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理念催生经济积极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2:42 燕赵都市报

  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因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海内外人士注意到,“和谐”理念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诸多探索性实践渐次展开,中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告别“GDP崇拜”

  “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

  现实的变化成为最好的诠释。在各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人民笑颜”的全新经济实践不断深入。

  和这种转换相呼应,另一种变化也悄然而生: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内,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部分省份超过45%。这标志着,尽管仍存在相当距离,但我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

  遏制工业消耗信马由缰

  2006年,一个约束性指标的社会关注度急剧升温。这一指标就是“‘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削减20%”。

  在“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我国经济中惯有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到猛烈“狙击”,工业经济和相当多数的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阵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明确表示:“将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注意到,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准入标准正逐步“亮相”,在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如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值,禁止项目上马。

  新农村建设注重“实惠”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央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这一问题获得了更为强劲的支撑。

  取消农业税仅是近两年来涉及“三农”的诸多“利好”之一。

  把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转移到农民身上、落实城乡平等就业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国覆盖率超过40%……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实在在的收获。

  专家指出,和种种现实的收获相比,在“和谐”理念指引下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必将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利好。

  分配制度改革进入视野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步。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2005年度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至4倍。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

  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即将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可以预见,构建和谐社会将得到更加系统的阐释,更多实质性的举措将会陆续出台。

  社会网络全力铺就就业路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业意味着有尊严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对社会来说,这是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北京市民冯成武说。

  作为民生之本,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在扶持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在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

  在表面数字的背后,是就业指标被纳入各地干部考核范围、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培训、运用财政资金购买公益岗位……

  不仅如此,“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近期均相继启动。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从今年开始实施的调整后的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扶持范围,增加扶持内容,改进操作办法,延长执行期限,一个更加宽松、积极的就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更多的人将找到工作岗位。

  (据新华社电)

  背景

  和谐社会提出“前奏”

  社会和谐任务的提出、展开和深化,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比较有代表性或具标志性的活动及大事主要有:

  第一,四中全会之后,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专题研讨,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关于和谐社会专门讲话;

  第二,2005年春夏之交的全国性的调查研究,一些省市依据自身具体情况,率先出台一批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包括提出和谐城市、平安社区口号。同年秋天五中全会举行,结合讨论“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行动加快;

  第三,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包括中央、省、市党政机关及党的各类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力度,促进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氛围与政策落实;

  第四,2006年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包括中央常委出行各地,全国有计划地再次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听取意见,为六中全会作重要准备。

  如果说四中全会是提出任务,还属动员性质;那么,2005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和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则是实质性地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要开始。

  2005年2月19日至2月25日共7天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就其主题及影响而言,都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开创性的战略研讨。胡锦涛同志在开班式上发表长篇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

  研讨班开班后第三天,中央政治局依例于2月21日上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文件,下午进行集体学习,内容安排的正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就把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连成一气,互为照应。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可说是又开了一个先例。胡锦涛同志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样在三天内连续两次讲话,把同一的社会和谐问题推到了新高点。

  议题过去未曾有过

  每年的中央全会内容总是十分重要和备受关注的,但今年的议题却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算起,至今历经五个届次、多达35次中央全会中,惟独这次内容是专门研究社会事务,确切地说是社会发展及相关的社会建设与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六中全会不乏纪念意义: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中央批判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则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从目前高层的态度看,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今后14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