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扩大内需问消费(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09:22 河北日报

  [提要:吸纳京津两地购买力,力促京津周边市场做好京津冀文章,对扩大我省远期消费规模有重要意义。培育和扩大更多的消费亮点,是增加当前即期消费的切入点。加大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省统计部门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报告显示:我省“一线”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最快,5个设区市中有4个增速高于15%;“南厢”地区增速在14.8%至15.2%之间;而
“北厢”地区增速相对较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学斌认为,从我省“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考虑,新一轮的扩大内需更应该注重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京津冀第三增长极迅速成长的今天,南北两厢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纳京津两地购买力,力促京津周边市场做好京津冀商品消费这篇文章,对扩大我省远期消费规模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廊坊、涿州等北京周边地区的餐饮业销售收入呈直线上升。其中北京地区的婚宴消费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正如香河市一位餐厅经理所说,越来越多的北京居民把婚宴定在京城周边地区,即便加上租车费用,也比在当地消费划算。另据统计,廊坊市家具市场中80%的消费者来自京津地区。低廉的价格、优质的商品是吸引京津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田学斌指出,我省拥有内环京津的区位优势,物价总体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便宜等比较优势也很明显———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就要把自身的优势放大,把文章做足。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地区对河北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日渐旺盛。目前已有10万北京人在涿州、燕郊、香河等地购房置业,每年有近百万京津游客来我省旅游,就是很好的例子。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北京居民的购买力已超过4000亿元;天津居民人均存款达14000多元。京津市场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除了‘请进来’,我们还应该主动‘走出去’。”田学斌说,“北京周边地区下一步应在产品升级换代和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去抢占京津市场,让消费品市场和京津冀第三极共同成长。”

  而培育和扩大更多的消费亮点,是我省增加当前即期消费的切入点。今年上半年的婚庆市场和假日经济对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拉动功不可没。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商家八仙过海,旅行社推陈出新———今年的黄金周将承载更多的内涵。

  9月7日,旨在撬动旅游市场的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在港城拉开帷幕,也吹响了新一轮扩大内需的号角。去年是“红色旅游年”,红色旅游在我省如火如荼,带动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百亿元,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一支“轻骑兵”。在新一轮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过程中,旅游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消费热点的背后,折射出我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省统计局调查显示:上半年,全省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电及音响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商品销售活跃,增速在11.8%至26.2%之间。

  田学斌指出,居民消费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型期,消费重心将从过去的"吃、穿、用"转向"住"与"行",也就是要从家用电器等万元级商品的消费台阶,跃上住房和汽车等10万元以上级商品的新台阶。当前除继续关注通讯、旅游、信息、教育等新的消费热点外,重点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分层次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消费升级呈现一个分层次、有步骤的稳步推进过程。

  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服务性现金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57.10元,增长22.4%,比生活消费增长高11.4个百分点;在生活消费中,吃、穿、住等生存性消费的比重为60.7%,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田学斌说,国家统计局进行过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

  但是,"消费环境问题是制约消费结构升级的一大因素。"田学斌指出,目前农村地区假冒伪劣产品较为普遍,据商务部2005年对全国1万户农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75%的农民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此外,城市垄断服务行业中存在大量"霸王条款",这些都是扩大消费的障碍。振兴服务业迫在眉睫,除了规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务业外,我省还应重点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如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和中介服务等,为扩大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9月1日,旨在宣传诚信经营,优化消费环境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我省拉开帷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把质优价廉的商品送到农民手中;近期我省将专门研究部署服务业发展工作,修订服务业振兴计划,在市场准入、规费减免等方面完善推进政策……我省扩大消费的外部环境正日趋好转。明年我国也将采取有力措施优化消费环境,在完善住房、汽车等消费政策基础上,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

  在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消费心理、消费倾向、消费预期等非收入性因素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田学斌认为,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消费定价过高,成为集纳居民储蓄、挤压消费的重要原因。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不能解决,消费的口子就打不开。只有解决老百姓的这些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才能敢花钱。

  "新形势下的扩大内需应该具有推动经济增长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双重目标。"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张晋武教授认为,加大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半年,我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医保暂行办法》,把农民工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度;制定鼓励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措施;10月份,我省将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些都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贾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