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朱永新常委代表民进中央发言:以教育公平公正促和谐根基牢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11:21 人民政协报

  和谐社会,教育为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落实教育的公平公正,更需要通过各个阶层不断地对话来达成共识。只有教育走向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才会有广泛而牢固的根基和发展的可能。

  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理论在教育上的必然要求。最近几年,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都用相当的财力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取得可喜成效。但是,毋庸讳言,在目前,
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相当的突出,主要表现为:

  1.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由于教育投资不足,致使许多贫困地区的学校缺乏起码的教学设备,而且还表现在教师的待遇上。城市的教师工资一直上涨,而乡村教师往往仅拿基本工资,在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以后,许多地方连基本福利也无法保障。

  2.校际、班际差距进一步拉大。众所周知,现在中小学的择校热、择班热愈演愈烈。应该说,其根源在于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失衡,导致少数名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寻租。尽管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不允许择校,但是在学校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是很难真正落实的。

  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理论在教育上的核心目标。但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其主要原因在于:

  1.应试教育盛行不衰,素质教育寸步难行。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发展片面化、畸形化,心理问题突出,人际关系紧张。2.学科发展不均衡,人文学科普遍受到轻视。由于教育的畸形和急功近利,学生不读课外书,不亲近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的现象非常突出。

  因为学科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孩子缺乏理想追求,缺少人文情怀,缺少精神力量,追求世俗功利,很不利于人的和谐发展。

  三、建立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学校管理上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安全还没有提上学校管理的重要日程。由于许多学校是以应试为导向的,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长期得不到缓解,因此形成了许多心理问题。

  和谐社会理论对教育的启发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但是这几个问题是目前相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在教育领域内实践和谐社会理论,我们觉得当务之急至少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要逐步地采取措施加大对薄弱校的改造工作,应该建立中小学校教育基准,对于学校的基本设施、教师水平、学力发展要有明确的要求。实施农村教师的国家行动计划,通过一定的机制减缓教师的非正常流动。要努力缩小西部教师与东部教师、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坚决取缔按照分数录取的“实验班”、重点班制度,取消示范校、重点校的评选制度,建立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二是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该充分鼓励各种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