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人至今传唱红军酒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3:00 北京晨报 | |||||||||||||||||
因为当年缺医少药,曾用国酒茅台为红军洗伤口 数缸美酒,几段佳话;船工后人,弃渡经商…… 70多年前,“茅台酒泡脚”的故事民间流传;今日茅台镇,半数人家开酒坊。昔日皎平渡,风高浪急,追兵围堵,船工9天9夜运红军;今天大桥飞架,村民开矿,运输车队往
茅台酒曾为红军消毒 ●往事:红军四渡赤水后,还将茅台酒随军带上,当作珍贵的消毒药剂留给伤员用。 ●现状:茅台镇几乎每家门口都摆着一口大酒缸,半数居民以酿酒为生,他们仍在传唱红军酒歌。 四渡赤水无疑是毛泽东军事指挥生涯中的“得意之笔”。提起这些往事,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位于今天仁怀市的茅台镇——赤水河就从镇中心蜿蜒而过。 1935年,红军在茅台镇开始了第三渡。对于当年的情景,镇上一些老人仍然记忆犹新。住在河坝的王丛淑老婆婆现已84岁,她说,那一年,茅台镇上上下下住满了红军,沿街两侧,赤水河河坝上都睡满了红军。渡河时,白天黑夜都在过,夜里打起火把,照得满山通红。 “1935年嘛,红三军团11团最先到达茅台镇。我们这里几乎家家都酿酒,有些大户人家还窖藏着上百年的陈年老酒。红军听说用酒疗伤、消毒十分见效,就去河滩上一家开着门的酒店买酒。酒店老板沽完酒,接到红军递过来的四个银洋,顿时惊呆了,哆嗦着嘴唇,一个劲地说:‘当兵的喝酒还给钱,我活了40多岁,还是头一次见!’” “茅台泡脚”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很广。当年红军住进茅台镇上闻风而逃的富户商家。红军住下后,发现了院里几只盛满清水的大缸时,就舀“水”来泡脚。一个战士先叫起来:“这里的水泡脚真舒服呀!”于是,大家都来舀“水”泡脚,欢笑着,嬉闹着。董必武在院子外听到里面如此热闹,就走出来问:“遇上什么喜事了?”大家大声叫道:“董老,你见多识广,这该不是什么神水吧?”董必武蹙起眉头,摇着头说:“什么神水呀,傻孩子,这是酒,是名贵的茅台酒!” 据说,当年四渡赤水后,茅台酒还被随军带上路,直至陕北会师。“因为红军缺医少药,茅台酒完全就充当了酒精的作用。所有的茅台白酒都由卫生员管理,遇到有战士受伤,给伤口消毒时就来一点。”漆春生说。“没有消毒药,茅台酒代替;没有镇痛剂,茅台酒代替;没有麻醉剂,茅台酒代替。”至今赤水河上,仍传唱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歌曲——《茅台为我药》。 ——今日见闻—— 全镇半数人家开酒坊 9月3日,仁怀市委宣传中心的王铁带着记者到茅台镇赤水河畔,指着赤水河说:“要酿好酒,全靠两样东西——水和高粱,可巧,茅台镇都占齐了。这水,就是赤水。” “现在整个镇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家都酿酒。”走在起伏的街道上,燠热的空气中就弥漫着醇厚的酒香,到处都可以看到“散酒经营部”的招牌。几乎每一家的门口,都摆着一口深褐色的大缸,用布包着盖子盖得密密实实,敲一敲,声音发沉。“都是酒,这一口缸,可以盛1000斤呢。”坐在门口乘凉的小男孩看到记者路过,热心地打开盖子,让记者闻一闻,还连声追问香不香,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得意而满足地咧开嘴笑了。王铁告诉记者,仁怀全市共有工业企业约475户,酿酒业占了大半,除茅台外,还有小糊涂仙、酒中酒等,2005年全市白酒产量达8.5万吨,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赤水好啊,当年红军在我们这里打赢了长征以来的头一仗,现在我们都靠赤水河酿酒营生,养活全家人,还让孩子念大学,考到北京去。”这家周姓人家就住在一条以“长征”命名的街道上——这里是当年红军三渡赤水的地方,旁边就是茅台大桥。他家开着一个小酒厂。 因为这段和红军结下的渊源,茅台镇对于被誉为“美酒河”的赤水河格外珍视。为了保证这条“美酒河”的水质,特别是茅台生产基地和周边生产环境,贵州省今年刚刚出台措施,禁止在赤水河保护区新建化工类工厂、洗煤厂等重污染型企业。 后来茅台酒成为“国酒”,据说也是因为和红军的这一段渊源有关。