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全民环保之路 40位市民看管常州40条河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7:40 扬子晚报

  由环境污染引发的水资源危机以及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和谐发展的“瓶颈”。为此,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环保优先”的方针,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经济相对发达的常州在我省率先启动“全民查污工程”,向社会公开招聘并筛选出40名有较高社会责任心的“平民”环保义务监督员,随机督查40条市河水质变化。常州企业偷排污水事件逐渐下降,城区市河环境较过去大有改善,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常州特色的“全民化”监督的环保新路。 ——编者

  建"护卫队"保绿水

  几天前,位于常州新北区藻江河的一河清水突然变得浑黑,一位中年人发现如此反常后,迅速向当地环保部门的环境检测支队反映。随后,这位中年人拿着记录本,如实写下河水的颜色、气味、流向、漂浮物等水质情况,又马不停蹄地顺着水流查找污染“元凶”。枯燥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终于发现污水是来自上游一家化工厂。在藻江河边一处隐蔽的堤岸,两只直径约七八十厘米的管道正汩汩地偷排污水……当这些“可靠”的第一手数据反馈到当地环保部门后,环境执法人员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找到了这家企业,并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

  

走全民环保之路 40位市民看管常州40条河流

  环保监督员对河流认真地“察言观色”。

  这位中年人姓周,是常州市环保局今年初通过公开招聘,正式上岗的一名环保义务监督员。而事实上,在常州,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环保义务监督员还有39名,他们都憎恨企业偷排污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牟取暴利;他们都有同样的目的,建设和管护好自己的家园,找回青山绿水。半年多来,他们风雨无阻地巡逻在常州的40条市河沿线,辛勤地记录着市河环境的点点滴滴。

  首批由社会公民参与的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的应运而生,缘于近年来常州在环境治理方面力度的加大。在常州人看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矛盾开始显现,尤其是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2005年常州市区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年来,常州市区总体上水环境污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尽管长江和京杭运河干流水质总体较好,但运河下游及其支流污染比较严重,内河湖泊水质也不理想。

  据环保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去年一年,仅常州市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就达到2.9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挥发酚和石油类的年排放量分别为4.2万吨、5.7吨和124.9吨。而有了这支市河“护卫队”的滚动监督,环保部门再也不必担心不法企业偷排污水的无孔不入。

  陪监督员看河去

  将“环境监督权”交给市民代表,这是常州在环境保护治污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新思路。那么,这40名已经上岗的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是如何守卫市河的?日前,记者跟随市河“护卫队”其中一员,亲身体验他们眼中市河的“酸甜苦辣”。

  盛女士家住常州市机电新村,她很荣幸能成为一名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她的监督范围是紧挨着常州火车站门口的关河,这条河也是常州的“门面”,事关一座城市的形象。13日下午,记者“贴身”跟随,陪着环保义务监督员盛女士一起,巡逻观察关河环境的动静。

  “河水怎么又变得黑起来了!”一见面,盛女士便皱起眉头,手指着河面,一一向记者介绍河水断面颜色的差别。她骑着摩托车走走停停,每走五六百米,就要下车到河边贴近水面观察水质,并搜索着察看岸边一些排污口的排放污水有无异常。她还随身携带了一只透明的塑料瓶,不时从河中灌起半瓶水,像“化验员”一样,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然后在表格中详细地记录着。

  两个小时快过去了,盛女士丝毫没有一点倦意。“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雷打不动,一天四个来回足有十来公里的路。”她笑着说,这工作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想到自己只是一名最普通的市民,却能参与到事关几百万人生存环境的管理上,觉得责任感特别强,也感到很自豪。

