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狗在京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7:51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孙欣)8月22日,傍晚,北京大兴区原生墅小区,一名九岁的男孩正踢球,突然扑来一只杜宾狗,男孩 差点被扑倒,旁边一名四五岁的孩子吓得大哭起来。旁边一名保安无动于衷,男孩的父亲与他大吵起来。

  孩子的母亲气愤地说:“狗的主人,你是否有孩子?你是否能理解家长的感受?尤其目前狂犬病正在大面积暴发,若 真是被咬了,去医院、打疫苗不说,得耽误多少时间,着
多大急,更何况狂犬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她说,因为怕影响邻 里关系,这些话本不想说,可因为害怕不被束缚的狗,总不能不出门吧。

  孩子母亲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因为就在前一天,8月21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本市各狂犬病免疫门 诊就诊总人数已达6933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662人。按照免疫门诊医生的说法是:“每天都有很多被狗、猫咬 伤来打针的。”

  尽管北京市农业局透露,今年上半年本市有近7万人被狗咬伤,未发生一例本市人感染狂犬病死亡病例。养犬办也称 ,从1994年至今的12年来,本市一直保持这一记录。可是在云南、济宁等地爆发的狂犬病还是让人谈狗变色。

  狗与人的“亲密接触”

  毕竟,人与狗的距离太近了。2003年10月《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北京市养狗政策放宽,市民养狗 日趋增多。据北京市小动物协会的统计,目前全市宠物狗的数量已达100余万只。北京市养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透露 ,今年北京登记年检犬已经达到55万余只。

  “感觉狗比人多”,家住瑞康家园的小黄说。尽管这个小区是经济适用房,可是狗的“繁荣”似乎与主人的收入不成 正比。“经常一人拉着三条狗,还是大黄狗,见了我都躲着走。”

  半人高的松狮灵活地跑着,一会跑到路灯底下闻闻同伴撒的尿,一会又发现了什么突然向前窜去,牵着它的女主人一 个趔趄,狼狈地被狗拉着向前跑去。这是记者在南三环一个小区看到的景象。正是傍晚时间,吃完晚饭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在小 区里散步,小孩子也撒欢跑着、嬉闹着。然而松狮狗的出现让这个景象出现了短暂的静止。反应快的家长赶快把孩子拉在身边 或抱起来。松狮狗不远处跟着它的男主人,男主人身边还跟着一条白色的贵妇犬,可能认为是小狗,没牵着,任由它到草地里 撒欢或者跑到散步的人群中嗅嗅这个的腿、那个的脚。无论是男主人还是女主人,都一脸严肃,决然没有散步的散漫。因为松 狮狗,他们基本与邻居们绝交了。

  这事得从半年前说起。从理论上说,纯种的松狮狗是不叫的,但这家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仅叫,而且尤其喜欢叫, 且不分时间,能连续叫上两个小时,邻居们经常会在睡梦中被持续的狗叫声惊醒。这家又是顶层,狗就站在露台上“狂吠”, 声音传播极远。“看着刚刚泛白的天空,我知道自己今天开会时一定又会打瞌睡了”,小区居民高先生痛苦地对记者说。受伤 害最深的是其楼下邻居,这家有位患心脏病的老人,连续不断的叫声让老人休息不好,几次发病住院。物业、警察都来找过狗 主人,但因其强硬的态度都没能解决问题。那段时间,小区论坛上几乎全部是对该狗的指责。在强大的压力下,狗主人采取的 办法是,去宠物医院给狗做了声带手术,希望它从此闭声。

  可是手术失败了,狗的叫声依然不绝于耳,邻居们也习惯了,不再过问。前几日,他楼下的邻居终于卖掉房子搬家了 。

  其实在北京各小区里,经常可以见到散放的狗在孩子中间、在人群中自由穿梭的场景。狗主人对自己的狗爱护有加, “宝贝、宝贝”地叫着,却对被吓得大哭的小孩不以为然。7月29日傍晚,丰台区汇丰家园小花园旁,聚集着几名老人,他 们边聊天边看护着在身边玩耍的孙子、孙女。一只黄色小狗跑过来,去舔一孩子的腿,刚两岁的孩子吓得摔倒在地,他的爷爷 看见赶快过来,一边扶孙子,一边用脚把狗踢开。这下惹了大祸,狗主人不仅不看孩子如何,还对老人破口大骂,声称“如果 狗有个三长两短,等着瞧”。

