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房村强制办理出入证 外地人每季度收31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4:50 北京晚报 | |||||||||
该村设立路口 本报讯 (记者 丁文亚) 昨晚6时许,租住在平房村的王先生夫妻因办理出入证问题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均被打伤住进民航医院。“去深圳都不用办证了,到北京一个村为什么还要办证?”在民航医院,王先生不解地对记者说。近日,本报连续接到平房村租房户打来的热线,反映“出入证”问题。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朝阳区平房村外发现,五环以内该村周边均用铁栅栏和铁丝网圈
据了解,今年6月底,村委会开始通知居民办理出入证,本地居民免费,外来人员每季度31元,包括每月10元的水费、卫生费,1元工本费。 记者看到,一张身份证大小的压塑卡片,正面写着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还贴着一寸相片,相片下方印有一个“临”字。今天上午10时,在平房村市民学校内,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一个写着“办理出入证”的窗口前,两名外来租房户正在办证。而在另一边窗户上写着:“先办出入证,再办暂住证。” 记者随后来到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7月就开始检查出入证,外来人员必须办理。其中,收费30元实际是租住户每个季度该交的水费、卫生费和公共设施费。平房村3万多村民中,有近两万是流动人口,自从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村里的环境秩序、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明显改善。 对于“出入证”的影响,租房户刘先生表示,自己是修摩托的,自从7月份开始实行凭证出入外,店里的生意就每况愈下。“以前好歹还能挣点钱,现在连保本都不够!” 记者了解到,在朝阳区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规定中,要求建立流动人口进驻社区(村)的报告制度,并鼓励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和自然村镇建立出入证管理制度,但并未规定可以搭车“收费”。 专家 开放大都市中的村保守主义 “平房村每季度向外来户收取30元发放出入证的做法是违法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周泽在了解这一事件后明确指出,此做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选择住所的自由这样一种公民权利,另一方面也侵犯了租外来户就其在平房村的居住所享有的相邻权。周泽表示,平房村以发放出入证的方式限制外来户进出村,实际上限制了这些住户居住的自由,也即是对他们选择住所自由的限制。就民法上的相邻权而言,在平房村租住的外来户,享有方便通行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妨碍。 针对平房村每季度向外来户收取30元发放出入证的做法,著名社会学家周孝正表示,“这当然是社会歧视的体现,村委会并无这种特权。”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平房村的做法体现的是在开放的现代大都市中的“村保守主义”,这和“不交买路钱,别打此路过”那种“占地为王”的做法没有本质区别,必然以牺牲本地经济的发展为代价。他呼吁说,不要让“村保守主义”损坏北京的和谐社会形象。 点评 动态管理方能促进社会和谐 平房村流动人口达到万人,已属于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地区”。此类地区,应考虑建立起集中、散居、流动三个层次的动态管理机制,而不是简单的申报、收费、办证等以登记为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静态管理模式。 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对流动人口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重打击,轻管理;重收费,轻管理;对外地人和本地人没有一视同仁,带有歧视色彩。 流动人口没有真正融入北京这个世界城市的社区生活中,更缺乏归属感,最终显示出城市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拉大。而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安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将流动人口整合于城市社区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和每个人的自身发展,最终达到社会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