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长征十讲之生活篇:战地黄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撰文/本报记者尹安学

  策划/李宜航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

  闭上眼人就能睡着,一坐下来永远别想起来。老红军王泉媛回忆自己四爬雪山的经历时,十分平静地说,那时自己从不觉得苦,“革命事业第一,为革命我们干什么都行!”

  今天看来,“干什么都行”的王泉媛很多经历让我们不解:路上一个战士手上的伤口化脓了,她马上用嘴把脓全部吸出来;过雪山后自己再无生育能力,自己至今不悔;被俘当“压寨夫人”,好不容易逃出来,但红军身份受质疑,她就徒步从兰州走回江西老家,等了60年后才得以恢复名分。

  为什么没有想过退缩?王老说,我是穷人出身,红军为穷人打天下,我拼命都要支持,这就是我的信念。后来,我的身份不被确认,我也不后悔。有什么好后悔的呢?为穷人打天下,自己没有做错,这就够了。

  风云对话

  对话人物:王泉媛,江西吉安县人,1913年出生,16岁参加革命。1934年1至6月,进入“中央共产主义马克思大学”(中央党校前身)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在中央卫生部妇女工作团工作,并随第二野战纵队长征。1935年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随后随军转战川西,任中共川西省委妇女部长。1936年10月,在陕西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王泉媛是名副其实的“长征通”。

  她先后随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四过雪山,三过草地———这种经历在几十万长征红军中,并不多见。她对长征有着最丰富的经历和最深刻的记忆。今年已93岁的她身体硬朗,记忆清晰,谈起长征依然滔滔不绝。她说,长征的确很苦,但70多年过去了,自己回忆起来照样觉得很甜,那种革命情谊终身难忘。

  

  四次过雪山三次穿单衣

  记:您在长征中有几套衣服?

  王:我只有一套土灰色军装,还有一个别着红色五角星的帽子。

  记:打土豪时,你们不是拿到一些衣服和绸缎吗?

  王:对。我们也会穿一下这些衣服,但很快就会脱下来送给穷人,或者换点粮食。

  记:过雪山那么冷,您就穿一件单衣?

  王:我第一次爬夹金山,穿的是单衣,大家都一样啊,当时也觉得冷,但总有一股劲,下决心要爬过去。我过了四次雪山,只有一次穿了一件棉衣。

  记:长征中衣服破了怎么办?王:没有办法,没有针线,没有时间,天天行军,停下来吃完饭就睡着了,哪有时间想这些事情?!

  

  前面战友把饭菜放在路边

  记:长征中怎么解决吃饭问题?

  王:长征两年多时间,我没吃过一顿饱饭。从江西出发时还有一些大米吃,后来沿路打土豪,或者直接找到土豪要粮食。行军中我们都找野菜吃,还吃过野菜根。有些战士误食毒野菜牺牲了,我们忍着泪,记下毒野菜的样子,见人就提醒。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就到藏民手中买青稞、玉米吃。

  记:我们看一些资料发现,要吃饭时,饥饿难忍的战士都互相推让。

  王:那不假啊。当时,我们的革命情谊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没饭吃,前面的同志找到了粮食,把饭煮熟,自己吃得半饱后,会把剩下的饭菜放在路边,给后面的战友吃。

  

  头顶头睡体现“男女有别”

  记:长期长途跋涉,休息问题怎么解决?

  王:哪里能睡就睡哪里,屋檐下、庙宇边、祠堂里,我们都睡过。

  记:过草地时呢?

  王:有些草地比较硬,可以睡。天黑了,我们就寻找树林和结实的地面,躺下来休息。

  记:睡觉时遇到大雨怎么办?

  王:过草地时天天有大雨,但我们照样睡得很香,偶尔被大雨淋醒,把脸上的雨抹干净,继续睡。

  记:男同志和女同志分开睡吗?

  王:我们经常睡通铺,没有办法,男女只好睡在一起,但睡觉时男的和女的是头顶着头睡觉的,毕竟男女有别的(笑)。

  

  找部队敌机炸弹“指路”

  记:那么多敌人围追堵截,你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王:很简单。敌人很多,硬拼是不行的,因为转移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在江西刚长征时,我们都是白天与敌人纠缠,到了晚上趁敌人睡觉时,偷偷长征。遇到分岔口,先行部队会在该走的路上留一张纸条,后面的部队就知道怎么走了。到了贵州,敌人少了,我们就可以在白天走了,但主要还是走小道。

  记:长征那么长时间,迷过路吗?

