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的现实价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15:25 中国青年杂志 | |||||||||
策划、执行-《中国青年》第二编辑部 图-ChinaFotoPress提供“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70年光阴流转,纵使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打磨,70年前的长征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
而放置在更为宏大、辽远的时空考量,始于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乃举世公认的——公元1000年至公 元2000年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三大事件之一。 所以,70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他们 一再地提醒我们,长征乃是真正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人类历史上这种伟大的社会实践留下的最基 本的财富,恰恰是生而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 而这种巨大的人文遗产,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也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长征不朽!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朽! 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文-杨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长征的胜利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精神也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的强大精 神动力。 长征途中,红军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气概,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翻越雪山,跋涉草地,纵横驰骋半个中 国,英勇征服千难万险,创造了世界历史上传奇般的英雄业绩。在这伟大的历程中红军所体现的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 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这为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指明了方向。长征是中国革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征精神是不朽的 、永恒的。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我国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 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广大青少年要积极响 应时代召唤,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长征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 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今天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的继 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险阻。各级团组织要用红军长征胜利的 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长征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宣传教育。要把弘扬长征精神同学习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结合起来,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学习 、创造、奉献为主题,进一步大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我们要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契机,使长征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发扬光大,教育引导全国各族青少年紧密团 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坚定信念,迎接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 程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长征,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的宝库 文-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 一说起长征,大多数人头脑里可能首先反映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是对于一种艰苦生活情境 的回顾和再现。这种认识与我们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强调外在物质对比,忽略精神追寻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现实物质 生活呈现出丰富、多样、充裕色彩的时候,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淡化甚至游离于长征和长征精神。其实, 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长征实在是一座蕴涵着丰富精神食粮的宝库。 首先,她能够给予我们的是信念的力量。在以往的长征资料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指挥员的思考和筹谋,而当我们有机 会深入到每一个参与长征过程的个体心灵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体会到那种精神、信念的力量,“想活”“过好日子”,虽然很 简单,也没有什么豪言,但却足以支撑一个人克服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艰险,足以指引一个人走出“生”的活路。今天的青年不 会再面临长征时物质生活的困苦,但却要每日每时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困惑,精神的追求、价值的选择、信念的确立成了青年自身发展成长的核心问题。