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参与社会冲突群众有的属借题发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5:0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我国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参与者只为发泄■专家指出,干部责任心流失是引发根源

  北京消息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对粤、沪、苏、浙等发达地区进行社会矛盾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有关专家分析,一些地方负责干部
的责任心流失,是引发这种现象的根源,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当前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区的社会矛盾事件中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苗头,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

  据了解,江苏省金坛市曾经发生因集资案纠纷引起冲突,事后调查发现,80%参与围堵的群众没有任何集资款,他们大都是借题发挥。类似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如重庆、安徽,都发生过普通的街头小纠纷引发大规模冲突,参与群众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

  在广东的民工群体中,这种倾向也比较明显。广州白云区公安分局局长骆振辉说:现在最难办的是,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一小部分群众因为利益要求采取集体行动,周围几百人围观、起哄。扔向警察的石头,常常来自围观者,而不是上访群众本身。该区曾发生过一起袭警事件,起因是一宗十分普通的交通事故,死者家属和同乡围困肇事司机索赔,围观者向执勤民警投掷石头,导致民警牺牲。

  不满情绪也在一些“精英阶层”蔓延。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社会公认的强势群体竟然也自称是“弱势群体”,包括企业主、机关里的处科级干部、企业里的工程师、学校校长等等。

  记者在沿海地区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普遍有着“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心态。谈及社会矛盾,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盯住信访人群,盯住具体的利益要求。对没有信访的占人口99%以上的广大群众,对其心理、情绪、利益诉求,关注不够。

  “损招”平息矛盾群众难以“心服”

  有基层干部和有关专家指出,基层党委政府在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上,必须避免“漠然心态”、“鸵鸟心态”、“刁官心态”,这些心态都是干部责任心流失的表现,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引发新的不满情绪。

  基层干部,漠视社会危机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说,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但是,越往下,一些干部越漠然置之。市、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嘴里往往只剩下招商引资。

  江苏省信访局局长王庆元说,一些基层干部由于缺乏危机感,不太珍惜群众基础,出台一个政策措施得罪一批群众。

  如江苏某地供电局架设高压电缆,电波辐射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连电视都无法正常收看,而供电部门以“符合国家设计标准”为由拒绝补偿,居民反复上访。这时,政府部门既可以简单生硬地套用国家标准,维护供电局的利益,也可以善待群众一方,向居民利益倾斜。基层政府当时就采取了前一种做法,导致这宗集体上访案持续了一年多,最后才在省政府的监督进行合理安置。

  回避矛盾,以求侥幸过关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群众利益诉求,实际上并不复杂,一些拖上一两年的“难题”,干部到实地去调研几天就解决了。之所以久拖不决,是因为没有机制促使干部在第一时间化解于萌芽状态,部分基层干部面对风险因素时,存在着回避矛盾、侥幸过关的“鸵鸟”心态,以至于小事拖成大事,普通利益诉求酿成群体冲突。

  江苏省金坛市委副书记张建华说,这种回避矛盾侥幸过关的心态,是激化矛盾的重要因素。现在,突发性事件上报机制已经比较健全,但对相关干部的“失察追究”制度,尚需探索。

  调节利益,说不服就压服

  处理群众利益时,政府决策或措施暂时得不到群众理解时,一些基层政府使用怪招损招压服群众,呈现出激化矛盾的“刁官心态”。

  某地修公路要拆迁,一些商铺和农户的补偿迟迟未能谈妥。为了不耽误工期,基层政府部门采用“抓小辫子”的办法压服对方。如派税务部门上门查账,威胁说“只要查到偷税漏税,坚决依法判刑”;对农民“钉子户”,政府则去查农宅违章建筑。商户和农户不敢再讨价还价,立即老老实实签协议走人,而政府也不再提偷税漏税、违章建筑的事情了。

  用这种“损招”快速平息社会矛盾,表面上事件解决了,实际上群众“口服心不服”,埋藏下不满情绪。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