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扬子行动·传奇长征专稿:惊天撼地湘江之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07:31 扬子晚报
扬子行动·传奇长征专稿:惊天撼地湘江之战

在兴安湘江战役纪念碑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广西桂林的兴安,地处“湘桂走廊”之要冲,素有“楚粤咽喉”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为兵家屯兵必争之地。红军长征经兴安县境,从1934年11月27日开始强渡湘江,打响了悲壮的湘江战役。

  从湖南道县去兴安县城,要经过兴安境内的界首镇。界首之战,历来被史学界视作红军湘江之战中最惨烈的一役,记者在界首下车,直奔镇政府。得知记者来意后,镇上负责
宣传的彭委员说:“其实红军渡江战线拉了近100公里,真正的界首之战,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的战役,包括界首北面和全州县脚山铺南面的部分。”

  就着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张兴安地图,彭委员向记者讲解起他“从小便烂熟在胸”的湘江之战——当时,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嘉禾、兰山、临武地区。蒋介石任命湘军头目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调动湘军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围堵,同时还有陈济棠的粤军和蒋介石亲率的中央军在后面追击。危急形势下,从11月下旬到12月初,红军在潇水与湘江之间方圆二百里的范围内,与

国民党中央军及地方军阀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惨烈厮杀……

  对于这段历史,记者也早已耳熟能详。可随着彭委员手中铅笔在地图上快速地勾勒描绘,标有“湘军”、“桂军”、“中央军”、“粤军”等字样的箭头从四面八方射出,直指潇水湘江之间红军所在的弹丸之地,记者仍仿佛看到了当年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那掩藏在浓浓硝烟下的血肉横飞;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战士坚强而悲壮的抗争。

  蒋介石在向全军发布命令时,他绝对认为自己密谋已久、水陆空三管齐下并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铁桶阵下,没有任何血肉之躯可以抵挡。可是,他没有想到,红军不仅“不怕远征难”,而且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历史会铭记他们: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团和第五军团。“当时在红军当中战斗力较强的就是这三个军团,分别在北翼、南翼和后方即东面担负起掩护红军大部队特别是中央机关渡江的重任。”

  彭委员的笔从界首往北缓缓移动——“1934年11月30日,红一军团全军与敌在脚山铺一线激战终日,敌在优势炮火轰击下占领了我米花山、美女梳头岭、尖锋岭等阵地,当日夜红一军团被迫退守第二道阻击阵地即现在的界首附近。”这一战,红军折损兵力近万。据说,由“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改编而成的红15师,平均年龄仅仅18岁,他们在保卫湘江界首渡口时,拼死实现了战略意图,却多数长眠在湘江之滨。

  从界首镇南行约3公里的地方,便是光华铺,湘江战役另一著名阻击战——光华铺战役便在此地打响。如今那里一座“长征湘江之战光华铺阻击战红军烈士之墓”纪念碑巍巍耸立,向人们诉说着72年前这里发生的故事——1934年11月29日,中央红军第三军团第四师第10团奉命在此阻击桂军。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而且要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在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耳鼻出血,可是“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

  在纪念碑旁边,记者遇到了79岁的当地人刘光宇老汉,他告诉记者,这里埋着红三军团第四师第10团的两个团长。“一个叫沈述清,阵亡后2个小时不到,他的继任者杜宗美也中弹牺牲。”

  在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的“血肉盾牌”掩护下,12月1日晚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终于拼死渡过湘江,并于12月3日进入西延地区休整。而此时,担任垫后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却被阻于湘江以东,陷入敌人重围,大部壮烈牺牲。

  湘江之战,持续仅仅5昼夜。然而,是役“8万余千红军官兵,牺牲、失踪、被俘的人数过半。”战斗结束后,在湘江转弯处的岳王塘,由于江水流速很缓,上游漂下的尸体很多都汇到这里,一眼望去,湘江水一半是红色、一半是灰色。老红军钟明曾回忆,当年渡过湘江,清点人数后,渡江红军遥望湘水无不泪流满面。

  湘江战役,惊天撼地;红军英魂,感天动地——72年前,人们“3年莫食湘江鱼,5年不饮湘江水”。72年过去了,奔流不息的湘江仍然饱饮着后人的追忆和哀思……

  特派记者 张磊 金燃 周西宁(广西兴安报道)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