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应对严峻灾害形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9:4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王娅妮、田雨)日益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促使中国努力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国际减灾日”前夕,在国务院日前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对今年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后,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中国遭受的自然灾害是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

  他说,今年以来,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风雹等多种灾害频发。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沙尘暴、高温热浪等极端性天气事件频繁发生。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9月30日,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09人死亡,失踪567人,倒塌房屋156.3万间;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954.6亿元。

  灾害带来的破坏力触目惊心:4月9日,新疆特大沙尘暴造成T70次列车一侧窗户玻璃全部被毁,列车晚点近24小时;8月29日重庆主城区气温达40.8摄氏度,为53年来最高;从5月份到9月底,台风、洪涝和泥石流共造成1906人死亡,562人失踪,倒塌房屋124.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172.7亿元。

  面对灾情,政府加大了对减灾的财政投入,帮助受灾地区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和灾民生活安排。

  据介绍,截至目前,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共向灾区下拨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32.21亿元,调拨救灾帐篷4.41万顶。

  “一般情况下,中央救灾应急补助资金均能在一周之内下拨到位,救灾帐篷24小时出库装运。”李学举说。

  通过开展减灾行动,中国及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妥善安排灾民的基本生活,“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减灾工作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仍然不够强,”中国安全、减灾专家闪淳昌表示,“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由于灾害不仅对经济发展造成直接损失,还会对自然和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的灾害事件在一定时期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政府的负责人要求把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应该说,近年来中国致力于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国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气象、水利、国土资源、农业、地震、林业、海洋等部门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目前,已构成了以电话、无线电通讯、国际互联网、电视和基层广播为发布手段的预警预报信息网络,为各级政府及时组织防灾抗灾工作提供了支撑。

  “桑美”是近50年来直接登陆中国大陆最强的台风。中国气象局在“桑美”登陆前8小时便启动了台风1级气象应急预案,及时组织高空和地面加密观测。

  “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服务工作,为防灾救灾赢得宝贵的时间。”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说。

  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继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后,目前中国93%的地(市)、82%的县(市)制定了救灾应急预案,初步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中国把提高全民减灾意识作为一项基础的、关键的工作推进。国家减灾委自2005年起,启动了“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全国减灾知识竞赛”“减灾示范社区”评选等活动。很多人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看到一部26集的减灾科普宣传片《紧急救援》,了解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

  与此同时,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中国加强了减灾领域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交流,在联合国框架内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亚洲减灾大会和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各国实现国家减灾战略目标的进程,为在亚洲开展减灾领域的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此间专家也提醒,中国的综合减灾能力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大城市和城市群潜伏着较高的灾害风险,中西部农村民居多数未设防,灾害预警预防总体水平较低,社会公众的减灾意识不强;减灾法制建设滞后于减灾实践的需求;应急处置的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减灾资源缺乏、且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等。

  “只有把整个社会的力量都整合起来,才算得上是‘综合减灾’。”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这样说。(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