对任何时期的青年人来说,精神的满足永远 是一个人的终极满足;信念的力量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力量。而在这个根本问题上,“长征”二字所诠释出的恰恰是一种永恒 的精神和价值。 第二,她给予我们的是团队的力量。团体,包括团体中个体之间的冲突,乃至斗争;磨合,乃至一致,从来都是成功 及胜利的必备条件。在一定意义上,今天青年人在职场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艰巨,与70多年前的红军战士相比,可以说 是不分伯仲;青年现实生活中对团队精神的某些需要,甚至会超过前辈父兄。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走出长征之路,靠个人力量 也很难在今天的成功路上取得成果。无论哪一个时代,对青年人而言,团队精神都是成长的必需,也是个体社会性生存发展的 必要品格。信念是团队的内在基础,规则是团队的无形骨架,正确认知自我是团队的必备条件,接纳和包容是团队内部联系的 土壤,和谐的情感是团队的凝合剂。这一切都是今天的年轻人生存发展必须完成的任务。细读“长征”,我们将能够深切领悟 到其中团队精神的力量。 第三,她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奋斗的力量。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没有一点精神是做不成的。长征完成的是史无前例 的壮举,最大程度上显示了精神的力量。今天的青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就社会责任,于国家民族,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小康社会,建设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就个体发展,于自我生存,要安身立命,构建起自己的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和社 会支撑。面临物质化、多元意识、巨大挑战、全方位压力,面对今天一些青年的“啃老”“闲散”“惰性”等生活状态,我们 太需要一点精神了。长征所展示的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创新精神等等,实 在是当代青年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当然,长征所蕴涵的精神宝藏绝不仅仅是上述三个方面,青年人历史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 责任,挖掘这一宝藏,我们任重道远。 92岁的老红军深情回忆: 我的二万五千里 采访-本刊记者刘新平 图-韩国栋提供 长征途中我差点儿因病掉队 1932年2月,刚满18岁的韩国栋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方面军5军团通讯大队当通讯员。长征开始时, 韩国栋被任命为军团部的通讯班长。当班长意味着自己进步了,这让韩国栋很高兴。但更让他兴奋的是,红5军团的队伍又扩 大了:总司令朱德亲自签发命令,为红5军团拨调了1000人的补充团,还有红军大学和彭杨学校的90多名学生。同时, 对红5军团的武器装备也进行了重点补充。韩国栋记得特别清楚,整个军团的枪支都按规定补齐,子弹是每支步枪30发,轻 机枪300发,重机枪400发,手榴弹每个战斗员1个…… 湘江战役是韩国栋记忆中最为难忘的一次战斗,也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韩国栋所在的红 5军团为红军渡过湘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身也付出了惨重损失:为了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红5军团第34师浴血奋战,抗 击着数万敌军的疯狂进攻。最后,全师从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及以下3000名红军战士全部阵亡。消息传到军团部, 军团长董振堂默立良久,冷竣的面庞上布满泪花。韩国栋正好目睹了那一幕。他悄悄地走到门外,也抹起了眼泪。他曾经多次 到34师送信,跟师部的好几个参谋与通讯员都很熟悉。而仅仅一次战斗,他们就都不在了。 韩国栋的班里有12个战士。过了湘江,一个战士得了盲肠炎,无法继续行军,他们就在一个百姓家留了10块银圆 ,拜托那家人代为照顾。分别的时候,那个战士哭了,韩国栋也哭了。后来,队伍到夹金山脚下宿营,正赶上敌人的飞机来轰 炸。大家都各自隐蔽,班里一位河南籍战士为了保护通讯器材,坚持留在营地。在山坡上,韩国栋清楚地看见一颗炮弹在营地 爆炸,他的心揪了起来。飞机离开后,他跟大家飞快地跑回营地,那个河南籍战士已经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韩国栋将他抱 起来,呼喊着他的名字。过了很久,那个战士才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熟悉的战友,他想说句什么,却一句话都没能说出 来。然后,就在韩国栋的怀里牺牲了。那一刻,韩国栋没有流泪,他的心里充满着对敌人的仇恨! 此后,在艰难困苦的长征途中,通讯班又相继牺牲了多名战士。到1936年10月,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 宁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时,当初一个整建制的通讯班只剩下三个人。“现在,我还常常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 怀念他们!”——70年后的今天,韩国栋老人充满深情地说。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5军团改为第五军。8月,红五军编入左路军并作为前锋部队北上 探路,进入松潘草地。即将走出草地时,张国焘为分裂党分裂红军,强令红五军从草地返回,南下“创建川康根据地”,红五 军不得不二次过草地。韩国栋就在二次穿越草地中,患上重病,还差点儿掉队。 那天,天上阴雨不断,韩国栋走在队伍中,突然感到浑身发冷,然后,就如虚脱一般,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当时 一个医生都没有,他只能硬挺着不让自己倒下去。最后实在撑不住了,队长只能劝他留下。“把病养好,再来找部队。”队长 说。看着队伍渐行渐远,韩国栋伤心得不行,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预感:自己再也追不上部队了。 第二天,一个善良的藏民划着牛皮筏子,载着韩国栋渡过一条不知名的大河,来到了一座喇嘛庙;庙里,有一个条件 极其简陋的藏医院。 在那个小小的藏医院里,韩国栋待了20多天,身体慢慢康复。跟他在一起的,还有十几个红五军的战士,跟韩国栋 一样,他们都归心似箭。有一天,韩国栋听人说起,与藏医院相隔两座大山,正有一支红军队伍经过。他急忙把消息通告大家 。大家一致决定,马上收拾行装,追赶自己的队伍。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凭借一种坚强的信念,韩国栋和大家终于得以归 队。 1936年7月,红五军奉命继续北上,第三次进入草地。数月后,韩国栋跟着队伍到达陕北。 我的军团长董振堂 董振堂,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参加过北伐战争。