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知识和智慧正在改变会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8:17 东方网-文汇报

  甘肃会宁是个穷县,山穷土瘦,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来之不易。但是,贫穷并没有阻挡住会宁人改天换地的脚步。靠着长征火炬点燃的精神之火,一群埋头苦干的会宁人,在几年之内铸起了一座美丽的“新城”。

  不等不靠建设新城

  我们“长征路上访名城”采访组来到会宁,沿着宽阔笔直的长征路进入城区,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新楼、平整的街道、宽阔的广场、漂亮的礼堂、雄伟的体育馆……小摊小点不见了,全都搬进了新建的市场;小商小贩不见了,全都搬进了街边的店铺。

  “你别看现在会宁城市道路平整,高楼林立,可就在1984年,会宁县城才有了第一座楼,一座三层高的小楼竟盖了整整3年。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县里财政收入每年只有2000多万,可我们这些年在城建上的投资就达6亿之多,这些钱里面有60%都是民间资本。”前来迎接记者的会宁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

  “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会宁在城市建设上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一方面争取国家资助,更重要的是发动群众“自己来建设城市,建设自己的城市”。多年来,干旱缺水的会宁人一直喝的是苦咸的井水和窖存的雨水。2002年,中央、省、县三级政府投资2800万元,翻山越岭引来百余公里外的黄河水,建起了一座库存30万立方米的水库,使会宁城的居民第一次喝上了甜水。

  供水工程解决了吃水问题,供热工程则解决了取暖问题。投资1400多万元的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建成投入使用,结束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历史。喝上了幸福的甜水,用上了干净的暖气,让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经营城市”带来的实惠。

  小城走出200名博士

  记者抵达会宁时,当地正下着绵绵细雨。车子行至城中时,突然遭遇堵车。下车一看,原来是家长接孩子放学,堵住了车道。

  一打听,好多家长都是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到县城里来接娃娃的。

  “我们没有文化,只能一辈子在土里刨食,不能让娃娃们跟我们一样啊。没有文化就要受穷,要让娃娃们把书读好。电视里面不是经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吗?能给娃娃们创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吃些苦算啥。”从老君坡村来接孩子放学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会宁”……在会宁县城,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我们这里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每个家庭对于教育都相当重视。你们今天看到的只是崇文重教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例子在会宁数不胜数。”会宁县教育局的同志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会宁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22所,在校学生约17万人。恢复高考以来,全县向全国各大院校输送学子4万多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200多名、硕士学位近2000名、学士20000多名。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了约18万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尊师重教让会宁成为了名震全国的“高考状元县”,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凭借不畏艰难困苦的红军长征精神演化而成的“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五苦精神”。一位曾到会宁一中考察过的专家这样描述他见到的场景:“自习课上通常都会有两个以上的老师同时在负责答疑,班主任每天晚上10点半检查完学生宿舍才能回家。”

  昔日三军会师之地,今朝西北教育名县。会宁人在教育战线创出的佳绩,既让人看到了红军长征精神在这块土地上产生的神奇力量,也让人对会宁这方热土摆脱贫困、走向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本报记者刘栋徐维欣(本报会宁10月18日专电)

  会宁的标志建筑——会师塔和会师门。本报记者刘栋摄

  

知识和智慧正在改变会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