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亲回忆王光美回乡情形:没有主席夫人架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7:38 潇湘晨报

  45年的时光不短了,但76岁的宁乡县炭子冲老人欧凤球依然清晰记得,1961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带着夫人王光美第一次回家乡的情形:没有敲锣打鼓,没有盛大欢迎仪式,没有庞大的随从,有的只是刘少奇对家乡农业建设(公社食堂)的忧心忡忡,有的只是王光美对家乡人的亲切之情和对刘少奇无微不至的照顾。

  作为刘少奇家的邻居,欧凤球老人与王光美共见了两次面。老人说:“1961年5月6日
中午,那天有点闷热,我正在家里吃饭,大队干部突然叫我上少奇家里去一趟。”

  欧凤球和父亲、弟弟一起来到刘少奇家,还没走进门,刘少奇和王光美便走到门口来迎接了。欧凤球说:“我当时有点紧张,不敢和主席坐一桌。”刘少奇笑着说:“我是来了解农村情况的,我们又是邻居,坐吧。”王光美从内屋里捧出很多糖粒子给三人吃,还给他们倒茶,刘少奇给每个人发了一根烟,牌子是“大前门”。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糖粒子,糖的包装纸上有一层白色薄膜,我们丢掉了没吃。”欧凤球说。细心的王光美说:“糖的包装的薄膜不要扔掉,是糯米做的,可以吃,很有营养。”

  少奇回家乡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他对家乡的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陪伴在主席身边的王光美心里也充满了担忧和心酸。说起来,这是她首次回婆家,看到婆家乡亲们的困苦,她心里也很难过。由于天气有点闷热,刘少奇在了解情况时,汗水直流,王光美连忙拿出扇子给主席扇风,扇了半个小时。在刘少奇与他们的对话中,王光美从头至尾都没有插一句话,还几次给他们倒水。

  “王光美穿一身蓝色外套,很朴素,完全没有主席夫人的架子。看得出他们夫妻很恩爱,王光美对刘主席真好。”欧凤球老人说,“我们会永远记得她。”乡亲们听到王光美去世的消息后,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本报记者 刘少龙 实习生 王芳凯

  她是刘主席的贤内助

  本报讯  日前,记者来到刘少奇故居,前来瞻仰伟人的游客络绎不绝。86岁高龄的原水利部副部长刘兆伦老人特意从广州来到宁乡,参观少奇故居。

  刘老年轻时在延安当过干部,参加过

抗日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过血出过力。和刘老同行还有十几位离休干部,老人谈起已经去世的王光美时,喃喃地说:“她是个好人呐,她不仅照顾了少奇同志,更为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尽了自己的职责。她是少奇同志合格的夫人,少奇同志的贤内助。往昔的峥嵘岁月刻骨铭心,现在的人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者,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多来这里缅怀已作古的少奇同志。”刘老说这番话的时候,声音高亢,精神抖擞,曾经的岁月痕迹在他的脸上依稀可见。

  随后,刘兆伦老人和十几位离休干部向刘少奇故居走去,仿佛又找回了当年带兵打仗的感觉。难得来一次湖南,刘老打算把湖南的红色胜地游个遍,他们下一站去毛主席的故乡韶山。

  刘兆伦老人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听说故居里挂有刘少奇生前和王光美的合影,他想和一同来参观的老伴在照片前合影。告别记者时,他悲伤地说:“可惜的是,照片上的两位老人现在都走了。”

  实习生 王芳凯 记者 刘少龙

  她,是我们宁乡的好媳妇

  “这是一位将‘数学女王、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研究生、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等光环掩藏的长者,一位对党永远忠诚、信念坚定的革命家,一位情系家乡、关心老百姓小日子的慈善家,一位智慧与美丽并存的‘宁乡媳妇’,一位豁达慈祥、和蔼可亲的老人……这就是少奇故乡人民对这位可亲可敬的王光美老人不变的印象。”

  ——刘少奇纪念馆《追忆王光美》

  “她总把宁乡称作家乡,王老对花明楼的感情很深,每次都要我向家乡父老乡亲问好。”16日上午,刘少奇纪念馆故里管理局副局长、刘少奇纪念馆副馆长易锦君坐在办公室里,拿出与王光美的合影一遍一遍地仔细翻看……

  易锦君点燃了一支烟,“13日中午我从一个北京朋友那知道王老逝世的消息,当时我都不敢相信”,随后打电话给王老的秘书,证实了这个消息,多年不曾流泪的易锦君流泪了,“我把王老当成自己的母亲,王老走后,我感觉像失去了最亲的长辈”。

  初次印象:和蔼健谈

  1985年10月,易锦君第一次去了王光美在北京的家,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王光美。当年,易锦君刚刚参加工作,作为刘少奇纪念馆筹备委员会中“文物征集组”的一员,与其他同事一行4人到北京,与王光美商量纪念馆的筹备工作。