1931年12月14日率国民党第26路军1 .7万余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参加红军,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军团长,曾 先后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他率部参加长征,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红5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1936年10月,他率部渡黄河西征。1937年1月12日在甘肃高台县城 与近十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战至最后一人一弹,于20日壮烈牺牲。噩耗传到延安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自参加了他的 追悼会,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因为工作关系,通讯大队的官兵与董振堂接触比较多。在韩国栋的印象里,他们的军团长是一个如兄长一般的好领导 ,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体贴和关心属下干部战士的疾苦。长征途中,韩国栋经常看到,军团长把自己的坐骑让给重伤员和 病号骑用,自己则跟大家一起,步行前进。 1935年初,红5军团第二次回师遵义城。为了争取时间,部队必须急行军以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在离遵义300 多公里的一个山沟里,部队宿营休息。通讯大队的干部战士安排好后便分头去找树枝、木材,准备烧水洗脸、洗脚。经过一天 的急行军,所有的人都很疲劳,很多人刚围着篝火坐下,就打起了瞌睡。 当盆里的水烧开的时候,韩国栋站起身来,想再去找些树枝,一不留神将脸盆碰倒,开水浇在了火堆边取暖的王兴华 脚上。大家手忙脚乱地为王兴华脱鞋脱袜,但他的脚已经又红又肿。韩国栋急得要命:王兴华是通讯大队器材设备的维修技师 ,如果他第二天无法行军,可怎么得了。这时,军团长董振堂接到报告,亲自赶过来查看,并作了指示:“通讯大队要想办法 ,一是要保证王兴华同志跟上大部队,二是要尽快治好他脚上的烫伤。” 通讯大队三个排,每个排一天一替换地抬着王兴华行军。开始几天,董振堂常会派人来查看。后来,干脆命警卫员把 自己的坐骑牵到通讯大队,让王兴华骑。等到了遵义,王兴华的烫伤已经基本好了。 这件事给韩国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几十年后他还能清楚地记得其中的许多细节。他记得,事情发生后,军团长 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在他自责、难受的时候安慰他:“都是自己的同志,你又不是故意的。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935年夏,红5军从川西一个汉藏民族混居的小镇懋功出发,准备过草地。一路上翻山过河,艰险万分。一天, 阴云布满天空,顷刻风雨大作,人连眼睛都难以睁开。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而雨后的山路更是泥泞难行。子夜时分,队伍前 面传话过来,说只要再翻过一座山就到察尔寺了,到察尔寺就可以休息了。可是,那座山实在是太难走了。山路的右侧是一条 大河,河水急速流淌的轰鸣声清晰可闻。山路越来越难走,很多地方大家必须手脚并用地慢慢爬行,稍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 —有些战士就失脚滑下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韩国栋也是失脚滑下山的一个,但万幸的是,河边的一块巨石挡住了他。那时,浑身疼痛的他什么也看不见,更不辨 东南西北,只能听见河水的轰鸣声。他定了定神,伸伸腿脚,发现自己还能动,便慢慢地往上爬。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 爬到了大部队走过的山顶上。远远望去,前方有星星点点的火光,已经疲惫不堪的韩国栋似乎又生出了力气,开始踉踉跄跄地 往前赶。当他赶到时,天已经快亮了。他看见了一条大河,河边有一堆篝火。篝火边,有一个人正在喊话:“同志们过河时要 注意安全,要两个人或多个人手拉手一起过河,互相照应……”他定睛一看,喊话的人正是他们的军团长。那一刻,他无比激 动,大声喊道:“军团长,我回来了!”…… 1936年10月,董振堂率部渡黄河西征。西征前一个月,韩国栋被调到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工作。1937年1月 20日,董振堂牺牲,闻听噩耗的韩国栋悲痛欲绝…… 《长征组歌》永远唱不够 采访-本刊记者蒋晔 图-马子跃提供 1964年,马子跃入伍,成为战友歌舞团的一名团员,刚入伍的他眉清目秀,嗓音甜美,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憧憬 。第二年,战友歌舞团排演《长征组歌》,作为合唱队最年轻的队员,他站在最后一排的最边上,看上去那么的不起眼。 长征对马子跃来说,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行军打仗”,就像人们说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那种苦应该通过演唱表现出来,但是,感性的认识通过想像怎样才能表现得逼真呢? 每次排练前,团里请将帅们给合唱队员作报告,讲述那段过去的历史。很多将帅都是当年长征时的红小鬼,长征亲历 由他们口中而出,深深地感染了马子跃,每听一次报告,再去唱歌,总有一些新的感情渗入他的歌声中。 1965年8月1日晚上,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战友歌舞团首次演出《长征组歌》,马子跃依旧站在合唱队最后一排 的最边上。他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融入整个合唱的旋律中,他自豪地感到自己是演唱《长征组歌》的一员,自己的稚嫩嗓音 是整个宏伟的《长征组歌》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天,台下,周恩来总理在认真倾听他们的演唱,并在结束后和演出 人员亲切合影留念。 《长征组歌》由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是一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30周 年而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完整的名字为《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时,肖华在病中创作了歌词,交给战友歌舞团 团长晨耕等人谱曲。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写完曲后,一起赶到肖华养病的杭州,四人一同哼唱了整个套曲,并听取了肖华 的修改意见。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除了文革停滞的八年,40多年来,《长征组歌》一共演出了1000多场,并入选20 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回忆起往事,马子跃感慨《长征组歌》里凝聚了太多革命前辈的心血,是自己需要用心去演绎,用一生的热爱去珍视 的曲子。 从1964年起,每次《长征组歌》的演出,马子跃都参加,每次演出时对长征那段历史的理解与感悟都有新的变化 ,可谓时唱时新。 