的乡土树种,它们或是自古就天然分布在当地,或是引种多年经过驯化并且在当地表现一直良好的树种。乡土树种像一个又一个的“自然密码”,标识出每个地方、每个乡村的不同。但是,在经过大跃进大炼钢铁、生活改善后修房造屋潮、土地开发等几轮砍伐后,这些乡土树种在农村变得越来越难见到,现在不少农村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椴树、什么是楸树,也认不出青树、冬青树。一些乡村、集镇搞新农村绿化,进行的是一场对城市绿化的粗糙模仿秀,香樟配柏树的样板化工程随处可见,对着单调的树种和走到各地都“似曾相识”的感觉,若干年后的乡村记忆里是缺少树木婆娑的身影的。

  周先生认为,江苏的农村绿化总的应该突出水乡特色,苏南苏中苏北应该有不同的配置、不同的设计,要具有地方特色,在苏南等地的农村,植物要有耐水性;在苏北农村,目前大面积种植意杨,这是当地农民的致富树,值得推广,但是从绿化的角度讲,还应该多配一些常绿高大乔木、长寿树,因为意杨一到秋冬季叶子就掉光了,而且只有四五十年的树龄,树干出现空心后易倒,农村绿化该多选择乡土树种,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树种,既水土不服又丢掉了独有的特色。(曾力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