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英雄史诗感天动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7:50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1934年雁阵惊寒的季节,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被迫离开了养育过他们的红土地,开始艰难跋涉的征程。16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的《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将通过447件长征文物,以及数以万计的图片、绘画、雕塑、资料,带领人们去穿越历史时空,破解“谜团”。

  挫折中奋起

  走进展览大厅,一艘小木船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时使用的小船。”军事博物馆编研处处长姜廷玉介绍。

  长征,正是从过河的那一刻开始的———

  两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反映了红军在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脱离实际的瞎指挥下的失利场面。广昌一役伤亡5000人,红三军团一个营全部牺牲在李德指挥修筑的永久工事里,气得担任军团长的彭德怀大骂:“崽卖爷田不心疼!”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战马最后一次嘶鸣,惊落了苏区多少母亲和妻子的眼泪。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成了那次生死离别的见证。

  站在红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的画像前,那场将红军拖进死亡边缘的战役仿佛又展现在我们面前———血战9天9夜,8.6万大军仅剩3万,13位团以上干部战死,陈树湘腹部受伤,被俘后扯断肠子壮烈牺牲。

  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在遵义城里召开的一个20人参加的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个与原址相同尺寸的遵义会议会址景观会议室那个挂钟原件,则记录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历史时刻———

  “绝路”上新生

  演示多维动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一渡赤水,摆脱尾追之敌。二渡赤水,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渡过乌江,把敌人重兵甩在乌江以北,跳出重围。

  1935年5月,红军到达大渡河,蒋介石调兵十万南追北堵,图谋让“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5月24日,作为先遣队的红一团,强行军120里袭占安顺场。但所有的船只和可供渡河的材料都被敌人集中到了对岸。红军勇士跳入河水,从已经离岸企图逃走的敌人手中夺回了一条船。如今保存在军事博物馆的这条小船,正是那时维系红军命运的方舟。

  安顺场渡口船少人多。几万人马无法迅速渡过大渡河。吸取石达开的教训,毛泽东果断决定北上夺取泸定桥。

  一个利用感应式多媒体地面投影技术制作的“红军飞夺泸定桥”大型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惊险一幕。

  在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和10支地方军阀部队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不仅中央红军,各路红军都创造出了辉煌军史的经典战例。

  血泪化成传奇

  那些在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硬汉子,草鞋单衣、食不果腹,多少人没有能够走出酷寒缺氧的雪山。一座名为《雪山忠魂》的雕塑,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部吴部长率部翻越党岭山时,发现有许多冻僵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

  1935年8月,红军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水草地。红军战士萧朝忠吃剩的半截皮带吸引着我们聚首研究。饥饿是草地行军的最大威胁,有的人甚至从马留下的粪便中找没有消化的粮食残渣充饥。

  过了草地以后,彭德怀命令王平带一个营返回迎接滞留在班佑河那边的人。走到河滩上,王平用望远镜观察对岸,只见那里至少有七百多人,背对背坐着,一动不动。过河后才发觉,他们都死了。面对这个悲壮的场面,王平哭了,他带来的一营人也哭了……

  草地中,红军仅营以上干部就牺牲了50名,为长征以来牺牲干部之最。据红二方面军军史记载,这支红军有上千人长眠于草地。红四方面军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三过草地,8万之师几乎损兵一半。

  直到今天,仍没有人统计出究竟有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雪山、留在草地,留在了长征路上。单是江西兴国一个县,长征中牺牲的烈士就达12038人。三大主力部队在长征途中牺牲的营以上干部达422人……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胜利结束长征。油画《三大主力会师》色彩鲜艳而热烈,将70年前长征胜利的那个历史性时刻艺术地再现……

  长征,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长征,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

  新华社记者 曹智 孙彦新 黎云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