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听!城里飘起原汁原味木洞山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4日01:57 重庆晨报

  

听!城里飘起原汁原味木洞山歌

  来自木洞的山歌高手向游客演唱木洞山歌。

  

听!城里飘起原汁原味木洞山歌

  游客在欣赏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木洞山歌。本报记者胡杰摄木洞山歌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广会馆和洪崖洞唱响,均由当地村民表演

  “什么过河不脱鞋?什么过河环(横)起走?什么过河背八卦?什么过河挂青苔?”

  “牛儿过河不脱鞋,螃蟹过河环起走,乌龟过河背八卦,螺丝过河挂青苔勒。”

  纯朴悠扬的歌声,机智巧妙的问答,台上的红衣新郎官顺利地通过了“新娘亲友团”的考验,欢欢喜喜地把坐在花轿里的新娘子接走了。节日期间,湖广会馆齐安公所的戏台上,这台用山歌唱的戏让游人看够了稀奇听得着迷。

  山歌的编导喻良华同时又是其中的演员,这位老教师,为了木洞山歌不失传,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山歌唱着劳动调

  木洞山歌是我市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木洞山歌的曲调有100多种,其中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还有风俗歌、舞歌等,多为即兴演唱,尤以和籁和盘歌见长。

  “观众看我们是在演戏,但我们生活中就是随时唱歌的。”今年62岁的巴南木洞村民喻良华说,“我从几岁起就开始唱木洞山歌,唱了几十年了,只要有个调,随便唱什么都可以。”他说,来表演的人都是木洞镇的村民,从来没受过专业的训练,唱山歌的习俗也是祖辈们留传下来的。他说:“下地的时候、镐秧的时候、抬石头的时候,都会根据不同的劳动和心情一边编一边唱,劳动的时候这么一唱,步伐就会轻松许多,也不觉得累了,这就是山歌的神奇作用。”

  音乐课上教山歌

  喻良华说,现在唱卡拉ok的人多了,唱山歌的人就少了,他一直担心木洞山歌会失传。

  喻良华此前一直是木洞希望小学的老师。“我当音乐老师,又当数学老师,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要教学生们唱山歌。”他说,山歌易上口,自己唱了几十年,张口就来,学生们学得也快,也喜欢唱,跟着调子,很多学生都可以自己填上歌词来唱,唱山歌走进课堂,这事儿在这儿学校是很自然的事情。

  “有时候,我的学生要参加一些表演,我们会认真排练,不怕别人是艺校出来的,只要学生们表演山歌对唱,一般都会拿奖,这种有穿透力的声音会让全场观众震惊!”他说,学生得奖了,更喜欢唱山歌,对自己来说,也算是尽到了传承山歌的责任。

  生活气息醉游人

  “你打猪草耶,我捡柴儿哟,你不招手耶,我不来哟……”喻良华在台上表演木洞山歌最老的老调,那“味道”惹得台下来自外地的游人笑个不停。对于是否听得懂台上的唱词,游人们都乐呵呵地说“猜得到”,也随着调子咿咿呀呀哼了起来。

  “我的声音还不算最有穿透力的,把男声唱成女声了,就是最高境界了。”他说,他们唱的这些东西平时是不讲究押韵的,但有些历史的唱词要讲究押韵,“出太阳我们就唱高亢的歌,鼓舞士气,下雨我们唱‘天上落雨地上耙,黄丝马马在搬家,有的搬到田坎上,有的搬到石旮旯’,在家的时候也要哼上两句,心情才舒畅。”

  喻良华和他的乡亲这两天会移师洪崖洞表演,每次只表演两个节目,“很多人听到我们唱,都想多听一下,其实,更多人能跟着我们唱木洞山歌,这才是我们最欣慰的!”本报记者涂源实习生陶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