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嘈嘈切切错杂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2:38 世界知识

  张立平

  美国的对华政策好像总是变来变去。负责对华政策制订的副国务卿佐立克刚称中国为“利益攸关方”没多久,就挂冠 而去,中国通柯庆生出任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帮办后即称,此话言重了,其实中国没那么重要,美国的对华政策又 要调整不成?笔者认为,问题不在美国,而在我们自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原因一,美战略框架在2001~2002年已基本形成,经过最近两三年的磨合已趋于稳定。这一战略框架的形成 与几个大背景有关:一是克林顿时期将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对华接触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中重要的一 员;二是9.11后“反恐”成为美国新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中国是美国反恐的重要伙伴;三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及中国 的影响日益扩大使美国主流精英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遏制的,美国所能做的只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正面引导” ,使之不损害美国的利益。因此在布什的任期内,美国看中国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从“战略竞争者”变为“利益攸关方”。

  原因二,从柯庆生对华政策的讲话看,基本上是对佐立克讲话的一个诠释。有些人误以为佐文中已把中国看作是“负 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而柯庆生则认为中国还不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和误读。首先,仔细阅读佐文,我 们找不到这样言之凿凿的词句。其次,在佐立克关于“复兴的中国: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还是强大的竞争者?”的听证会上, 笔者亲耳听到他清楚地告诉众议员们:“中国现在还不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但我们期待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中美关系的专家学者都对“利益攸关方”一词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读,结论:这是对中美关系的一种正面的和积极的 表述。我也赞同,但觉得有必要重视其言外之意:(1)中国是国际体系的利益攸关方,更是国际体系的受益者,因此现在要 强调的是中国在维护国际体系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正是其标题“中国向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原有之意。(2)虽然美国 提出中国是“利益攸关方”,但并非说中国与美国平起平坐。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在美国人看来,如果把国际体系比作一 个股份制公司,那么,美国的角色是董事长,而中国的角色则是其中一个大股东,两者的权力和影响是不一样的。(3)有人 也许会说,其他主要国家如日本、印度、巴西、英、法等国不也是股东,也有必要对这一体系“负责任”?不错,在一个股份 制公司里股东们按股权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这也是“stakeholder”在商业词语的基本含义。但问题是,各国 在国际体系中拥有的“股权”并不相等,此其一。美国没有将上述国家专门提出来强调它的“责任”,主要是认定这些国家的 国际行为是可预见的,且不足以对它的利益构成损害,而对中国则不然,此其二。佐氏和柯氏虽然对中国成为美国人眼中的“ 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一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因此“利益攸关方”一词实际上还有提醒、鞭策中国之 意,此其三。

  原因三,无论今年美国的中期选举结果如何,都无法改变布什“跛鸭总统”的弱势地位和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他无 心亦无力在对华政策上另起炉灶。就布什总统的个人风格而言,他比较讲究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现在急需处理的是令人烦 心的

伊拉克、中东问题,根本无暇他顾。最重要的是,中美关系大局已定,目前美国国内对华的一种普遍看法是:中国的复兴 是无法阻止的,关键是要引导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之与美国所期望的相一致。

  当然,当我们说美国对华政策不会有重大调整时,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就彻底放心、全无对中国长远的战略防范。 在一系列具体的功能性议题上美国会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或对策,了解中美关系的人都知道在中美交往中,美国总是手拿一个议 题清单,对中国不断提出抱怨和要求,随着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议题会越来越多(如贸易逆差、

人民币汇率
知识产权
、人权、宗教自由和新闻自由、军费透明等议题),磨擦也会越来越多,但这些都属于“战术性”议题,而不是“战略性”议 题,况且中美之间已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与这些议题相对应的沟通、交流和解决机制,即使个别议题脱轨,双方也都会启动“危 机管理机制”,从而不会因小失大。因此我认为,时下美国对华政策的各种议论不会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之大局,正所谓“ 嘈嘈切切错杂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