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南民族博物馆陷入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07:40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海南民族博物馆陷入困境

  破败的省民族博物馆。特约记者 尹秋艳 摄

  “博物馆年久失修,地基下陷,墙体都出现了裂缝!”

  “今天在你们来之前,还没有一个人来参观;去年一年的门票收入才一万多元,经营状况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五指山市公安消防大队已经连续4年给我们下达了整改通知书,2004年甚至还责令我们停业整改,但是我们哪敢随便关门?”

  再过几天的国庆节,就是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开馆20周年的日子。这对于一个生命来说,20岁正是风华正茂青春葱茏的人生季节。但对于位于五指山市牙蓄岭上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来说,在自己20周岁的时候,却因为资金的掣肘而步履蹒跚,疲态尽显。

  博物馆年久失修千疮百孔

  “馆舍太老化了。”现任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长的羊海强感叹道。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连年遭受台风暴雨的袭击,博物馆展厅的地基下陷墙体都出现裂缝。顺着羊海强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展厅工作室和文物仓库屋顶瓦面均有不同程度破损。而雨水渗漏和过度的阳光照射,都不可避免地让一些丝质文物如黎族龙被,开始褪色变质。

  而消防问题几乎让博物馆濒临关门停业的境地。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民族博物馆,展厅吊顶采用的是海绵,文物库房的地板、文物柜展厅等采用木质及胶合板材料均属于易燃材料,违反公安部关于一级风险单位的有关规定。而且,因为文物库房和展厅未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馆内也没有设置消防水池和水泵,已经连续4年遭到五指山市公安消防大队的叫停整改。

  “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不到位,所有的文物将付之一炬,想想都可怕!”羊海强满怀忧虑的说。

  羊海强介绍说,博物馆文物库房面积狭小,根本无法有效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分类管理。五指山市属于高雷区,而博物馆又建在半山腰,随时都会有雷患发生。更让羊海强愁眉不展的是,博物馆专业人员流失严重。目前馆里共有27人,有限的编制被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保卫人员占据,专业人员调不进,留不住,业务科技人员青黄不接,严重老化。修复鉴定裱画师几乎没有。

  留存在记忆中的辉煌

  “博物馆刚开始那几年特别红火,博物馆下面的停车场都没有空位置,都让来看展出的海内外游客观光车占满了!但现在好几天都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9月26日,站在博物馆大门口的老馆长王国全,谈到省民族博物馆时候,除了回味似乎就只剩下叹息和感伤。

  始建于1981年,开馆于1986 年10月1日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是一座以贮藏、陈列海南省历史和黎族、苗族、回族文物,以及研究海南各族传统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博物馆总占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3772平方米,收藏各种民族文物已经达到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8件。目前馆内设有6个主展厅和2个机动展厅,陈列展出近千件。建馆20年来,先后接待过包括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国内外游客120多万人次。

  关键问题是投入不足

  “建省以来,博物馆就几乎没有任何一项大的项目投入。”博物馆副馆长黄学魁介绍说。

  博物馆馆长羊海强还专门向记者出示了博物馆从2003年到2005年连续3年的收支列表。记者看到,2003年博物馆财政补助经费105万多元,而人员和公用支出达到133万元;2004年博物馆财政补助经费约109万元,而人员和公用支出就占去了170多万元;2005年博物馆财政经费补助121万元,而上面两项支出达到134万元。而今年截止到8月底,财政补助经费112万元,而人员和公用支出就达到124万元。

  “博物馆作为一项公益文化事业,自我维生的功能非常弱,几乎全靠政府买单。博物馆每年都这样入不敷出的状况,让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开展任何一项大的改造项目!”羊海强说。

  羊海强介绍说,博物馆不是没有向上面反映过情况,报告从2001年就开始打了,而且省有关部门也立项了,但就是资金落实不下来。他说,如果资金到位,这些让人揪心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本报五指山9月28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