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生信用卡能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4:39 观察与思考

  -林 华

  近年来,一些银行为开拓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纷纷对各大高校的学生伸出了“召唤”之手,甚至在大学校园驻点、长 期设办卡联络员等。

  据称,正当银行猛攻校园时,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停止办理大学生信用卡。其原因
是一些大学生办卡以后长期不用 ,成为睡眠卡;由于银行业过度追求发卡量,重发卡不重售后服务的管理,令持卡人满意度偏低,导致大量销卡;另外,少数 大学生透支后不及时还清成为呆账,虽然银行会通过短信和电话进行催缴,但还是有少数学生不及时偿还。种种迹象表明,大 量发放大学生信用卡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业信用卡业务的利润收入。

  信用卡“圈地”校园

  继广发行、工行、建行、招行等先后发行大学生信用卡后,中信银行亦在近日正式推出中信I卡,发卡对象为全国2 11所重点大学及区域重点综合类大学的非毕业年级全日制大学生。

  据称,大学生申请时无需任何担保与抵押,只需向银行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复印件后领取申请表即可。银行会根据 学生提供的资料确认学生的信用度,中信I卡最高可透支额度是:本科生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 000元。

  站在一名消费者的角度,大学生与其他人群一样,都有着各种消费需求,但是因为还没有参加工作,不得不面临缺乏 消费资金的问题,而这实际上就是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可以透支消费之外,在服务设计上,中信I卡还将为大学生持卡 人提供24期超长免息分期付款,这是国内大学生能享受到的最长的免息分期。包括品牌电脑、新款手机、时尚MP3在内的 众多产品,均可使用中信I卡分24月付清,并且零利息,零首付。

  此外,中信I卡还为持卡人提供其他功能及服务。例如,将每月账单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按时发送给持卡学生,使他们 能及时对当月的花销一目了然,并能轻松地对自己的花费保持长期的观察。中信I卡的取现手续费低至取现金额的1%,最低 只需5元人民币,持卡学生完全可以在异地存款,本地取现,既方便又实惠。除中信信用卡特有的凭密码消费之外,即时的消 费短信提醒也使得用中信I卡消费更为安全、放心。而国内首家提供的24小时意外入院

医疗保险服务,则更为持卡大学生增 加了一道额外的保障。

  一直以来,大学生作为没有固定收入的纯粹的消费群体,都被银行拒绝于信用卡的申请门槛之外。来自万事达国际组 织日前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在该组织的一项调查中,仅有30.3%的中国大学生拥有信用卡,94.7%大学生主要通过 现金完成消费。而去年以来,国内各

商业银行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抓住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无疑希望为其业务开辟 新的蹊径。

  除了中信银行以外,广东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在各地市都发行有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据了解 ,去年10月,招行在长沙同步推出国内首张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双币种大学生信用卡“Young卡”;今年6月, 建行与湖南大学共同推出龙卡名校卡·湖大龙卡。

  据了解,学生信用卡是在原有信用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而设计的,其中包括了多种特色服务,如 透支消费、小额资金助学、在校园周边学生经常光顾的特约商户打折消费等。这些学生信用卡普遍都具有特色分期付款、优惠 取现服务和免费异地存款等特点。

  那么,一些银行纷纷对各大高校的学生伸出了“召唤”之手,甚至在学校驻点、长期设办卡联络员等,究竟出于何种 目的?

  中信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信I卡旨在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消费指导和理财规划,提高大学生的财 商。该行之所以在211所重点大学推出中信I卡,主要是看好这些学校的学生未来的良好前景。而好学校的好学生准能找到 好工作,这些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成功率高、预期收入相对较好,是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

  该行负责人表示,给没收入的大学生发信用卡必须考虑风险因素。原则上,全国211所重点大学及区域重点综合类 大学的全日制学生都可以申请,但并不是每一个申请者都会获得批准,中信银行有一套自己的信用审核标准。一旦获批,该行 信用卡中心将跟持卡学生保持联系,不诚信的学生除非“这辈子不跟银行打交道”,否则将来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时,他们将 寸步难行。

  某银行业人士表示,银行开拓大学生市场可以说是一件双方得利的事。银行通过大学生刷卡带来了丰厚的手续费收入 ,而以后消费者用卡所需支付的年服务费和透支利息,也将成为银行卡业务收入的两大来源。信用卡之于大学生,不仅可以提 前消费,如果信用记录优良,还可申请更高透支额度信用卡。

  信用卡助长乱消费

  一直标榜高端并且办卡条件苛刻的信用卡,敞开闸门面向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办理,这业务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 内和大众的关注,有人担心这种信用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仿佛“天上掉下的馅饼”,在利益面前大学生的诚信观面临考验。

  张先生最近被正上大三的儿子缠着要办一张信用卡,而张先生的儿子手里有一张储蓄卡,只能存取钱。而信用卡则“ 高级”得多,不仅可以透支消费,而且还是身份的象征。儿子还说自己班里有个同学的父母日前就为他办了一张信用卡,据说 只这一次就透支了3000多元,让班里的同学羡慕不已。

  张先生向一些同学了解,发现在大学生中间还真的存在信用卡一族,而且这些孩子的家境普遍比较优越,平时的花销 就比较大,单纯的储蓄卡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他们就自办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

  不仅如此,在大学生中间兴起的一股攀比风也助长了持卡族的壮大。一个班级里假如有一名学生有了信用卡,马上就 会有别的学生跟风而上。虽然这个群体仅是少数,但是其带来的示范效应却不可小觑。

