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连喝13场喜酒,红包送到手发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1:00 现代快报

  

连喝13场喜酒,红包送到手发抖
“从10月1日到10日,要喝13场喜酒!这个月工资都不够了,送红包送到手发抖……”在杭州某论坛上,一名网友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引来上千网友跟帖回应。由于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新人结婚扎堆,导致婚宴红包如同“红色炸弹”,轮番引爆,婚宴送礼再次成为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

  婚礼扎堆

  红色炸弹令人头痛

  市民楚洋(化名)“十一”这几天,先后共收到6个婚礼邀请,为此付出了1500元的红包,几乎占了他9月份收入的二分之一。“在替新人感到高兴的同时,每家要送的红包却让我一时无法周转。”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结婚的新人扎堆结婚,份子钱成了许多人头疼的事情。据不久前上海公布的一份对3425名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65%的市民至少收到一张喜帖,62%的市民承认红包支出给自己带来了烦恼,65%的人表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自己的红包开支。

  送礼规矩多

  亲疏不同“份子”不等

  某公司职员王小姐说,她黄金周要赶3场婚宴:“一个是亲戚,我准备了1000元的红包;一个是关系一般的朋友,至少也要包个200元;还有一个大学里的同寝室姐妹,不知道到底该包多少钱的红包才合‘规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结婚请柬,人们往往会有两大困惑。一是到底该送多少的问题,送多了自己承受不起;送少了又怕新人会不高兴。二是到底送不送的问题,有些新人今天在这个城市明天也许就跑到别处去了,有些则是不熟悉的老同事之类,不去不合适,去又觉得无趣。

  一般来说,礼金的多少和与新人的关系密切与否是成正比的,即关系好的就送得多些。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份子钱,他的原则是根据不同人,看情况给。比如说,像亲戚和特别要好的朋友,一般给500到1000元;普通同事或者同学,一般给200元左右。

  结婚的发愁

  收到红包都是“人情债”

  新婚不久的宋小姐说,虽然在婚宴中收到了许多红包,但这些红包到头来都是“人情债”,她给记者看了一个名单,上面记录着她结婚时掏“份子钱”的人的名字:“这些都是人情,将来人家结婚,你不掏合适吗?”一些新人表示,结婚收到的红包其实是暂时的,因为将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还了。而一位姓李的先生则表示,在他的家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回礼的红包不可以少于收到的红包,不然就不合规矩了。

  专家提醒

  送“喜钱”应量力而行

  结婚包红包的传统源自汉朝,当时叫‘喜钱’,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新人的祝福。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婚包红包的风俗也在不断变化着。复旦大学社会学家于海认为,年轻人应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其实红包数量只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并没有真的明文规定过,因此,年轻人给红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而定。”据《半岛晨报》

  男子仿古对诗娶新娘

  男子仿唐代婚俗礼仪对诗迎娶新娘(图)

  新郎上女方家迎娶新娘,贴着喜字的大红帘子这边,新娘出题考新郎,帘子那边,伴郎们挥汗如雨忙对诗,一番考验之后,新郎终于如愿以偿地用马车娶回了新娘……10月3日上午,一场仿唐婚礼在西安市东仪路一家属院内举行。

  这场婚礼伴娘伴郎们都由身着仿唐服装的亲友们组成,每人都有台词。

  “天不早啦,开门吧!别误了吉时。”大锣一敲,宣礼官(司仪)催促新娘快快“开门”。

  “君既备六礼,未知才学如何,欲要此门开,须把诗来对。”娘家人要先考查新郎才学,伴郎们纷纷上前出谋划策。

  问:“本是何方君子,何处英才?精神磊朗,因何到来?”

  答:“本是长安君子,进士出身。选得刺史,故至高门。”

  问:“既是高门君子,贵胜英流,不审来意,有何所求?”

  答:“闻君高语,故来相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新郎通过重重考验之后,随着九声开门炮响,娘家“大门”打开,喜娘、七大姑八大姨鱼贯而出。新郎喝过象征“连进三元,步步高升”的“三元汤”,头顶竹箩、脚踩麻袋的新娘终于出来了。

  新郎用秤杆挑去红盖头,新娘却用折扇遮面。要让新娘将扇子拿开,还得看新郎的才学。“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新郎念过“却扇诗”,新娘才终于拿开扇子,露出俏丽容颜。接着,新郎新娘手牵红绳上路,新娘走在麻袋上,寓意传宗接代,众人向新人抛撒五谷,寓意五谷丰登。最后,把新娘扶上马车后,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志得意满地把新娘娶回了家。

  据婚礼组织者介绍,这场婚礼的程序是依照敦煌出土的有关唐代婚俗礼仪的典籍而安排的。

  据《华商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