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跃文正面回应“湘商”争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7:51 潇湘晨报

  

王跃文正面回应“湘商”争论

  因为一篇文章,作家王跃文一下子又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CFP供图

  到底有无“湘商”的说法,湖南人究竟是会挣钱的主儿还是能花钱的主儿?最近,著名作家王跃文一番对“湘商”的评价在网上引发热议,湖南人也开始前所未有地对自己的
经济观念进行探讨。昨天,引发这场争议的主角——现在正身处争论漩涡中心的王跃文平静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没有研究过所谓‘湘商’”

  记者(以下简称记):写作《尚需时日话湘商》纯粹是给商文化节撰文吗?

  王跃文(以下简称王):大概一个月前,长沙市雨花区政府为了举办商文化节,邀请各方面人士座谈。我不懂什么商文化,当时是极力推脱。但举办方太盛情了,我最后还是去参加了会议。我在会上大致讲了文章中的观点。事后,他们又请我写文章。我照例推脱,可举办方不依不饶,我这才硬着头皮写了。

  记:网上有人说,您想借此炒作自己。可听您介绍写这篇文章的经过,并不是那么回事。

  王:我不是个喜欢炒作的人。我的小说写得尽管不好,但目前还算是很有读者缘,而这从来就不是炒作的结果。相反,我还不想太引人注意了。我目前的状况就是太引人注意,这会让我失去一些自由和自在。

  记:您有没有预想到它会成为一根引发争议的导火线?

  王:这篇文章挂到博客上去,也是应举办方要求。我把这篇文章往网上一挂就出去了,一天之后回来一看,发现特别热闹。到你这会儿采访我的时候止,已有十多万人点击。别说是否预料它会成为一场争论的导火索,我连想都没去想这事。不过既然引发了一场争论,我认为是有意义的。这么多人关注这个话题,说明湖南人家乡观念强,爱自己的家乡。我也是湖南人,爱乡之情,人皆有之。

  记:写这文章之前您对“湘商”有过认真的研究吗?

  王:我没有研究过所谓“湘商”,因为这个概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何谈研究?人们对很多事实的基本判断,并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研究,仅凭常识就够了。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忽视常识。其实我文章的观点很简单,有位网友作了概括,我基本赞同:一是湖南人过去的美名是会读书会打仗,但是不会经商,自古没有“湘商”一说;二是尽管现在湖南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商业人士,但并不能因此就可以说形成了历史地域文化意义上的“湘商”;三是湖南商业文明的发达远远不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能否简单说说“湘商”一说不存在的理由?

  王:我也只能简单地说,一是这个话题本来就很大,非一两句话可以讲透;二是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重申上面讲过的观点,我对“湘商”这个话题是仅凭常识做出的判断,我觉得作为基本看法具备常识已经足够了。“湘商”这个概念的提出,不是就商人简单的籍贯意义进行定义的。如果只要湖南有做生意的人,我们就说“湘商”之说成立,那么提出这个概念多此一举。所以说,如果形成了具有历史地域文化意义上的“湘商”一说,它就应该呈现出区别于其他地方商人的独特文化面目。显然,湖南商界目前在这方面还未能独树一帜。也许正在潜滋暗长,却需要假以时日。

  记:如果说现在谈“湘商”尚早的话,那您以为何时才是比较适当的时期?湘商的出现,现在最缺乏什么?

  王:我没有这方面的预测能力,但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经济正在进步,湖南的商业环境在不断改善,不少成功的商业人士脱颖而出,这是甚为可喜的。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现在就来说“湘商”,为时过早。

  有争论是好事

  记:您说湖南人大多是月光族,这是经过调查的吗?

  王:我没有说湖南人大多是月光族,只是援引一位上海朋友的说法,他说见身边很多长沙年轻人都是月光族,花钱没有计划,更不讲投资。我在文章中讲的那个故事,其实在长沙很流行,就是说口袋里只剩10块钱了,不会考虑明天有没有早饭吃,先打的回去。这是善意的调侃,并无诋毁之意。我当然没有做过关于月光族的调查,但是在文章中引用一个笑话需要调查吗?

  记:月光族、星光族甚至是超前消费一族的大量出现,您认为这对湖南经济发展及“湘商”而言,究竟是利是弊?

  王:这也许牵涉到某个深奥的经济理论,但我个人把这个问题简单化,认为应该从两方面说。月光族、星光族甚至超前消费,商家当然是欢迎的。但对消费者来说,未必是好的消费习惯。很多“车奴”、“房奴”,日子过得非常不容易。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尤其需要理性消费;收入高的人,则需要考虑投资。

  记:您对网友们的各种说法持怎样的态度?

  王:网上评论太多,我没时间逐条地看。大致浏览了一下,多数是表示理解和赞同,反对的也不在少数。事情有争论是好事,但网上有些人不理智,有的根本没看懂文章。我说湖南商业文明欠发达,湖南人不善于做生意,一是就历史地域文化背景而言,二是就整体而言,三是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较而言。这是事实,不承认也没用。

  有人说,你这样说湖南人,你还是湖南人吗?别说我的文章并没有贬损湖南人,哪怕就是批评了湖南人,也无可厚非呀!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听不得批评,都是虚弱和幼稚的。

  更多的人是列举湖南若干成熟的商业人士或商业业绩,就得出结论:谁说没有“湘商”?谁说湖南人不会做生意?有位网友就此发表不同意见说,屈原加周敦颐加王船山加魏源加郭嵩焘加曾国藩加左中棠加谭嗣同加黄兴加蔡锷加陈天华加毛泽东等于湖湘文化,没有上述湖湘先贤的事功和文化贡献,你没有理由说现在湖南的院士加博士加硕士加所有文化人就等于湖湘文化。说到“湘商”,同样是这个道理。

  记:我注意到网友们最反对的是您说湖南人不会赚钱。

  王:说得不客气,说这话的人连文章都没看懂。我直接表述湖南人会不会赚钱,或者会不会经商,有两句话,第一句的原文是“总之听这话的意思,湖南人会读书是肯定的,但似乎从来不会经商”,这句话说的是历史上对湖南人的印象。第二句是“湖南人脑子里的商业细胞还远不发达,湖南走向成熟的商业文明的道路还很长”,这句话说的是整体意义上湖南人的商业意识和商业头脑欠缺。有很多人列举三一重工、远大空调、湖南卫视等成功例子,用以驳斥我的观点。其实,这种讨论看似振振有词,其实偷换了概念。我说的是湖南整体上商业文明远不发达,他们举出的却是成功的个案。我想这个问题我在题目里就讲了——尚待时日话“湘商”。

  有人说你把湖南同广东的地理位置换换,看谁不会经商,这同样是没有看懂文章。我在文章里说,“过去湖南人为什么不善商事,专家们或许有过深刻研究。不过以愚妄揣,可能恰恰同会读书大有关系。”我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过去湖南人不会经商,原因也许很多,当然包括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等,而过去儒家文化影响至深,不失为重要原因。儒家所谓士、农、工、商,商在最末。说到这点,有人又说历史是过去的事,现在湖南大不一样了。社会是向前走的,谁不知道?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报记者 陈 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