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色彩与意境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2:54 新闻晚报

  ■名家说阿忠

  一个喜欢热闹又有幽默感的人

  阿忠喜作静物和风景,所画的东西和客观对象有些距离,但风筝不断线,从他的画中还是可以看出花或陶缸、房屋和山丘等等。人们看出了这些具体物件便以为是看懂了阿忠
的画,其实不然。这些具体物件只是阿忠精神世界的一个载体,已失去其原来的属性。依我看他的真实兴趣更在于线条之长短曲直,块面之大小疏密,色彩之冷暖深浅,笔触之大小厚薄等等。这些过去仅仅作为一种手段,为在画布上制造三维幻觉服务的线条、块面、色彩、笔触等在阿忠的画中却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在这些似乎纯技术的元素后面,皆藏着深层次的思想脉络。

  我看阿忠的画,常常不太注意他画的是什么东西,而为他画面的形式美感所吸引。当看到他画中的某一块颜色边上放了另一块恰到好处的颜色时,会怦然心动暗中叫好。可见读阿忠的画不能停留在看他在画什么,而要进入其抽象美的语境。阿忠很推崇中国的意象之美,服膺似与不似之间的妙论,因而我们又不能停留在仅仅欣赏他画中的抽象美,而要进入其精神境界中去,感觉他的情绪、意念及品格。阿忠就躲在他的画中:这是一个才思敏捷,涉猎面广,博闻疆记、精力充沛,喜欢热闹而又有幽默感的人。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音

  色道·音乐·意境

  如果把黄阿忠的油画放在西方绘画参照系中,其直接的渊源应该说在印象派之后,属于主观性较强的后印象派和表现派,具体些说,视觉上比较类似德朗、勃纳尔、布拉克,结构上接近塞尚、莫兰迪,精神气质上更倾向于马蒂斯。他的用色之道,在于色彩和意境之间,而形是重要的中介。对他来说,形体的目的不是解释形体本身,而是作为画布上发展色彩关系和传达意境的契机,是入门的向导。

  他的画从本质上是属于抽象的,因为作品不打算给出特定的时空,叙述某个情节,或传递视觉以外的信息。他使用的是一种音乐性的视觉语言,这又使他观念上接近惠斯勒,形式上好像康定斯基和库布卡的一些早期作品。阿忠时常画一些水墨,虽然很少用色,但从传统水墨画形的处理和情绪、气氛、意境的把握中获得很大滋养。然而,不管怎样比较,阿忠是面对具体挑战在特定环境下成长的,因此,他只能是他自己。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潘耀昌

  极致与自然的体验

  我见过他在欧洲写生的系列作品,那些作品描绘的大多便是黄昏降临的景色,画面中央或是一条宁静的街道,街道两面是一片茂密的植被,树丛中远远地可见圆顶的教堂,旁边是修道院的钟楼,红白相间,尖塔顶上还有一个金色的小圆顶,远处的河面上隐约可见更远的教堂、钟楼的倒影;或是一个近景特写,上了年纪的屋顶、老墙在夕阳的余晖里还未褪去应有的色彩。

  从黄阿忠的写生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坚定不移地回避着那些他不想表现的东西———那些所谓的现代文明———电动机械、高楼大厦,但这并不是说他在有意识地回避当代性,恰恰相反,他是把他选择的美好一切经过精心策划,在画布上定格成一种瞬间而极力挽留。如果说黄阿忠的对景写生是与主题性创作模式对话的话,那么还可以进一步说他一直坚持不懈画的风景写生,同时还是在与当代文明的对话。独特的心理感受的细致性,以及对大自然的自然状态敏锐触觉和热爱,构成了画家笔下的诗意。在他的风景写生作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瞬间的美,并体察到画家用自己的画笔将它表现出来的功力。他的作品也使人的心灵画面在大自然中的反映。他将对大自然生命的表达和人类的体验极好地融为一体。

  —美术评论家谢海

  ■画家简介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曾参加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油画展,第二、三届中国油画展,第一、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中国油画艺术大展,上海美术作品大展等,并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1982年至2006年分别在上海、福州以及日本的东京、群马、高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韩国首尔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协、上海美协、上海美术馆、福建美术馆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艺术机构、画廊、收藏家收藏。出版有《黄阿忠油画静物技法》,《中国水墨名家十人集·黄阿忠卷》、《当代油画名作选·黄阿忠》、《阿忠随笔》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