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大厦的痴迷“义工”——记“中国爱心老人”姜达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9:00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许元强闵德强

  一个公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中能够做多大的事?宜兴市高塍镇上一位名叫姜达敖的花甲老人,这样作出回答:他拿出自己所有工资奖金和个人积蓄130多万元,16年中资助弱势群体1000多人。今年6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公益事业功勋人物颁奖仪式上,他不仅获得了“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慈善大使”的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全国惟一的“中国爱心老
人”的称号。

  “伸手扶一个穷人,社会添一份稳定”“目前全国农村仍有2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的悬殊过大将影响到社会稳定……”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对于国家大事竟然如此了解和清晰牞着实令人吃惊。姜达敖深知,自己是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受益者。他和妻子过去都是农民,曾干了多年的搬运装卸工,饥寒交迫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后,夫妻俩依靠艰苦奋斗精神办起了乡镇企业,生活一年一年好起来了。现在,他担任欧亚华都集团党支部书记。他常说:“人要懂得感恩。先富起来的人应当回报社会,分担社会责任。穷人太多,社会就难稳定,因此,伸出手来扶助一个穷人,就为社会增添了一份稳定。”从1991年开始,生活逐步富裕的姜达敖,踏上了扶贫帮困的旅途。

  2003年初夏,已退休的姜达敖到西北一家污水处理厂办事时,偶然听说:附近西北农业科技大学有些贫困学生,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杂粮面“锅盔”,一个“锅盔”要吃好几个月,他心里隐隐作痛。他找到该校领导,要求资助13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每人每年1000元,直到毕业。当时有一个来自陕西渭南的女生雷婉宁,因贫困已含泪递交了“退学申请”,姜达敖邀请她参加了捐资助学仪式。雷婉宁热泪盈眶地说:“敬爱的姜伯伯,如果没有你的这份资助,我只能怀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学校……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第二年,老姜千里迢迢专程来到陕西渭南这片黄土地上,看望和资助雷婉宁全家。

  从此,帮助西北地区的贫困户,就成了他的一桩“使命”。他说:“只有帮助西北贫困地区缩小和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和谐。”两年来,他先后多次赶赴陕西、甘肃等贫困地区,冒着凛冽的寒风,钻进窑洞看望贫困家庭,给他们送去一份份助学金,并在那里结对扶持32名贫困学生。

  “弘扬正气,乐善好施才是光明社会”去年1月,姜达敖出席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颁奖大会。会上,他听到一件令他心潮翻滚的事:连云港市东海县的丁照前,为保护人民财产,在与歹徒搏斗时英勇牺牲了,留下抱着3岁孩子的妻子及4个老人。姜达敖当即在大会上把自己的5000元奖金一分为二,3000元捐赠给了印度洋海啸的难民,2000元捐给丁照前的遗孀金雪言。回家后,他又跟妻子商量,决定把丁照前的遗孤认作干孙子,每年承担5000元生活和学习费,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年底,他专程赶到东海认亲。

  丁照前没有“追烈”,姜达敖忧心忡忡,他想:“如果这样的英雄不评烈士,那么今后我们的社会还有谁会‘见义勇为’?一个弘扬正气、正义的社会,才是一个光明的社会啊!”从此,姜达敖为丁照前争取“烈士”称号四处奔走,他一连给江苏省委书记写了三次信,并发动自己资助过的一批大学生,多次向中央和江苏省民政部门写信呼吁。为了一位相隔千里素昧平生的过世之人,一位老人抱着自己的多病之躯如此奔波呼吁,让所有的人都感动了。最终,丁照前获得了“烈士”称号,他的家人也取得了烈属待遇。

  姜达敖对一切乐善好施的行为都大加褒奖,并竭力推动。宜兴有一个农村妇女吕顺芳,曾帮助全国一百多个离散家庭找到亲人,但由于这位“寻亲大姐”经济拮据,寻亲活动难以为继。姜达敖立即将5000元现金和一台电脑送到吕顺芳家中牞并组织人力义务为她的寻亲活动服务。

  “人人做好身边事,社会就会更美好”宜兴市高塍镇邱新村农民杜水华,2001年做瓦工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妻子也体弱多病。同年5月,他27岁的独子突遭车祸身亡,还有80岁的老娘和一个未满周岁的孙子,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多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姜达敖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来到了杜水华的床头。为了帮助杜水华摆脱贫困状况,姜达敖多方奔走,帮助杜水华办起了一个烟杂商店。对生活重新充满向往的杜水华,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特意把小店命名为“爱心商店”。

  谈起这件事,姜达敖老人平静地说:“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爱心汇聚起来,我们的社会不就处处可爱了么?每个人只要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就是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啊!”16年来,姜达敖把自己所有的工资奖金和个人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了资助贫困群众上。他的生活非常俭朴,喝的是几元钱一瓶的白酒,一碟花生米就能下酒。他六十寿辰和结婚35周年纪念日两桩大事,子女和亲戚分别送来了2.4万元贺礼,他把钱全部送到了高塍敬老院、慈善部门和镇政府治理河道工程。

  有人对他这样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对他说:“傻瓜,钱又不咬你!”有人认为:“想出名吧,花钱捞政治资本?”姜达敖回答说:“我今年66岁了,既不想当官,也不求回报,我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生活好过一点。”他喜欢一句名人名言:“带着财富死去,是人生最大耻辱。”当工作一天下来感到疲劳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读读受助者一封封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来信,这是老人最开心的事情。

  “爱心接力棒,定要代代传”姜达敖多次说道:“我最怕的是自己哪一天倒下不起。我对生死看得很平淡,但担心我资助的80多个求学的孩子,20多户结对贫困户,爱心接力棒会代代相传吗?”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感召下,有三代人已经在奉献爱心,其中有他的妻子、儿女以及他资助过的学生等等。他的儿子今年将其经营的乒超俱乐部的比赛门票收入等23万元,分别捐赠给了吉林省的孤儿学校、贫困老人。妻子王腊华筹集8万元钱设立了“华都爱心基金会”,用于帮助贫困职工和学生。他资助过的对外经贸大学十多名学生,也跟高塍镇上的32名中小学特困生、北京希望工程的十名中小学生开展“结对手拉手,爱心代代传”活动。

  每到阴雨天,脑部两次手术的后遗症就折腾得老人头昏眼花,但他每天还要骑上半小时自行车锻炼身体。他说,“过去我说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现在我要改说为了奉献,珍惜生命,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我。”“爱心老人”在全国出名了。众多的奖杯、锦旗中,有“江苏省扶贫明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公益事业百名优秀新闻人物”、“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等,他还先后入选“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然而,他盼望的是有更多的人传承这些荣誉。

  当我们要姜达敖描绘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时,他慢慢地说:“我是个农村人,道理讲不深。我要的是人人都能吃好穿好,受到高中以上的教育,发挥兴趣特长,正气正义牞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大家都能够安定快乐地生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