  调查的结果让张先生忧心忡忡,自己的教育比起社会的大环境来说显得太单薄了,透支消费连成人都会三思而后行, 可还在求学的孩子却能大手大脚地花钱,真是太可怕了。他很担心不等到这些孩子大学毕业,他们的“败家子”意识就已经成 熟了。

  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大学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加上假期,人均年消费 在1万元左右,已超过全国城镇居民8462元的人均纯收入。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生的“消费地图”:6 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同时,目前 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

  而目前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消费膨胀已相当厉害。有了可透支信用卡,买东西也许会先斩后奏,一些家庭经济 条件不允许的大学生在消费时也是攀比跟风,不知道量力而为。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对孩子,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提前消费要不得,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同时也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在大学校园内提倡先消费、后还款,会进一步加剧高消费的不良现象。大学生使用信用卡 ,或许一部分家境较一般的同学,会利用信用卡去消费一些原本他消费不起的东西,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会导致整个校园的拜金 主义思想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极度扭曲。

  此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透支期限一到,银行将通知信用卡持有人偿还欠款,并支付 相应的透支款利息,对信用卡透支5000元以上,银行经3个月催收未还的,将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可以预想,透支后造成的经济负担,可能会导致一些大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对学习不利。如果透支后真的还不 上钱,学生信用记录中便会出现不良记录,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也不利。

  据了解,在办卡方面,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信用卡的申请不需存款凭证,不需担保人,只要填 写一张申请表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就可办理。而银行透露,由于在办卡时需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和学生证,所以在办卡 的同时,学生的档案信息也随之建立,这也充分考验大学生们的诚信,一旦出现透支逾期不还的情况,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 便会有所记录,将会影响其日后的就业和贷款。

  理财专家认为,合理使用信用卡,也能锻炼和增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但一定要讲究诚信和责任。大学生同时也要有 一种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具有独立的意识与理智消费的观念,这也是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另外,理财 专家还认为,学生要将信用卡作为积累个人信用的工具,而不要为卡所累,要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刷卡时不能太冲动。

  发卡增多赢利缩小

  一直以来,大学生作为没有固定收入的纯粹的消费群体,都被银行拒绝于信用卡的申请门槛之外。为何银行依然热衷 于大学生信用卡?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银行信用卡收入主要来源于年费、透支利息和刷卡交易商户交纳的手续费。与借记卡 相比,信用卡收入来源更多,盈利空间也更大。

  据称,正当银行猛攻校园时,兴业银行南京分行却在三四个月前已经停止办理大学生信用卡。该银行信用卡部有关人 士解释,他们在南京高校中已经发了数千张信用卡,但是一些学生办理了以后长期不用,成为睡眠卡,增加了银行成本。

  业内人士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而其余80%都是“睡眠卡”。睡 眠卡不仅不能为银行创造利润,还浪费了大量的推广费用、卡片制作成本和账户管理费用,直接影响盈利,这肯定将影响信用 卡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由于银行业过度追求发卡量,重发卡不重售后服务的管理,令持卡人满意度偏低,导致大量销卡。专业人士称,这将 不利于国内银行塑造信用卡品牌,因为一旦信用卡业务对外资银行开放,持卡人就会立即倒向外资银行的怀抱。

  以银行在信用卡推广期承诺的免首年年费为例,不少持卡人表示,有的银行工作人员在上门办卡时声称可免一年年费 ,但实际上是以推广期第一天开始算起,而不是以开卡之日开始算。不少持卡人埋怨,开卡后一年也用不了一两回,只不过由 于不用交首年年费,但过了一年后才发现已被扣了年费,大呼上当。

  更令人担心的是,现在免首年年费的做法几乎成为银行业推广信用卡的一种时髦做法,不少持卡人赶在免年费期结束 前把卡销掉。对此,一家占本地信用卡发卡量20%以上份额的大银行信用卡部人员表示,目前一些银行每月的销卡量和新增 发卡量几乎是持平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人民银行对于跨行银行卡交易利益分配实行新规定后,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增大,银行在与商户 的刷卡手续费谈判中议价能力今非昔比,各地都出现了商户行业性的集体“拒刷卡”以迫使银行降低刷卡手续费的事件。因此 导致了银行的刷卡手续费率整体下降,相信这将直接影响到今年银行业信用卡业务的利润收入。

  另外,就是少数学生透支后不及时还清成为呆账,虽然银行会通过短信和电话进行催缴,但是还是有少数学生不及时 偿还。对于这些学生,银行也没更多办法。到法院立案花费的代价更高。不过,透支对银行来说是一笔损失,但对于学生来说 损失更大,因为从去年开始,银行着手建立了征信系统,所有赖账者都进入失信黑名单,一些学生意识不到这里面的要害,还 以为银行拿他没有办法。

  据称,银行了解申请人的基本资料后,会为其度身打造每月的最高透支额度,持卡人一旦透支,只需在50天之内将 透支费用还清即可。大学生的每笔透支与偿还都会在信用档案上留下记录,毕业后,信用卡上所记载的金融信用信息将形成全 面、公正和客观的信用记录,再由北京市就业指导中心出具信用报告,纳入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之中。信用报告一经形成,除 了为用人单位查询是否有恶意透支外,其他银行在授予个人信用卡的时候也可以此为据。

  在多所高校调查发现,有近40%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但是不到15%的同学经常使用。谈到办理信用卡的动机时 ,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是图新鲜才办的。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同学说,自己去年5月份在招商银行办理信用卡,第一次透支了6 00元钱,等收到欠费单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欠费10天去还的时候就交了八九元钱的利息,所以以后就不敢用了 。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