200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马子跃在遵义参与《长征组歌》的演出,61岁的他是整个合唱队 中年龄最大的一员。谈起《长征组歌》,他不免热泪盈眶。“时代变了,年龄变了,情感也不一样了,感觉现在比以前对《长 征组歌》的理解更深刻了。以前以为长征就是艰苦的行程,现在,经过每一次《长征组歌》的演出,每一次都沉淀出新的理解 ,长征以更深沉的精神印刻在我心中。我唱它,不仅仅是演绎过程,更是努力体现70年来长征精神在岁月中的痕迹,每多唱 它一次,我脑海中浮现的长征进程中的生活画面便更清晰。每次唱它,我都感到歌声唤醒的是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与燃烧的 激情。我不仅唱给观众听,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激情而唱。《长征组歌》反映的是一种精神、理想、文化、追求与道德。我总觉 得《长征组歌》怎么唱都唱不够。”这些话语真切地反映了一名唱了40多年《长征组歌》的老合唱队员的心声。 当初,革命将帅给马子跃他们讲长征历史以及该如何去演绎组歌中的革命精神;后来,面对青年队员,马子跃是老师 ,是前辈,他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讲当初将帅们给自己讲过的话,也讲自己多年演唱《长征组歌》的切身体验。 今年8月,战友歌舞团重走长征路,参观了革命老区瑞金等地,参观了烈士陵园与革命纪念碑,年轻的合唱队队员回 北京后纷纷向马子跃述说自己的心得。领唱之一李晖说,见到革命老区的老百姓后,对《长征组歌》的感情突然得到了升华, 自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觉得自己的演唱是再现历史,非常有意义,他边说边哭,很让马子跃感动;乐队中弹竖琴的陈菲菲 说,重走长征路进行《长征组歌》的演出,让她有了“长征感动了我,我感动了观众”的新体验。新一代《长征组歌》的演唱 者们在成长,继承了前辈演唱者的事业,同时延续着长征精神。那些40多年前的首唱者们依旧在唱。他们成立了“老战友合 唱团”,在业余时间继续唱着《长征组歌》。 今年4月,1965年首唱的队员们聚会,他们中,少了一些人的身影,曾经的领唱之一马国光离世了,首任指挥唐 江也去世了……生者感慨万千,彼此鼓励,轻声唱起了《长征组歌》,唱起了永远都唱不够的革命精神的旋律。 用真正的史诗纪念那段历史 文、图-施剑松长征精神的现实价值 策划、执行-《中国青年》第二编辑部 图-ChinaFotoPress提供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70年光阴流转,纵使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打磨,70年前的长征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 而放置在更为宏大、辽远的时空考量,始于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乃举世公认的——公元1000年至公 元2000年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三大事件之一。 所以,70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他们 一再地提醒我们,长征乃是真正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人类历史上这种伟大的社会实践留下的最基 本的财富,恰恰是生而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 而这种巨大的人文遗产,决定一个人人格的优劣,也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的兴衰。 长征不朽!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朽! 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文-杨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长征的胜利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精神也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的强大精 神动力。 长征途中,红军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气概,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翻越雪山,跋涉草地,纵横驰骋半个中 国,英勇征服千难万险,创造了世界历史上传奇般的英雄业绩。在这伟大的历程中红军所体现的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 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这为我们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指明了方向。长征是中国革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征精神是不朽的 、永恒的。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我国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 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广大青少年要积极响 应时代召唤,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长征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 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今天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的继 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险阻。各级团组织要用红军长征胜利的 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长征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宣传教育。要把弘扬长征精神同学习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结合起来,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学习 、创造、奉献为主题,进一步大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我们要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契机,使长征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发扬光大,教育引导全国各族青少年紧密团 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坚定信念,迎接挑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 程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长征,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的宝库 文-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 一说起长征,大多数人头脑里可能首先反映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是对于一种艰苦生活情境 的回顾和再现。