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沪萨列车出现临时“拼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3日08:54 新闻晨报
□李欣欣(沪萨列车 10月 2日电)

  10月2日是沪萨列车首发车行驶的第二天,车外的景色逐渐变得开阔而壮美,经过了两天的时间,许多原本陌生的乘客也渐渐地熟悉起来,有的乘客甚至临时“拼团”准备在西藏同行。今天列车上将正式发放吸氧气管,为“高原之行”做好充分准备。

  【沪萨列车·旅客】

  志同道合,临时“拼团”

  10月2日上午10点左右,沪萨列车的8号车厢突然变得特别热闹。笔者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位叫李守华的乘客正在登记准备临时组团的乘客名单。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该车厢里有很多乘客都是独自出来旅游,尚无明确的计划,准备到拉萨后再安排行程。李守华表示,自己准备把“散客”都组织起来,大家一起旅游,这样彼此能够有个照应,但目前还只是个计划,毕竟临时“拼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有的乘客已经在车厢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准备“拼团”

  去“拉萨—樟木4日游”。今年已经60岁的林士康也是独自一人乘坐本次沪萨列车,他的计划是到达拉萨后,便乘长途汽车去樟木玩两天,看看西部的高原瀑布等美景,然后再回拉萨玩两天。在列车上,林先生的计划一下子得到了不少乘客的响应,来自杭州的张小崇立刻决定和林先生“拼团”一起去,另一位建筑行业的工程师林强也表示很想加入。张小崇告诉笔者,自己在出发时,就想着先上火车,到了拉萨再说,而现在不仅可以有个旅伴说话,还能相互照应。

  年近80,关注环保

  在列车的硬座车厢里,有一位年近80岁的老先生张洛年十分特别。张老先生是从上海站上车的,一路上,老先生都在边看风景、边写游记。在全国各地记者一整天的“轮番轰炸”下,张先生仍表现出了极好的风度。在聊天中,张先生反复地向笔者提到,进藏铁路沿线地区的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而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环保尤为重要。“保护环境,不是小部分人的事情,每个人对此都担负着责任。”

  当笔者询问张先生以前是否去过西藏时,张先生微微一笑,对笔者说,自己每天晚上都“神游”西藏。年近80岁高龄的张先生对这一次的旅行期待了很长时间。

  【沪萨列车·车况】

  吸氧管今天将发放

  10月2日中午,海拔已经开始逐渐上升了,在过隧道时,几乎所有乘客都感觉到了耳膜有些发胀,不少乘客已经开始吃感冒药等,为进高原做准备。

  10月2日中午12时左右,列车里突然响起了广播,有乘客身体不舒服,请医务人员速到8号车厢内帮助。这位苗姓女士是10月2日凌晨2点左右从郑州站上车的,由于劳累加上受凉而导致身体不适。申江医院内科副主任姚承兴在检查后表示,继续乘坐这趟列车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苗女士必须好好休息。

  今天列车员将开始向乘客发放吸氧气管,并在车厢里向乘客们耐心地讲解吸氧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列车员张瑞腾表示,在列车上设置了两套供氧方式,一套是弥散式供氧方式,类似“中央空调”,能使客车内的氧浓度达到23.5%至25%;另一套是分布式供氧,可让旅客通过鼻式吸氧气管单独吸氧,如果还是感觉缺氧,那么可以将座位旁的氧气面罩摘下来直接吸氧气。

  列车员提醒乘客,如果没有感觉到不适,尽量不要用吸氧气管,这可能会使乘客产生对氧气的依赖。

  19时30分列车已经到达2800米高度,不少乘客开始感觉头痛头晕,列车员提醒大家尽量减少活动。

  送餐过道空间让给卧铺

  笔者在车厢内注意到,送盒饭的小推车每次要经过卧铺车厢时,总是特别“艰难”。为了不让旅客等得太心急,工作人员决定给旅客发放号码,按号用餐。

  笔者发现,由于卧铺车厢内的座位设计得特别宽敞、舒适,因此过道就显得特别窄,小推车几乎无法通过。“现在每经过一节卧铺车厢,花费的时间要比普通车厢多一倍。”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小侯告诉笔者。

  由于在3000米以上烧饭速度要慢一倍,所以至20时仍有很多饥肠辘辘的乘客尚需等待。

  小意外

  石头突袭车窗玻璃

  16时40分左右,列车在甘肃行驶时,3号车厢的一块车窗玻璃由于受到石头撞击,外玻璃被击碎,但由于有防爆膜和双层玻璃保护,碎玻璃并没有掉下,乘务员表示只能回上海后再进行维修。

  ■更多沪萨列车相关报道请关注嗨嗨网上的“欣然行走”博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