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这里没有外乡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6:25 北京日报

  

“我们这里没有外乡人”

  9月26日下午,东太平街社区保洁队的院子里传出一阵亲切的声音:“顺献,我打算好了,等北京开奥运会了,我会带着孩子去京城看你……”念着妻子刚刚寄来的信,保洁队的小伙子邢顺献既害羞又激动。

  这是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东太平街社区举办的“读家书说成长庆团圆”活动中的一幕。四十多名来自异乡的保洁员与居民一起畅谈家事和工作。这一天还收到了街道工会送来的生活用品、月饼,心里感觉格外温暖。

  来自河南的周建,16岁时兜里揣着不足10块钱只身从老家来到京城。19年来,在街道保洁的岗位上,周建起早贪黑,随脏随扫,他管的责任段一直是全市的先进。特别是抗击非典那会儿,多次为在家中被隔离观察的居民换煤气、消毒、清运污物。如今,周建不仅在北京娶妻生子安了家,还入了党,当上了街道的保洁队长。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他像北京人一样参与了社区事务的管理——2003年,在东太平街社区居委会的换届直选中,周建获得了全部995张有效选票中的854张,首次当上了居委会委员。

  将来京务工人员吸纳进居委会,这在当时的北京来说还不多见。对于这一大胆尝试,东太平街居委会蒋主任说:“我们这个社区来京务工人员有500多人,占所有居民的六分之一,因此,对这一部分人的管理和权利的保护很重要。将来京人员吸纳进居委会,对于社会稳定和治安状况都有积极意义。”

  周建连续当了二届委员。如今,不仅是他一人融入了社区的生活。在社区的文化团队里、手工编织班、合唱队、太极拳、秧歌队活动中,都能看到来京务工人员的身影。在东太平街社区居委会,对来京人员没有客居他乡的感觉,他们与居民之间友好相处沟通,社区活动缺了他们,居民就会觉得缺少了什么,心里不塌实。多年了,社区逢年过节一准儿想着召开座谈会,像家里人一样坐在一起,聊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在社区居民和来京务工人员间,真正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共同建设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居民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东太平街社区建立了“听证会制度”,什么事该办,该怎么办,都由居民说了算。84号楼地下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下住进了400多位来京务工人员,最高时达到800多人,由于地下室没有厕所,没有上下水,使原来只有三个蹲位的居民厕所每天爆满,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居民的意见反映到居委会,很快,“如何解决84号问题”的专题听证会召开,居民代表、街道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寻求最佳解决办法,最后在西城建委的帮助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居民们很满意。

  建设和谐社区,居民们切实感到了温暖和方便。如今在东太平街社区,下水道堵了、老人需要找保姆、孩子要请人做饭,在东太平街社区,有什么难事,许多居民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从2002年起,居委会利用社区资源,联合东太平街煤气站、新洁饭馆、清真小吃店、社区卫生站、新文化街菜站、新中物业等十多个单位推出了“五色爱心卡”。居民有了需求,看看手中“五色爱心卡”上的相应颜色,就能找到所需电话,相关单位接到电话后立即上门服务。一旦到了紧急关头,它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文化街48号院的李亚芹家,晚上9点多钟水龙头突然崩裂,想买水龙头,商店已经关门,束手无策时,“五色爱心卡”上面的求助电话帮了大忙,房管所工作人员十几分钟就解决了难题。到目前为止,这张小小的“五色爱心卡”的受益者达几百人。

  几年来,东太平街和谐社区的建设把社区居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许多居民从过去封闭的楼房中走出来,和邻居认识了,和平房居民熟悉了。许多来京务工人员在参与社区的活动中,与居民成了好朋友。现在在东太平街社区,没有打架斗殴的,连吵架闹别扭的都少了。RJ183

  图为西城区二龙路街道东太平街居委会的居民正在制作中国传统编织手工艺品。本报记者方非摄RJ19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