这种认识与我们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强调外在物质对比,忽略精神追寻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现实物质 生活呈现出丰富、多样、充裕色彩的时候,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淡化甚至游离于长征和长征精神。其实, 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长征实在是一座蕴涵着丰富精神食粮的宝库。 首先,她能够给予我们的是信念的力量。在以往的长征资料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指挥员的思考和筹谋,而当我们有机 会深入到每一个参与长征过程的个体心灵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体会到那种精神、信念的力量,“想活”“过好日子”,虽然很 简单,也没有什么豪言,但却足以支撑一个人克服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艰险,足以指引一个人走出“生”的活路。今天的青年不 会再面临长征时物质生活的困苦,但却要每日每时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困惑,精神的追求、价值的选择、信念的确立成了青年自身发展成长的核心问题。对任何时期的青年人来说,精神的满足永远 是一个人的终极满足;信念的力量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力量。而在这个根本问题上,“长征”二字所诠释出的恰恰是一种永恒 的精神和价值。 第二,她给予我们的是团队的力量。团体,包括团体中个体之间的冲突,乃至斗争;磨合,乃至一致,从来都是成功 及胜利的必备条件。在一定意义上,今天青年人在职场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艰巨,与70多年前的红军战士相比,可以说 是不分伯仲;青年现实生活中对团队精神的某些需要,甚至会超过前辈父兄。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走出长征之路,靠个人力量 也很难在今天的成功路上取得成果。无论哪一个时代,对青年人而言,团队精神都是成长的必需,也是个体社会性生存发展的 必要品格。信念是团队的内在基础,规则是团队的无形骨架,正确认知自我是团队的必备条件,接纳和包容是团队内部联系的 土壤,和谐的情感是团队的凝合剂。这一切都是今天的年轻人生存发展必须完成的任务。细读“长征”,我们将能够深切领悟 到其中团队精神的力量。 第三,她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奋斗的力量。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没有一点精神是做不成的。长征完成的是史无前例 的壮举,最大程度上显示了精神的力量。今天的青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就社会责任,于国家民族,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小康社会,建设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就个体发展,于自我生存,要安身立命,构建起自己的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和社 会支撑。面临物质化、多元意识、巨大挑战、全方位压力,面对今天一些青年的“啃老”“闲散”“惰性”等生活状态,我们 太需要一点精神了。长征所展示的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创新精神等等,实 在是当代青年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当然,长征所蕴涵的精神宝藏绝不仅仅是上述三个方面,青年人历史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 责任,挖掘这一宝藏,我们任重道远。 92岁的老红军深情回忆: 我的二万五千里 采访-本刊记者刘新平 图-韩国栋提供 长征途中我差点儿因病掉队 1932年2月,刚满18岁的韩国栋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方面军5军团通讯大队当通讯员。长征开始时, 韩国栋被任命为军团部的通讯班长。当班长意味着自己进步了,这让韩国栋很高兴。但更让他兴奋的是,红5军团的队伍又扩 大了:总司令朱德亲自签发命令,为红5军团拨调了1000人的补充团,还有红军大学和彭杨学校的90多名学生。同时, 对红5军团的武器装备也进行了重点补充。韩国栋记得特别清楚,整个军团的枪支都按规定补齐,子弹是每支步枪30发,轻 机枪300发,重机枪400发,手榴弹每个战斗员1个…… 湘江战役是韩国栋记忆中最为难忘的一次战斗,也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韩国栋所在的红 5军团为红军渡过湘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身也付出了惨重损失:为了掩护中央纵队渡江,红5军团第34师浴血奋战,抗 击着数万敌军的疯狂进攻。最后,全师从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及以下3000名红军战士全部阵亡。消息传到军团部, 军团长董振堂默立良久,冷竣的面庞上布满泪花。韩国栋正好目睹了那一幕。他悄悄地走到门外,也抹起了眼泪。他曾经多次 到34师送信,跟师部的好几个参谋与通讯员都很熟悉。而仅仅一次战斗,他们就都不在了。 韩国栋的班里有12个战士。过了湘江,一个战士得了盲肠炎,无法继续行军,他们就在一个百姓家留了10块银圆 ,拜托那家人代为照顾。分别的时候,那个战士哭了,韩国栋也哭了。后来,队伍到夹金山脚下宿营,正赶上敌人的飞机来轰 炸。大家都各自隐蔽,班里一位河南籍战士为了保护通讯器材,坚持留在营地。在山坡上,韩国栋清楚地看见一颗炮弹在营地 爆炸,他的心揪了起来。飞机离开后,他跟大家飞快地跑回营地,那个河南籍战士已经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韩国栋将他抱 起来,呼喊着他的名字。过了很久,那个战士才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熟悉的战友,他想说句什么,却一句话都没能说出 来。然后,就在韩国栋的怀里牺牲了。那一刻,韩国栋没有流泪,他的心里充满着对敌人的仇恨! 此后,在艰难困苦的长征途中,通讯班又相继牺牲了多名战士。到1936年10月,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 宁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时,当初一个整建制的通讯班只剩下三个人。“现在,我还常常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 怀念他们!”