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征,离我们有多远?——不可忘却的民族记忆(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17:12 国际在线

  媒体工作者:“要让普通观众觉得,长征离我们并不遥远”

  佟伟冬,大连电视台记者。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佟伟冬和他的同事们,带着大连27位老红军的心愿,正行走在长征路上——从江西出发,历经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他们到达了四川巴中。

  “过去对长征的印象是概念上的,都是从电影、书本上了解到的,含有更多的英雄色彩。”佟伟冬说,当自己真正踏上长征之路,接触到很多普通人的长征故事,这些人和事尽管微小,但同样壮烈,动人心魄,“有的人参加长征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都不知道家乡还有没有亲人。”

  一路报道长征,一路感受长征精神。“爬夹金山时,我背着三十多斤的器材,爬到半山腰,就实在爬不动了。而根据一些史料,红军当年爬夹金山时,有的负重七八十斤,而且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作为记者,佟伟冬切身感受到了红军的精神和力量。

  虽然行程紧张,但佟伟冬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制作节目,尽量多地将自己的所看所感传递给观众,“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告诉普通观众,长征离我们并不遥远。”

  佟伟冬还“发现”,长征路上,参观寻访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我相信,大家对长征的了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退休干部:“长征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陈辛火,退休干部。

  “我没有参加过长征,但与不少参加过长征的战士在一起学习、生活、战斗过。”往事峥嵘,陈辛火老人沉浸在回忆里,“那时候没有书,更没有报纸、广播和电视,口口相传,我知道了长征中不少感人事迹。长征精神鼓励着我,我学会了打仗、生产、带兵,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国家。”

  在这位老人眼里,长征是红军用生命和鲜血染成的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已成为中国甚至全人类的不朽丰碑。

  陈辛火说,长征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就是不怕死不怕苦的牺牲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长征精神在延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天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中,仍要继续发扬。”

  社会学家:“长征精神没有远去”

  李汉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李汉林说,这句流行语从侧面说明了长征精神没有远去,没有被尘封,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年轻一代。

  李汉林说,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昔日红军长征的任务、条件大不相同。但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激烈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国里,完成历史使命,走出改革的“雪山”和“草地”,困难并不亚于当年的长征。

  “但是想想看,在长征中,生命处处受到威胁,红军战士都没有畏惧。在新长征的道路上,还会有什么问题是问题,有什么困难是困难吗?”李汉林说,真正走近长征精神,就会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如何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仅仅是口头上的颂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其切实融入到自己的言行当中。”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