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开幕 贾庆林提四点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0:16 中国新闻网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开幕贾庆林提四点建议

中台办主任陈云林主持会议。王辛莉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开幕贾庆林提四点建议

连战提出未来两岸农业合作共创愿景两个重要议题


  中新网10月17日电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今日(17日)上午9时在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发表演讲时表示,面对新的形势,两岸同胞理应抓住机遇、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共创双赢。他并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共同努力优化两岸农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两岸农业合作需要遵循市场经济
规律,也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更需要用心的呵护和扶持,进一步的优化环境是当前促进两岸农业合作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应当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两项并举,双管齐下。

  两岸的管理机构要实施更宽松的政策,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铺平道路,要通过协商就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通关措施、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运输便捷化等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办法。

  大陆已经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积极为台胞在大陆投资,经营农业、推广技术提供必要的融资保护。要尽可能的做好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使广大台商愿意来、发展好、做得久。

  第二、统筹兼顾拓展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要在合理的规范之下,向深度和广度协调发展。要继续拓展合作面,在农林牧渔、产供销等方面全方位的开展大农业合作。努力吸引各行业的农民兄弟广泛参与。使他们广泛的受益。

  要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要利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

竞争力。促进农业增加方式的转变,要努力自主创新能力,凝聚智慧、抢占前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创立中国人的农产品品牌。

  第三、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和发展两岸农民的利益。关注民生、顺应民意,是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两岸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便利条件。

  两岸要共同加强农业领域

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大陆有关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好市场,保护好台湾农产品的品牌和利益,维护好大陆市场的信誉和形象。

  第四、着眼长远逐步建立和完善两岸农业合作的机制。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分工合作,逐步建立互补互利、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深化和扩大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贾庆林表示,当前,可以考虑由两岸的农业专家、产业界的人士就两岸农业合作的基本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规划。比如研究双方的比较优势,确定今后合作的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研究双方合作的机制和分工,确定双方的责任和合作方式。研究如何共同的打造产品品牌,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建立营销网络等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逐步的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

  贾庆林说,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将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措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陆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台湾同胞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等方面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真诚的欢迎台湾同胞积极的参与大陆的新农村建设。

  贾庆林表示,我们相信,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将造福于大陆同胞,而且,也会给台湾同胞带来巨大的商机,必将促进两岸农业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得到加强。同时,也必将为两岸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劲的动力。 (据人民网直播整理)

  贾庆林:两岸同胞要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贾庆林:两岸同胞要高度警惕台独分裂活动

  连战批评台当局阻挠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台举行

  媒体总结两岸农业合作论坛选址海南四大原因

  连战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演讲提出两个议题

  林丰正:两岸应结合双方农业优势达互惠双赢目标

  陈云林:两岸农业合作双赢 对台胞承诺不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