——70年后的今天,韩国栋老人充满深情地说。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5军团改为第五军。8月,红五军编入左路军并作为前锋部队北上 探路,进入松潘草地。即将走出草地时,张国焘为分裂党分裂红军,强令红五军从草地返回,南下“创建川康根据地”,红五 军不得不二次过草地。韩国栋就在二次穿越草地中,患上重病,还差点儿掉队。 那天,天上阴雨不断,韩国栋走在队伍中,突然感到浑身发冷,然后,就如虚脱一般,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当时 一个医生都没有,他只能硬挺着不让自己倒下去。最后实在撑不住了,队长只能劝他留下。“把病养好,再来找部队。”队长 说。看着队伍渐行渐远,韩国栋伤心得不行,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预感:自己再也追不上部队了。 第二天,一个善良的藏民划着牛皮筏子,载着韩国栋渡过一条不知名的大河,来到了一座喇嘛庙;庙里,有一个条件 极其简陋的藏医院。 在那个小小的藏医院里,韩国栋待了20多天,身体慢慢康复。跟他在一起的,还有十几个红五军的战士,跟韩国栋 一样,他们都归心似箭。有一天,韩国栋听人说起,与藏医院相隔两座大山,正有一支红军队伍经过。他急忙把消息通告大家 。大家一致决定,马上收拾行装,追赶自己的队伍。经过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凭借一种坚强的信念,韩国栋和大家终于得以归 队。 1936年7月,红五军奉命继续北上,第三次进入草地。数月后,韩国栋跟着队伍到达陕北。 我的军团长董振堂 董振堂,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参加过北伐战争。1931年12月14日率国民党第26路军1 .7万余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参加红军,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军团长,曾 先后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他率部参加长征,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红5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1936年10月,他率部渡黄河西征。1937年1月12日在甘肃高台县城 与近十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战至最后一人一弹,于20日壮烈牺牲。噩耗传到延安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自参加了他的 追悼会,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因为工作关系,通讯大队的官兵与董振堂接触比较多。在韩国栋的印象里,他们的军团长是一个如兄长一般的好领导 ,平易近人,毫无官架子,体贴和关心属下干部战士的疾苦。长征途中,韩国栋经常看到,军团长把自己的坐骑让给重伤员和 病号骑用,自己则跟大家一起,步行前进。 1935年初,红5军团第二次回师遵义城。为了争取时间,部队必须急行军以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在离遵义300 多公里的一个山沟里,部队宿营休息。通讯大队的干部战士安排好后便分头去找树枝、木材,准备烧水洗脸、洗脚。经过一天 的急行军,所有的人都很疲劳,很多人刚围着篝火坐下,就打起了瞌睡。 当盆里的水烧开的时候,韩国栋站起身来,想再去找些树枝,一不留神将脸盆碰倒,开水浇在了火堆边取暖的王兴华 脚上。大家手忙脚乱地为王兴华脱鞋脱袜,但他的脚已经又红又肿。韩国栋急得要命:王兴华是通讯大队器材设备的维修技师 ,如果他第二天无法行军,可怎么得了。这时,军团长董振堂接到报告,亲自赶过来查看,并作了指示:“通讯大队要想办法 ,一是要保证王兴华同志跟上大部队,二是要尽快治好他脚上的烫伤。” 通讯大队三个排,每个排一天一替换地抬着王兴华行军。开始几天,董振堂常会派人来查看。后来,干脆命警卫员把 自己的坐骑牵到通讯大队,让王兴华骑。等到了遵义,王兴华的烫伤已经基本好了。 这件事给韩国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几十年后他还能清楚地记得其中的许多细节。他记得,事情发生后,军团长 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在他自责、难受的时候安慰他:“都是自己的同志,你又不是故意的。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935年夏,红5军从川西一个汉藏民族混居的小镇懋功出发,准备过草地。一路上翻山过河,艰险万分。一天, 阴云布满天空,顷刻风雨大作,人连眼睛都难以睁开。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而雨后的山路更是泥泞难行。子夜时分,队伍前 面传话过来,说只要再翻过一座山就到察尔寺了,到察尔寺就可以休息了。可是,那座山实在是太难走了。山路的右侧是一条 大河,河水急速流淌的轰鸣声清晰可闻。山路越来越难走,很多地方大家必须手脚并用地慢慢爬行,稍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 —有些战士就失脚滑下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韩国栋也是失脚滑下山的一个,但万幸的是,河边的一块巨石挡住了他。那时,浑身疼痛的他什么也看不见,更不辨 东南西北,只能听见河水的轰鸣声。他定了定神,伸伸腿脚,发现自己还能动,便慢慢地往上爬。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 爬到了大部队走过的山顶上。远远望去,前方有星星点点的火光,已经疲惫不堪的韩国栋似乎又生出了力气,开始踉踉跄跄地 往前赶。当他赶到时,天已经快亮了。他看见了一条大河,河边有一堆篝火。篝火边,有一个人正在喊话:“同志们过河时要 注意安全,要两个人或多个人手拉手一起过河,互相照应……”他定睛一看,喊话的人正是他们的军团长。那一刻,他无比激 动,大声喊道:“军团长,我回来了!”…… 1936年10月,董振堂率部渡黄河西征。西征前一个月,韩国栋被调到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工作。1937年1月 20日,董振堂牺牲,闻听噩耗的韩国栋悲痛欲绝…… 《长征组歌》永远唱不够 采访-本刊记者蒋晔 图-马子跃提供 1964年,马子跃入伍,成为战友歌舞团的一名团员,刚入伍的他眉清目秀,嗓音甜美,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憧憬 。第二年,战友歌舞团排演《长征组歌》,作为合唱队最年轻的队员,他站在最后一排的最边上,看上去那么的不起眼。 长征对马子跃来说,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行军打仗”,就像人们说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那种苦应该通过演唱表现出来,但是,感性的认识通过想像怎样才能表现得逼真呢? 每次排练前,团里请将帅们给合唱队员作报告,讲述那段过去的历史。很多将帅都是当年长征时的红小鬼,长征亲历 由他们口中而出,深深地感染了马子跃,每听一次报告,再去唱歌,总有一些新的感情渗入他的歌声中。 1965年8月1日晚上,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战友歌舞团首次演出《长征组歌》,马子跃依旧站在合唱队最后一排 的最边上。