70年前,红军当年靠着茅台治病疗伤,70年后,这一美谈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契机。 皎平渡桥上矿车成行 ●往事:红军抢渡金沙江,浪大缺船,困难重重。 ●现状:千年渡口已不在,一座斜拉大桥连接两岸。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1935年4月28日,国民党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4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自寻甸柯渡出发,分三路向金沙江急进。根据部署:红一军团抢占元谋龙街渡、红三军团抢占禄劝洪门渡、中央纵队抢占禄劝皎平渡、红五军团随军委纵队殿后。5月1日中央纵队干部团先遣连五连连长肖应棠深夜赶到皎平渡后,找到船工张朝寿、依靠他找到船,渡江后消灭了北岸的守敌。 5月2日红军先后找到了7条木船和37个船工,昼夜不停地摆渡运送红军。5月3日,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随干部团渡过金沙江。5月5日,中央军委纵队渡江完毕。干部团过江后,一部分兵力控制两岸渡口,其主力翻山北上,占领了通安,为大部队过江开辟了道路。红三军团虽占领了洪门渡,但只找到了一条船,根据军委电令溯江而上,5月6日夜赶到皎平渡,8日全部渡过金沙江。 红一军团一路攻克了禄劝、武定、元谋县城后4日到达龙街渡口,但因渡船被敌破坏,按照中央电令在江上架设浮桥,佯作渡江迷惑敌军,诱敌完成后,又顺江而下,急行军200多里,7日赶到皎平渡,9日大部分过了江。殿后掩护主力的红五军团在距皎平渡50多公里的石板河小庙丫口一带阻击敌人,激战数次,在阵地坚守8天,后向皎平渡急进,9日夜全部渡过金沙江。至此,红一方面军3万多人全部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决策。 ——今日见闻—— 渡口一带店铺林立 从禄劝县城出发,在盘山路上颠簸了4个多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金沙江边的皎平渡口。 江水一如既往的湍急,而当年老船工生活的地方却再不是贫穷得有几户人家的渡口,主街道是水泥公路,两旁商店林立,小宾馆和旅店就有十几家,孩子们在家门口嬉笑打闹,人们悠闲地在树下喝茶。“现在渡江还用船吗?”听到问话,老船工张朝满(张朝寿的弟弟)的女婿裴清笑着摇摇头,手往远处一指,回答道:“早就不用了,你看,那渡口都废了,现在我们过江都从桥上过。”1991年5月,皎平渡大桥通车,此地数千年的摆渡历史随之结束。 船工后代进山开矿 ●旧闻:老船工张朝满和乡亲9天9夜不停运送红军过江,把胳膊都划肿了。 ●现状:当地矿产丰富,船工后代大多已不种地了,而以开矿或打工为生。 在金沙江畔住了80多年的张朝满,是当年将红军毫发无损运送过江的船工之一。70年过去了,当年最小的他也于今年7月辞世。关于那段历史,我们只能听曾多次向张朝满了解情况的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明恩讲述。 1935年4月30日,红军先遣部队抵达皎平渡的时候,沿江两个村子的船工连船带人都已被国民党赶到金沙江北岸。红军只找到张朝寿(张朝满的哥哥)。 张朝寿技术好,胆子大,在皎平渡一带的船工中很有威信,他找来37名船工给红军摆渡,“我们日日夜夜划呀划呀,胳膊划肿了,腿脚也站酸了,可精神上无比愉快,老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张朝满曾经如此回忆那段红色岁月。 1935年5月4日天还没亮,张朝满正在睡觉,被大哥张朝寿叫醒上船。“张朝满跟我讲,他一上船就感觉跟平时不大一样——十八九个穿得一样的小伙子,挎着驳壳枪,围着船中间坐着的一个人。张朝满好奇,从人缝中向里张望,‘那人头发长得很,这里还有一颗痣。’”当时的张朝寿哪里知道,这个人就是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 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明恩向记者介绍说,当时,人歇船不歇,7只船一刻不停地运送了9天9夜,红五军团作为殿后部队也撤下了皎平渡口,只剩下两个排负责炸船,以免给后面的国民党追兵留下渡江工具。 