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里应是文成公主示范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10:5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这里应是文成公主示范田(图)

  雍布拉康下整齐的耕地。

  

这里应是文成公主示范田(图)

  昌珠寺内传说文成公主用过的炉灶。

  

这里应是文成公主示范田(图)

  藏王墓寺庙里的文成公主塑像。专家新论

  位居乃东县的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耸立在峻拔的山巅,如插入云端,令人仰望。

  这个宫殿由第一代藏王于公元前2世纪所建,不仅成为33代藏王的宫殿,文成公主到西藏的头3年也居住在这里。后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移住布达拉宫后,这里成为夏宫。提起西藏,人们的印象都是草原,可在雍布拉康下的雅砻河谷,阡陌纵横,田地平坦得像关中的良田,一看就是农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种植经验地区的耕地。

  一起来寻找文成公主遗迹的陕西师大博导、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胡戟教授,听了有关解说后告诉记者,文成公主当年走的唐蕃古道终点不在拉萨,而在当年的西藏政治中心、距拉萨还有100多公里的乃东县。雍布拉康下河谷的这片耕地,就应该是文成公主当年的“示范田”,因为她带来的种子,应该种在她所居住的附近。

  古道见闻

  一个炉灶被摸得油光

  来到西藏后,在所进入的寺院里,记者发现都有文成公主的塑像,仅目前知道的有6处有文成公主塑像。文成公主在藏族人心目中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藏族人对她的赞美之词唯恐不及,把许多功绩都记在了文成公主身上。

  昌珠寺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当年的冬宫,里面有个炉灶,据传文成公主曾经用过,当地人非常看重,认为用手摸摸,都能给自己带来福气。这个炉灶被摸得油光,上面的铜盆里,满是人们放的布施钱。

  有西藏人猛一听说要“接文成公主回娘家”,焦急地问:“你们接走了,我们怎么办?”当得知接走的是根据大昭寺里的塑像雕塑的复制品时,高兴地说:好,这样我们两地都能纪念文成公主。

  前方动态

  迎接团半夜开会要裁员

  13日晚,“接文成公主回娘家”迎接团突然召集全体成员开会。

  迎接团负责人说,根据各方汇总情况,大家将要走的唐蕃古道十分艰难,要经过偏远落后的山区,人烟稀少,许多路段是仅能过一辆车的土石路,一小时只能走20公里,从一个县城到相邻的另一个县城至少要走12个小时,不仅中间无法吃饭,还有可能遇到塌方、修路等现象,有可能堵塞一周。原计划本月25日返回西安的可能性极小。

  负责人说,目前60多人的队伍过于庞大,后勤难以保证。最可怕的是要翻四五个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峰,约有一周时间住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极度缺氧会导致严重的高原反应,前期已经有较强高原反应的成员,很难完成后面的行程,加之沿途医疗条件差,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

  况且,来时的三辆依维柯也难以走唐蕃古道。这次活动虽然很有意义,但人的生命更重要。因此建议身体弱的成员,参加完今日的文成公主像开光仪式,乘坐依维柯沿原路返回西安;留下20名以内身体好的成员,继续“接文成公主回娘家”活动。

  自到达拉萨后,每到一处,当地人得知迎接团成员的身份后,总是滔滔不绝地赞颂文成公主的功绩,听着人家夸奖自己的乡党简直是一种享受。当听说要减员,谁也不愿意成为被“抛弃”的人。在组织者反复说服下,一些人为了不给这次活动带来麻烦,痛苦地接受了组织人员的建议。但仍有30多人坚决要求继续前进。

  13日晚会议开了2个小时未能确定人员去留问题,拖至昨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组织者初步决定留下30多名坚决要求继续参加活动的人,只让一辆依维柯送其余人原路返回。

  西行日记

  看到藏王墓群

  10月13日星期五晴

  今天,为这次“接文成公主回娘家”活动提供经费的美籍华人齐茂椿,特意带我和其他5位迎接团成员到拉萨附近一些县寻找文成公主的遗迹。为这次活动,齐茂椿事先在西藏做了许多调查。

  为了能多跑几个地方,大家早上7点就出发了。在乃东县参观过文成公主曾经住过的昌珠寺和雍布拉康后,我们到达琼结县城旁的藏王墓群。据资料显示,这里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合葬墓。

  我们一下车,就看见路边有一个“藏王墓”碑,紧挨着墓碑的就是松赞干布的陵墓。其高十余米,直径约百米,像一座小土山,上有一庙,庙内供奉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等塑像,有专门的僧人守护。据悉,文成公主680年去世时,吐蕃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来到布达拉宫

  10月14日星期六晴

  今天上午,全体迎接团成员前往传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布达拉宫参观。最令大家感兴趣的是,在这样一个海内外著名的雪域高原上的建筑里,会有和陕西相关的内容,不仅在布达拉宫法王洞和药王山有文成公主的塑像,而且在白宫门厅有文成公主入藏故事壁画,反映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

  文/图本报特派拉萨记者金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