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运输花费两个小时 35吨大碉堡落户江东门纪念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9:22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昨天上午10∶30,在警车引导下,一辆40吨的平板车缓缓驶离江宁区汤山镇寺庄附近的建筑工地。一座抗日战争时期遗留的地堡(碉堡)“乘坐”这辆平板车,在10多名工作人员护送下,驶向江东门纪念馆。由于个头太大,运输花费了两个小时,这个重达35吨的“庞然大物”才运抵江东门纪念馆。

  昨天早上6∶30,宝钢集团上海梅山设备公司专门为此次运输配备的7辆车(3辆40吨
平板车、2辆15吨卡车、1辆挖土机和1辆200吨大吊车),就全部到达寺庄附近的建筑工地现场待命。10多位工作人员做完装车前的最后检查后,挖土机挖松“地堡”下的地基。为了一睹新鲜,不少市民早早赶到现场与这个“大家伙”“告别”。地堡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设有3个枪眼,高2.5米、宽2.6米,厚50厘米。虽然貌不惊人,却重达35吨。

  “起吊!”上午10∶00,指挥员一声令下,200吨的吊车启动,长长的铁臂将地堡牢牢抓住并缓缓吊起,平稳地向停在前方的平板车方向移动。就在地堡离平板车上停放位置只差几十厘米高时,铁臂的速度放慢了,由4位工作人员校正地堡与平板车上停放位置。找准中心位置后,地堡总算坐上了属于它的“宝座”。记者看看表,时间才刚过5分钟。之后,工作人员对地堡捆绑加固,近10∶30,整个装车工作告一段落。

  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来运输这个“大家伙”?江东门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解释说,目前,纪念馆正在进行新馆扩建,南京保卫战是新馆陈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此次征集到的这座地堡,是抗日战争时期原国民政府军遗留下的,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物证,对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原国民政府军队在南京城郊的史实具有重要意义。纪念馆打算将它搬迁至扩建后的新展厅内,作为陈列布展中南京保卫战部分的重要实物,以增强史实的说服力和展览的可看性。

  据悉,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抗击日军对当时首都南京的侵略,原国民政府在上海与南京之间,设置了精心构筑的横亘于铁路、公路与运河之间的吴福(苏州—福山)、锡澄(无锡—江阴)两道国防线,充分利用江南湖沼如网、河流纵横的地形特点,作为阻敌西进的屏障。南京外围的防御工事沿大胜关—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构筑了钢筋混凝土永久性工事,种类有轻重机枪掩体和观测所、指挥所、掩蔽所、地堡等。这座被搬迁的地堡,就是当年南京保卫战防御工事而建,至今已有70年左右。目前,南京城附近遗留的此种类型的地堡约有300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