当时红军特别说明,凡属于土豪劣绅的船,要炸掉;凡属于平民的船,炸掉后还要给10块大洋作赔偿。“当时最好的船也不过6块大洋!” 黄明恩回忆张朝满曾经告诉他说,红军出发前,给了船工们半年的生活费,嘱咐他们带着家人躲起来。37名船工全部躲到四川等地。过了几天,地方民团果然来搜人,不仅掀翻房屋,还在房前屋后掘地三尺。 ——今日见闻—— 老船工孙女开起发屋 如今的皎平渡已没了船工的身影,他们的后代大多已经不种地了,而以开矿或打工为生。由于附近矿产资源丰富,这里吸引了1000多名外来人口前来投资或打工,甚至有来自广东的、贵州、福建的。 不少人对新修成的皎平渡大桥心存感激,“以前我们一年才杀一口猪,要没有这座大桥,我们到现在还吃不起猪肉、开不起店哩。”禄劝县县委宣传部的小张介绍说,金沙江南岸的元宝山和中武山都含有丰富的铁矿石,每天有上百辆矿车从大桥通过,把铁矿石或铁砂运到攀枝花等地冶炼。现在就是在矿山厂里打工的人,一个月也可以挣到两三千元,据说有的村民已经身价过千万,而过百万的为数不少。张朝满老人的孙女开起了发屋。皎平渡大桥的一名保安介绍,他在这里已经好几年,平均每天都会有上百辆矿车从这座大桥通过。“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来这里开矿挣钱,就算不开矿的,也是在江边盖旅馆和饭店,生意都不错。 091 老船工张朝满。资料图片 红色故事 四渡赤水 红军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蒋介石全歼红军于湘江的企图落空后,又在赤水流域布下40万重兵。从装备上看,红军自开始长征、突破4道封锁线以来,一直打的是消耗战,不仅没有取得大的胜仗、缺乏弹药补给,而且元气大伤。 第一阶段: 1935年1月19日到2月10日,红军最初打算是从重庆上游北渡长江,遭到川军顽强拦截后,证明原定计划不易实现,遂一渡赤水西进,在川、滇、黔边寻求机会。 第二阶段: 从2月11日到3月1日。此期间红军二渡赤水、出敌意料,杀了一个回马枪,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辉煌胜利,既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又使红军获得相对宽广的活动空间。 第三阶段: 从3月2日至31日。红军故意在川、滇、黔边徘徊,制造敌人的判断错误,吸引敌人向赤水两岸围拢。然后一举强渡乌江,把大部分敌人抛在乌江北岸。 第四阶段: 从4月1日至5月9日。此期间毛泽东继续以疑兵扰敌视线。先在乌江上架设浮桥,摆出一副东返湘西会合二六军团的样子,后在贵阳城下示威,诱使蒋介石将滇军东调。红军由黔西南兼程前进,进入云南后日行百里,如入无人之境,从容渡过金沙江。 晨报记者 赵王月 红色档案 皎平渡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中央红军一方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3万多人靠7条船,在37位船工9天9夜的奋力摆渡下过江北上。“(从皎平渡)过了金沙江,我们就真正地把长征以来一直尾追我们的蒋介石军队甩掉了,隔了有一个多星期的行程,这无疑是长征中的一个巨大的胜利。”聂荣臻元帅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回忆录里这样记述皎平渡。 晨报记者 姜葳 赵王月 红军渡江 为何选择皎平 5月4日,红一军团主力赶到龙街,准备渡江。但由于此地江宽水急,敌机经常低空袭扰,架设浮桥没有成功,遂奉中革军委命令,沿江而下,到皎平渡过江。为了迷惑敌人,红一军团留下少数部队和工兵,继续架设浮桥,作出渡江姿态。龙云、薛岳根据这一情况,判断红军主力要由龙街渡江,即一面派飞机轰炸,一面限令其主力于5月8日前赶到金沙江边“歼剿”红军。孙渡对《云南日报》记者发表讲话,吹嘘将把红军“追到江边解决”。红军本来就没有架设成功的浮桥,被说成“完全炸毁了”,飞行队长竟得到蒋介石1万元奖金。 晨报记者 姜葳
位于赤水河畔的纪念塔
1991年建成的皎平渡大桥。
1935年,毛泽东就从此地渡过赤水河。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姜葳 赵王月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 晨报记者 姜葳 赵王月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