  虽然时隔21年,但易锦君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年64岁的王老满头青丝,和蔼可亲、精干健谈,精神状态非常好。“想到以前都是在书上了解王老,当时可以近距离地与王老交谈,去之前感觉比较紧张,但见到后就一点都不紧张了。”易锦君对王老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王老一直滔滔不绝,我们4个人都没有说话的空隙。”

  说到这里,易锦君猛吸了一口烟,伴随着袅袅的烟雾,易锦君沉浸在深刻的回忆里……

  纪念馆八成文物由王老提供

  易锦君介绍,王老最初不同意修建纪念馆,主要是怕花钱。王老的意思是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建刘少奇纪念馆一事终于定下来了。

  王光美建议,纪念馆的设计要有地方特色,并反复叮嘱建设的规模和投资不能太大,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征集文物。

  第一次近2个小时的会面,易锦君带回来了由王光美提供的部分文物,都是国际友人送给刘少奇的礼物:苏联送的人造卫星模型、胡志明送的茶具及刘少奇生前办公用的放大镜、眼镜等。

  接下来,王光美陆续赠出了刘少奇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提供的文物占馆内“评上级别”文物的80%以上,包括刘少奇生前的衣服、鞋、袜、沙发、公文包、藤椅、草帽等大大小小的物品,同时还捐出了刘少奇生前的藏书达1万册。

  “早把王老当作了母亲一样”

  目前的刘少奇纪念馆里,与王光美见面次数最多的要数易锦君了。“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21年的时间里,我和王老一共见过20多次面,每年都会到王老家里去一次”,易锦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又点燃了一支烟,“我早把王老当作了我的母亲一样”。

  每年春节前期,易锦君都会去北京,探望王光美老人的同时,也向王老汇报刘少奇故居一年的工作情况及来年的工作计划。

  今年6月最后一次见面

  2006年6月12日。易锦君永远都记得这一天。这一天,他见到了王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短,只有10多分钟。但没想到是最后一次见面。

  得知王老生病的消息后,易锦君心里一直非常不安。今年6月11日,他们启程去了北京,12日,在王老的家庭病房内见到了卧病在床的王老。当时,王老的思路不是很清晰,而对刘少奇纪念馆的事情,王老一直都说“好”。不忍心打扰王老的休息,10多分钟后他们便提前结束了探访。

  9月18日,他们得知了王老的病危消息,但最终因为王老身体的原因,没能前往探访。“王老走了,我感觉我失去了最亲的长辈一样。”易锦君说。

  本报记者 邓 蓉 实习生 唐洁琼

  “讲真话让王光美记住了我”

  作为刘少奇的家乡人,77岁的黄仁和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黄仁和乐呵呵地说:“在1961年,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回家乡了解农村情况,向家乡近30个农民代表了解情况,我讲了很多真话。事隔多年,王光美仍然能清楚地叫出我的全名。”

  1961年5月7日,回到故居的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请来村里的干部和二十多位农民代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议就在刘少奇故居的横堂屋里举行,刘少奇拿一张纸,一一将来到者的名字都记下。

  会议一开始,刘少奇就说:“大家要讲真话,不能搞浮夸!”黄仁和介绍,当时大家都不敢怎么讲。见到大家有点胆怯,刘少奇鼓励说:“大家不要怕嘛!”

  硬着头皮的黄仁和说:“主席,我怕打!”刘少奇说:“你放心,我嘱咐他们(当地政府)不会打你。”

  黄仁和还是坚持:“主席您走了后,他们就会打我。”

  刘少奇说:“你可以写信给我。”“写信可能也不能到您手里。”黄仁和还是坚持,这时大家都看着黄仁和。刘少奇耐心地说:“如果打了,你这是为了公家的事,你可以到北京来找我,我报销路费,但一定是为了公家的事,不然我就不见。”

  得到刘少奇这么肯定地答复后,黄仁和说:“我在的那个大食堂从原来的230人减少到180多人,1959年到1961年我们食堂仅出生3个小孩,我的儿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另外两个因为缺少营养,发育不良,连路都不能走。”

  那时,“浮夸风”的现象在炭子村盛行,即使村民三餐不济,没了粮食就吃米糠和野菜做成的粑粑,但村里还挂着“万猪厂”、“吨粮田”的“光荣牌”。

  这场对话,让王光美记住了黄仁和。30多年后再回宁乡时,在车上的王光美一眼认出了1961年见过面的黄仁和,并喊了黄仁和的名字。时间的距离,挡不住王光美对家乡人民的关切之情。

  黄仁和说:“我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我还没认出她,但她一眼就认出了我,还叫出了我的名字。说实话,我当时很感动,你要知道她可是主席夫人呐,每年得接触多少人呀,三十多年后竟然还记得我这老百姓的名字和模样。”

  本报记者 刘少龙 实习生 王芳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