他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融入整个合唱的旋律中,他自豪地感到自己是演唱《长征组歌》的一员,自己的稚嫩嗓音 是整个宏伟的《长征组歌》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天,台下,周恩来总理在认真倾听他们的演唱,并在结束后和演出 人员亲切合影留念。 《长征组歌》由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是一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30周 年而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完整的名字为《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时,肖华在病中创作了歌词,交给战友歌舞团 团长晨耕等人谱曲。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写完曲后,一起赶到肖华养病的杭州,四人一同哼唱了整个套曲,并听取了肖华 的修改意见。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除了文革停滞的八年,40多年来,《长征组歌》一共演出了1000多场,并入选20 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回忆起往事,马子跃感慨《长征组歌》里凝聚了太多革命前辈的心血,是自己需要用心去演绎,用一生的热爱去珍视 的曲子。 从1964年起,每次《长征组歌》的演出,马子跃都参加,每次演出时对长征那段历史的理解与感悟都有新的变化 ,可谓时唱时新。 200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70周年,马子跃在遵义参与《长征组歌》的演出,61岁的他是整个合唱队 中年龄最大的一员。谈起《长征组歌》,他不免热泪盈眶。“时代变了,年龄变了,情感也不一样了,感觉现在比以前对《长 征组歌》的理解更深刻了。以前以为长征就是艰苦的行程,现在,经过每一次《长征组歌》的演出,每一次都沉淀出新的理解 ,长征以更深沉的精神印刻在我心中。我唱它,不仅仅是演绎过程,更是努力体现70年来长征精神在岁月中的痕迹,每多唱 它一次,我脑海中浮现的长征进程中的生活画面便更清晰。每次唱它,我都感到歌声唤醒的是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与燃烧的 激情。我不仅唱给观众听,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激情而唱。《长征组歌》反映的是一种精神、理想、文化、追求与道德。我总觉 得《长征组歌》怎么唱都唱不够。”这些话语真切地反映了一名唱了40多年《长征组歌》的老合唱队员的心声。 当初,革命将帅给马子跃他们讲长征历史以及该如何去演绎组歌中的革命精神;后来,面对青年队员,马子跃是老师 ,是前辈,他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讲当初将帅们给自己讲过的话,也讲自己多年演唱《长征组歌》的切身体验。 今年8月,战友歌舞团重走长征路,参观了革命老区瑞金等地,参观了烈士陵园与革命纪念碑,年轻的合唱队队员回 北京后纷纷向马子跃述说自己的心得。领唱之一李晖说,见到革命老区的老百姓后,对《长征组歌》的感情突然得到了升华, 自己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觉得自己的演唱是再现历史,非常有意义,他边说边哭,很让马子跃感动;乐队中弹竖琴的陈菲菲 说,重走长征路进行《长征组歌》的演出,让她有了“长征感动了我,我感动了观众”的新体验。新一代《长征组歌》的演唱 者们在成长,继承了前辈演唱者的事业,同时延续着长征精神。那些40多年前的首唱者们依旧在唱。他们成立了“老战友合 唱团”,在业余时间继续唱着《长征组歌》。 今年4月,1965年首唱的队员们聚会,他们中,少了一些人的身影,曾经的领唱之一马国光离世了,首任指挥唐 江也去世了……生者感慨万千,彼此鼓励,轻声唱起了《长征组歌》,唱起了永远都唱不够的革命精神的旋律。 用真正的史诗纪念那段历史 文、图-施剑松 埃德加·斯诺在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 史诗。”长征过去了整整70年,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何辉用真正的史诗体裁,写出了一部长达16829行的《长征史诗 》。 这部《长征史诗》何辉写了六年,在此之前,他没有写过如此篇幅的长诗,他的专业是广告学。但是,他说,他对文 学、历史和艺术的兴趣要早于对广告学的兴趣,“推销长征精神在这个时代也许比推销商品更有意义。” 70年后,人们没有忘记长征 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何辉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教师。就在他第一次带领学生进行军训时,一次学生与官 兵的文艺汇演使他发现了深埋在青年人心中的“长征情结”。 那年军训的时间比较特别,是在夏天,天气酷热,何辉担任“连长”的连队完成军训,要排一个文艺节目。他带领学 生排的是“四渡赤水”舞蹈剧。“那是一个小节目,但演出的效果特别好。”何辉说,“从排练到演出,伴随着军训的进程, 我可以感觉到学生们已经受到长征精神的激励,也感觉到了他们对那些长征英雄的敬仰。” “那种敬仰英雄的心情也是我自小就有的,我对长征发生兴趣,是从小人书开始的。我从小人书里第一次认识了长征 中的英雄,从那时起心里就一直有一种困惑,为什么几万人要进行那样一次艰苦的行军?为什么他们会遭遇那么多的生死抉择 ?为什么他们最后竟能坚持到底?”何辉的这些疑问,小人书里并没有详细的答案。 此后,何辉上中学、上大学,有关长征历史的书籍成了他重要的课外阅读内容。只要是图书馆里找得到的长征史料他 都尽量找来读。何辉渐渐觉得,“人的精神在特殊的环境下会呈现出特别的状态,而长征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特殊历史时 刻下的一次集中展现。”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对现时代究竟有什么意义?何辉一开始并没有答案。 “那次军训演出的经历让我一下子意识到,长征给人的鼓舞就在于它体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长征告诉我们,什么是 人类的精神所能达到的高贵境界。这一次,我决定写点什么。” 只有史诗才能承载长征故事 何辉决定写一部《长征史诗》,像《荷马史诗》那样的规模。在这之前,他写过一些短篇诗歌,写过历史武侠小说, 可从来没有写过长篇诗歌。“但我感觉只有史诗才能承载长征这样的故事。”他说。 听说何辉写《长征史诗》,有人觉得他是开玩笑,“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何辉确实是在自己找事做。因为他还给 自己定下了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这部长篇史诗每句不仅要有较为严格的“顿”,还要求各段内实现句末有押韵,他说只有这样 ,诗句才能有音乐性,整体上才能浑然一体。何辉解释说,“汉语不像拉丁文、英文那样富有节奏,押韵可增强诗歌回环往复 的音乐效果。我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富表现力的语言之一。我们的祖先运用语言的本领很高,现代汉语同样可以汲取 古人的语言技巧。”