  在常州市环保局提供的多份“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观察记录表”中,记者发现内容记录似乎有点专业水平的味道,而且,“色、香、味”等面面俱到。在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潘女士对龙游河进行监督的情况表上,观察时段等记录十分详细,如河道水质:“颜色黑,气味臭,流向是顺流,沿河垃圾多。”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到她的“辖区”进行河水监测,沿着河岸线一路观察水质和排污口,为了防止企业偷排污水,她专门选择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出发,有时中午吃午饭时分,有时是傍晚晚餐时分。前不久,一家化工企业墙角污水渗漏被她撞个正着,她立即报告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该厂随后就遭处罚。9月份,她发现了沿河有5次异常情况,并立即报告了环保部门,这些不法行为都被环保人员依法处理。潘女士觉得,在环保监督第一线,接触的是最直接的污染现场,对她个人而言,再苦再累,常州的市民和来常州的游客只要感觉这里水清了,这就是她的成绩。

  433个排污口现形

  40名“平民”环保义务监督员的出现,在短短半年内,让常州市河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原先环保部门极难发现的隐蔽排污口被他们刨出,甚至在一个月内常州市区就有433个“诡秘”的排污口现了形。

  常州市环境监察支队监察科科长李东华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针对常州市今年重点整治的市区23条河道的计划,常州市环境保护局面向全社会招募了第一批环保义务监督员,每位监督员都有明确的监察区域以及排污口数量分工,他们需要每日不定时地沿河巡视观察,发现河流水质出现异常就马上上报,以便环保部门作出快速处理。

  自这批民间的“环境守护神”上岗以来,常州市河流的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环保执法人员的查处整治大有裨益。7月份,该市环保部门将环保监督员的监察范围从23条河扩大到40条河,并且重新调整和扩大了监督员队伍。据了解,新成员多是住在河道附近,熟悉河道及周边企业情况,其中多数还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热情高,责任心也比较强。在辛苦的同时,环保监督员每月还能领到500元左右的酬劳。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后,40名肩负重任的“准专业”环保监督员于8月1日高调上岗,分别对40条市河进行“察言观色”。

  常州市环保部门对这40名环保监督员有着严格要求,“只要环保监督员发现污染情况未及时汇报、未如实填报记录表的、无故未能每天坚持巡视管辖的河道与排污口、两次以上未按要求填写记录表或填写不规范的、在接到市环境监察支队通知时无故未能赶赴现场的,只要监督员有其中任何一条没有做到,环保部门即取消其环保监督员资格。”李东华科长介绍说,整个9月份,40名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填写记录表1400多份,巡查排污口15123个(次),记录异常排放口433个(次),向12369热线反映情况19次。

  李科长表示,对于监督员们举报的每一个情况,环境执法人员都给予高度重视,调查时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大范围的普查,节省了环保部门执法和调查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环保局长:走全民环保之路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是经济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了,城市却变得污浊不堪,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经济发展。”常州市环境保护局分管副局长周忠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常州的特约环保义务监督员弥补了环境监察支队人数的不足,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环保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了环境监测资料和有价值的线索,他们如同环保部门的“耳目”以及市河“晴雨表”,企业非正常排污、河流水质变化都可以提前了解,也便于其他相关部门清淤、打捞杂物。周忠华副局长还表示,虽然环保义务监督员不是专业人员,都是来自最基层,但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的现身说法对其他人起到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引导其他人树立合理健康的环境行为,通过环保监督员构建一个厚实的环境保护群众基础。他介绍称,在各个方面成熟运作之后,将会进一步扩大环保义务监督员的范围,让常州更多普通市民参与进来。

  “常州就是希望通过环保义务监督员来逐步探索走出一条全民化保护环境之路。”周忠华副局长这样对记者说。环保工作是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义务监督员,迈出了公众参与环保管理的重要一步。常州的环保工作不一定在这40名监督员的作用下立竿见影,但此举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通过40个人逐步扩大到400人、4000人甚至更多,发展到常州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双警惕环保污染的眼睛,人人都来关心和爱护每天生活的环境,这无疑将有利于常州朝着“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绿色生态城市方面和谐发展。

  策划周建平 本版撰稿张战斗肖蔚

  链接

  江苏环保优先的内涵

  所谓环保优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优化经济增长、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自觉服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以牺牲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环保优先,具体体现为立法优先、规划优先、环评优先、投入优先和考核优先等方面。目前,我省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环境污染高峰期和环境违法行为多发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