  王:我们照顾伤员,搞宣传鼓劲,有时就会掉队。有次抬一个受伤的战士,迷路了,看见敌人的飞机在前面轰炸,我就说,就朝敌人扔炸弹的地方走,那里一定有我们的队伍,不然敌人不会在那里扔炸弹!

  记:长征两年,应该遇到很多险情吧?

  王:有次,我追赶大部队,看到前面山头有几个人端着枪,我高兴坏了,以为碰到了自己人,马上想去追赶,这时埋伏的侦察员提醒我,那是敌人。当时吓死我了!

  

  用嘴吸脓为战士疗伤

  记:长征路上医生少,好像一些妇女都充当了军医的角色。

  王:是啊。有次我看到一个战士睡在担架上,十分痛苦,一看才知道,他的手臂中了子弹,手上肿了一个大包,我使劲用嘴把他手上的脓全部吸了出来,最后连他体内的弹头都被吸了出来,然后又上山采药,给他疗伤,最后这个战士的伤口很快愈合了。我们很多妇女都这样。

  记:用嘴吸脓啊?

  王:他们都是革命兄弟,我能救他,怎能不救呢?有次,一个战士晕倒了,牙关紧闭,我就掏出姜,在他嘴里使劲地磨,姜汁顺着他的牙缝流进嘴里,终于把他救活了。

  

  休息时自编自演节目

  记:上万里的行军生活十分单调吧?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有没有搞些娱乐活动?

  王:有。有时在休息时,我们会在一起唱唱歌,自编自演一些节目。当然,被敌人追赶时不能搞,这样唱唱跳跳容易暴露目标。长征路上搞文艺活动主要还是为了宣传———到了一个新地方,我们就会通过演出宣传我们的政策和主张,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打土豪之前,我们搞的演出比较多。有次快到贵州黎平县城,我和吴富莲发现一个大地主有100多亩土地,我马上报告给政治部,李伯钊用惊人的速度编了一出戏,在这个村庄上演。效果很好。

  记:都演些什么内容?

  王:都是自编自演的一些节目,比如唱山歌,表现老地主剥削,农民不敢言。当时,我就唱过很多自编的歌。有次行军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大家在一起休息,徐特立老人让大家唱唱歌活跃气氛,我就唱了一支:“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里的事情有我管,你一心只想杀敌人……”

  1935年6月21日,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召开了一次同乐会,会上,“火线”剧社和红一方面军一些演员表演名剧《十七个》,“猛进”剧社表演《破草鞋》,节目太多,我都记不全了。

  

长征十讲之生活篇:战地黄花

  王泉媛老人与曾孙女逗乐,其乐融融图/本报记者安学通讯员谢云诗录晓龙

  口述历史

  夺命沼泽吞噬战友

  讲述人物:寇庆延,1912年3月生于河南,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到广东工作,历任广东省公安厅厅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共广东省委政法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东省顾委主任。

  长征中,寇老三过草地。他说,那里天气十分恶劣,每过一次,就倒下一批人。特别是沼泽地,很容易陷进去,人一旦陷进去,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我们很想拉被陷进去的战友,可是越拉就越往下陷。

  过草地的时候,最怕就是遇到下冰雹,这样死的人就更多。草地上没有房子,只能到有树林的地方躲避。“当时上面要求我们限期走出草地,因此走不动的战友我们也管不了了,看着掉队的战友心理特别难受。”

  长征让寇老养成了坚强的意志和朴素的作风,吸烟50年后,他领悟到吸烟有害健康,很快就戒掉了。“长征都走过来了,三座大山都推翻了,这点骨气还没有?”现在,他全家包括女婿都不抽烟了。

  长征一年识字过千

  讲述人物:罗绮,江西赣县人,1911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4月加入红军,曾参加苏区保卫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转业后,曾任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副师长,目前在广州安度晚年。

  罗绮说,当时,每个战士只有五斤大麦,部队就借老百姓的石磨推成粉,做成干粮。行军途中饿了,就加点盐,和着凉水咽下去。没有干粮就挖点野菜充饥。一到晚上,部队就烧水烫脚。他说,水一定要过膝盖,否则第二天就走不了路了。有时泡完脚后,部队宣布没有晚饭,叫战士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时他就会把从口中省下的干粮分给战友们。因为没粮食,很多战友都没能挺过草地。

  罗老从小就没有读过书,但长征第一天起,一有空,他就请部队中有文化的人教他,每天学三个,这三个字就写在他的手上,边走边记。1年下来,他已识字过千。后来,善于学习的罗绮能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写文章、做报告。他自豪地说,自己读过抗大,是有文化的人,也算是个大学生了。

  (Robby/编制)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