六年里,他将王力先生根据《诗韵合璧》编入《古代汉语》中的“诗韵常用字表”翻得泛黄发皱、几近破 烂。 史诗不是靠一个作家的想像完成的,必须有大量的资料基础。何辉为了写长征史诗,阅读了大量史料。“那些选编本 我用来校验长征过程中的事件、人物和时间,大量内容我都是以参加长征的红军指战员的回忆录为基础的。在这部史诗中,连 当时大多数的天气状况都是真实的。”他说。 70年后,从人的角度看待长征 “很多长征历史选编本只告诉我们,红军长征在哪儿打了一仗,损失了多少人,而当时的具体情形究竟是什么样,没 有非常详细的、细节性的叙述。70年后,我们对长征的认识难道还仅停留在这样的程度吗?” 何辉尽一切可能寻找第一手长征资料,他终于发现了一本特别的长征叙述——《红军长征记》。那是1936年8月 ,毛泽东和杨尚昆号召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指战员们写出个人在长征中的经历,后来汇成一本党内著作《红军长征记》,这本书 1955年公开出版,书名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里记录了很多红军普通战士和指挥员在长征中的亲身经历,那些平凡的角度展示 了长征历史中许多鲜活的人和事。何辉说,如果没有这些第一手的回忆录,后人可能不会知道,在四渡赤水期间,由于红军和 国民党追兵之间相互穿插、队形打乱,有的红军战士竟能跑到国民党部队里吃一顿饱饭,然后再返回部队继续战斗。 很多人知道22名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英雄夺取泸定桥的细节以及前因后果;也可能很少有 人知道,担任夺桥任务的红四团曾经18个小时行军240里,沿途打垮了敌军两个营,同时还不断遭到对岸敌军冷枪的攻击 。而他们沿途俘虏的敌军士兵,有的马上就参加红军一起去打泸定桥。 很多人知道,红军在过草地时挖草根、煮皮带吃,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红军战士甚至从前面闹痢疾的战友拉出的 粪便中找出没有消化的青稞,简单洗洗后再咽到饥饿的肚中。 “在《长征史诗》中,读者会看到许多鲜活的故事,我写《长征史诗》就是要用流畅质朴而又庄严优雅的语言,让这 些感人的真实故事在人间流传下去。”何辉说,史诗中有大约80%的篇幅记述的就是这些普通红军的长征经历。这些经历让 我们可以从人本身的角度理解长征。 长征精神鼓励我完成创作 何辉说:“事实上,整个长征就是一支几万人的队伍不断进行生死选择的过程,而他们的选择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这种认识同时也在激励何辉本人完成《长征史诗》的写作。 六年的写作,他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时间里他要给学生上课、搞科研,还要从事广告创作,将时间再投入《长 征史诗》创作,就很难有喘息的时候了。“有时候我曾想过放弃,但写《长征史诗》的过程也是我学习成长的过程,我变得坚 强起来,一直坚持了下来。”何辉说,“我直到写完了预定内容的四分之三的时候,才确信我能写出一部完整的好作品。” 有一个学生很惊讶,说没想到平时一直没停下工作的老师能写出那么长的史诗。何辉说,“我问他一天发多少条短信 ,学生说,30条左右,每条平均30个字。那我就跟他算了一笔账。把他每天发短信的字数加起来,再乘以六年的天数,我 告诉他也完全可以写出一部比《长征史诗》长得多的作品。” “写《长征史诗》只是我的一个选择,我把这个选择坚持了下来。”何辉说。 当今中国需要长征精神 何辉用史诗来写长征有他的理由,他认为史诗是最适合承载长征的文学体裁。当他写完《长征史诗》,拿到出版社的 时候,国内十余家大型出版社都委婉地给了他一个不出版的理由——现在读诗的人太少了,没市场。 何辉觉得,没人读诗并不代表大家不愿意读诗,而是因为没有氛围,或者没有想到去读,也许因为好的诗太少。他说 ,他现在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而如果他不写,那么就连这个选择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我认为,我们这个在不断变革中前进的时代同样需要长征精神。”何辉说,“长征勇士在连续的生死抉择中所表现 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样给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以鼓舞。”最后,何辉把作品拿到他所在学校的出版社出版。书在8月中旬出 版上市。何辉说:“借这部史诗,向千千万万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屈不挠的普通人表示尊敬。在他们身 上,也有着不死的长征精神。” 记者:在写《长征史诗》期间走过长征路吗? 何辉:没有,我觉得感受长征精神不一定非要去走一遍长征路。事实上,前辈当年走长征路,就是为了后人不再走长 征路。 记者:你觉得长征精神对当代人有什么现实意义? 何辉:长征是一连串选择,现代中国的命运就是在这一连串选择中确定下来的。长征期间的众多转折关口,只要其中 一个与当时的情形不同,今天中国的面貌就会有很大不同。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去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找到一条民族的出路 。这种面对困难抉择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名人谈长征 唐国强(著名电影演员,曾在电视连续剧《长征》中饰演毛泽东主席) 长征是在溃败中走向胜利的壮举,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是团队、集体、意志与信仰力量的体现。任何一个单独 的个人无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长征路,只有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支持下,凝聚了铁一般的意志的集体与团队才有可能取得 历史性的胜利。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当代人仍然具有启示作用:想要取得成功,意志、信仰、集体与团队的力量非常重要。 崔永元(著名电视主持人,“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发起人) 长征是一次挑战极限的过程,不仅挑战体能,也挑战性格,挑战能力,挑战心智。它让消极懈怠无藏身之处,它带来 的考验无法轻易应付,必须打起精神,积极面对,它的目标遥远却又清晰,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胜利与自豪均匀地洒在 每一个前行的脚印中,你忘记了路上的感觉,你就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 罗开富(中国第一个重走长征路的记者,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 “长征精神”包括这么三个方面:第一是把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怀着正义必胜的信心,不怕任何艰 难险阻,不怕付出一切的精神。第二是“长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也是顾全大局、紧密团结 的精神。第三是经常讲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首先有一个条件,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