  一位老人对记者说:“狗厉害,牵着还好,可很多人怕自己的狗受罪根本不栓,说吧,人说自己的狗老实,没事,我 们只能自己走远点。真是人给狗让道呀。”她还透露,自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家就养了一条大狗,有人惊呼“好大呀”, 主任不以为然“它是最善良的狗了”。北京市规定除非独门独院,否则不能养大型犬,可“都是邻居,谁好意思去举报呀”。

  狂犬病与北京的距离

  北京市卫生局宣传处向记者证实,被狗咬伤的人数今年又创新高。尽管北京目前还未发现本地的狂犬病例,但随着地 方疫情的严峻,北京已拟定全市狂犬病防治三级处置应急预案。规定北京市一旦发生狂犬病疫情,将根据感染狂犬病动物的数 量和性质,分一级、二级、三级三个预警级别进行分级处置,部署相应的警力。同时,北京警方建立了不良养犬行为人信息库 ,对屡次违规养犬行为将予以没收犬只、吊销登记证等重罚。

  尽管北京市政府部门采取了这些相应措施,但“得狂犬病必死”的现实还是让市民对狗敬畏三分,同时恐慌也在一些 市民中蔓延。最近有网上消息称:在丰台区洋桥附近一黄色长毛的流浪狗咬了一人,这人被确诊是狂犬病并死亡,还说此事已 得到防疫站的证实。很多网友跟帖,表示自己的担心。

  记者随后跟丰台区防疫站取得联系,询问此事的真实性,对方首先说没听说有这件事,接着告诉记者,即使有此事情 ,也归畜牧部门管辖。记者又跟北京市犬类留检所联系,他们负责对流浪狗的处理,对方回答:“没听说这件事。”

  国内狂犬病发病人数连续7年呈增长态势。近3年来,包括发生“非典”疫情的2003年,狂犬病死亡人数在我国 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始终占据首位。北京市卫生防病热线的接线员告诉记者,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100%, 中国狂犬病发病数已连续几年回升。被狗或猫咬伤后,必须尽快去指定医院处理伤口、打疫苗。伤口冲洗后不能包扎,“当然 疼”,同时疫苗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果处理及时,应该问题不大”,但她不能肯定绝对没问题。

  记者在资料上发现,2004年南京一男子被狗咬伤右手虎口,第二天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并清创缝合伤口。二十 多天后该男子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右手臂麻木抽搐、不能饮水进食等症状。后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人介绍,他已注射了狂 犬疫苗4支,还有一支没有打完,就发病身亡了。

  同样,《新闻周刊》报道,今年7月11日,云南施家英被狗咬伤,立刻赶到县疾控中心打了狂犬疫苗,医生说:“ 打了针就安全了。”7月24日施家英去打第4针疫苗,打完没多久情况恶化,痛苦挣扎一夜后于7月25日去世。

  该报道称,截止今年7月,狂犬病连续3个月居传染病之首,5月死亡192人,6月死亡198人,7月死亡23 7人。

  法学家李认为这个数字与全国一年十几万的车祸死亡人数比起来“不算主要问题”,而相关的法律已经很完善,连续 上升的数字“跟法律无关”。

  而北京市卫生局表示,他们目前紧急做的事情,是告诉市民如何预防,这才是“稳定社会”的大事。尽管记者发去了 采访提纲,并与北京市卫生局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但因为“专家们工作繁忙”,截止发稿前也没能进行卫生局方面答应的采 访。

  链接:了解狂犬病

  1、被狂犬咬伤肯定要得狂犬病吗?

  答:不一定,只有30%~70%的人发病。

  2、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答:a.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拨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b.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c.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

  d.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处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

  3、人发生狂犬病后都有哪些症状?

  答: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接着,病人对声音、光线或 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被病兽咬伤的伤口周围,也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 仿佛有蚂蚁在爬。两三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遇到声音、 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 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神志大多数清醒;但 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说胡话。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 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狂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4、人被狂犬咬伤是不是几十年后还会发生狂犬病?

  答: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半个月到三个月,多数病例的潜伏期集中在30~90天,超过1年者不足1%,个别可 以达到14年、19年。短于15天,超过1年以上者均为罕见,潜伏期在一年以内的可占到总病例的99%以上。

  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9月下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