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破解和谐社会难题完全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9:56 法制早报

  贫富差距拉大:和谐的矛盾根源

  2006年10月8日,在京召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此次为期4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 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 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 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 响社会稳定。”

  近两年,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 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

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 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 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 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 ,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

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重视群众利益:从“小事”看和谐

  9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放诸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必须”之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专家们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无疑要从百姓身边事做起,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做好扩大就业、健全社 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四件事情。

  扩大就业:民生之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追求的目标。不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劳动年 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渐突出。

  “能否充分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 院研究员丁元竹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 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鰥、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国古代曾向往过这样的美好社会。在今 天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全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才能把昔日梦想变成现实。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强化对百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郑杭生建议,当前要优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确立城乡衔接的目标,逐步加以推进。

  理顺分配: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和谐。

  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直接原因都与社会贫富差距有关,而社会贫富差距又在于分 配体制不合理。所以,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从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体制上着手加以解决。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5月26日召开的会议上已提出,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 配制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要求。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人们向往中的美好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曾 表示,人们基本上总是离不开安全和繁荣这两项基本愿望的。

  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9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 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 家长治久安。

  重视制度建设:实践和制度同等重要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在10月3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文指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 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文章表示,在改革的早期阶段,领导层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 念,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十四、十五大所确立的经济路线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 建设。高速经济发展也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文章说,在十六大之后,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在延续“亲商”的同时加上了“亲民 ”。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的。最近的一连串法律、法 规和政策的出台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在党的方面,中共中央颁布了五个人事制度改革文件,包括《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 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关于领导 干部述职述廉暂行规定》等,表明中共意在建立一个完整的吏治制度。

  在政府方面,全国人大通过了审议了20年而未能通过的《监督法》。这个法律的通过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最直接 的目标就是监督“一府两院”(即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如何监督政府是最为根本也是最为困难的事情,这个法律的通过应 当成为人民代表监督政府的起点。

  文章同时指出,在实践层面,法律和规章的实施要比它们的制定来得重要。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一种能够保障 基本社会正义的制度环境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的基础之上。

  构筑文化基础: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系统总结和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 贵”、“君子和而不同”、“爱无差等”、“非攻”和“兼爱”等思想富含哲理,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立足时代、立足实践,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西方文化关于和谐的思想也包含了许多合理的成分。如古希腊哲学家 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 命题,提出了“理想国”的构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等等。德国近代哲 学家黑格尔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是西方和谐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分。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 。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 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

  这些思想,对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发掘。同时,我们还应汲取世界各 民族的长处,在学习借鉴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关注国外经验:国外的做法与启示

  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是所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从宏观执政理念、微观政策设计到具体实 践操作,一些国家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启示之一:大凡和谐社会建设相对成功的国家,政治领导人大多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动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防 止出现社会矛盾激化而引起社会发展的大起大落。

  启示之二:历史发展的转折或转型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诸多危机,没有一定的文化和政治认同就建设不了和谐社会,要 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培育共同遵循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黏合剂和精神纽带。

  启示之三: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社会矛盾冲突高发的转型期,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使创造活力得到鼓励 、社会正义得到张扬、困难群体得到保护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启示之四:在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把普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和不 平等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平等促进发展机会平等,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改革的风险分担,有效解决社会矛 盾的积累和爆发,是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证。

  启示之五:由贫困而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而必须发挥政府作用,政治决心、政策导 向并辅以财政上的支持,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首要条件。

  启示之六: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诉求是发展与平等,有的国家正是在相对解决了这对矛盾的过程中走向强盛。

  启示之七:社会和谐只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相互借鉴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在遵循中国实际、讲究实效的基础上,博采众长。

  (本报综合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