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800多文物揭秘江南土墩墓 一罐蛋封存三千多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8:59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2005年4月至9月,因宁常、镇溧高速公路建设,一次震动中国考古界的文物发掘在句容天王、常州金坛薛埠展开,我省80多名考古专业人员组成8支考古队,历时150多天,清理抢救了46座江南土墩墓,共发掘出土文物3800多件。

  3800多件文物被发掘出来后,保存在哪?现状怎样?这些文物又有哪些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昨天,记者经过相关部门的特许,跨进了句容博物馆,首次面对放满一幢楼的38
00多件文物,记者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古书楼成了文物楼

  3800多件文物,出土后按照省文物局的要求,统一安放在句容博物馆。句容博物馆是一座古书楼,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华阳书院”。华阳书院共分三进有三幢古色古香的木楼,所有文物就集中在第三进楼里进行整理,3800多件文物整整占满了2层书楼数千平方米的空间。

  “釜1件,Q4,3,残碎……”镇江考古所副所长何未艾正在电脑上紧张地进行文物资料的输入。她向记者解释,Q4代表出土的器物群,3代表是群中的第3件文物,残碎表明文物的出土状况。从去年9月3800多件文物全部被集中到这里整理后,经过来自全国的20多名专业文物修复技工的整理,现在绝大部分文物都已整修完毕。每一件文物从出土面世的那一刻起,就像人一样有了初始“身份证”,文物整理好以后,这张身份证就已定型,将跟随这一文物终身。记者在“文字资料卡”上看到,正面是有关这件文物的详细资料,反面则是这一文物精确的手绘图。

  面对占满楼上楼下数千平方米房间的3800多件文物,记者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做震撼。整整两层的坛坛罐罐,绝大部分都经过了拼接粘贴,新打的石膏还清晰可见,极少一部分还缺胳膊少腿,但每一件、甚至每一个细小碎块都是宝贝,想想它们都是从距今2500-3000年的西周春秋时期而来,都是古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就凭这一点,你就无法不肃然起敬。

  一块碎片找了一个星期

  陈长荣是一位仍留在现场修复并做拓片的老技工,他曾参与了镇江铁瓮城出土文物的整理修复。但回忆起江南土墩墓这1年多的文物整修,老陈还是历历在目如数家珍:“为了找一块碎片,我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说。

  3800多件文物,主要分成炊器(含鼎、釜、鬲等)、储器(含坛、罐、瓿等)、食器(含碗、盅、豆等)、装饰品(如玦)和工具(如纺轮)五大类,其中易损的炊器、储器和食器又占了3700多件,所以江南土墩墓出土文物的整理修复工作量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整理修复工作,除了南京、镇江、常州三地市级博物馆、句容、金坛两家县级市博物馆人员参加外,还从全国组织了一批技工,最多时有近30名技工在句容博物馆内抢救修复。1990年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毕业、1996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结业、现任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王奇志是整修组的负责人,这1年多来,他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3个小时以上,吃住在句容博物馆内,他的同事、吉林大学考古系研究生盛之翰对记者说:“王所长已经成了半个句容人。”

  一般来讲出土文物的整理修复要经过以下工序:清洗陶片、晾干、拼接、粘对、补石膏、打磨、上色等程序。陈长荣告诉记者,每一件出土器物,小到一颗珠子,在发掘时都会编上一个原始号。修复时,该器物的所有碎片也都会集中在一个篓子里,然后由技工来拼接。拼接起一件碎得非常厉害的器物,常常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细心、耐心、恒心,有时还要靠智慧、技巧和运气。老陈在拼接碎成100多片的Q8号鬲时,就为了查找一块碎片,整整用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是极其漫长和枯燥的,但当这一碎片被找出并被安置进它固有的位置时,那种喜悦则又是疯狂的和难以抑止的,老陈说:“那时,考古人的所有价值和奉献,所有辛劳和成就,就全部压缩在那一小块的碎片中!”

  动动门闩警方都能看到

  如此众多的文物,摆放在一幢木质楼内,门还是镂空的木门,这些“宝贝”安全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句容博物馆馆长翟中华笑了笑:“放心,我们这儿动一根门闩,句容警方都能清楚看到!”

  “不要说这么多文物,就是一件文物也闪失不起。博物馆保安工作带有极强的保密性”,翟馆长告诉记者:“探头监控、红外线掌控,这里几乎用上了目前国内一流的高科技防控设备和技术。”多个监视探头让博物馆的一举一动都丝毫毕显,如果没有熟人带路,陌生人是很难靠近“藏宝楼”的。并且,博物馆跟句容警方属于联动单位,警方随时都会出现在整理修复楼内。而一旦出现意外,警方不出3分钟就能赶至现场,这么说吧,博物馆几点钟开门、几点钟关门,甚至几时动的门闩、动了哪根门闩,警方都清清楚楚!在这些技防基础上,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博物馆员工,还会对修复现场实地查看、走访,24小时有人值班,再加上整修组人员没日没夜的持续“战斗”,1年多时间来,3800多件文物没有出现过一丝闪失!敢情记者进修复场所如入无人之境,都是因为有现场工作人员的“保驾护航”,不然,你怎么进来呢?

  一罐蛋开启一片天

  江南土墩墓的3800多件文物,给中国考古界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其中从句容天王镇出土的一罐蛋更是给了整理组的专家学者们莫大的惊喜。昨天,记者就看到了这罐来自于3000年前的“长生蛋”。

  镇江考古所的何汉生向记者讲述了这罐蛋的来历:整理人员在清理一只瓿时,瓿的口部已被泥土堵塞,他们也没有想到瓿中会有任何东西,但当他们将瓿口的泥土剔开后,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瓿中竟然是一罐蛋!记者数了数,清晰可见的有11只白色蛋基,其中保存完好的有3只蛋,但仅从蛋的外形来看,根本分辨不出属于什么蛋,不过这并不影响现场专家们的巨大兴趣。在专家们眼里,不管是鸡蛋鸭蛋,还是鸟蛋兽蛋,这可能永远是个千古之谜,但专家们感兴趣的不在这儿,同时也不在蛋的本身。王奇志说,一瓿蛋拓展了研究土墩墓葬俗的想像空间。在出土的数千件坛罐中,几乎所有的坛罐都是空的,3000年前的人们究竟往坛罐中放了些什么:谷子、肉类,还是其它已经消失的物种?

  一罐蛋的出现是令人无比兴奋的,王奇志介绍,江南地区泥土呈酸性,有机物质非常容易腐烂。在此次土墩墓的发掘中,他们还收集到了一些碎骨渣和牙,本来想尝试做DNA分析,从其中获得更多当时人类的信息,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腐蚀度过大,DNA检测必须的“线粒体”已经无法提取,所以只好放弃。但这罐蛋的出现显然弥补了这种不足,拓展了想象空间,启发他们在对当地当时埋葬习俗的研究上,想得更宽更广更远。

  3800件文物的价值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培是目前国内文物考古界的“泰斗”,记者了解到,二老和北大教授李伯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等重量级的专家、学者都对土墩墓的出土文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先后分别到过当时的发掘现场或今天的整理修复现场。在发掘之后,对这3800多件文物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全新的评价。

  远古平民生活新视角

  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对江南土墩墓出土文物的价值给予以下一些肯定:首先,出土如此海量的文物,比较罕见,这为专家学者从底层来研究考察当时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提供了保证和可能。西周春秋时期,江南还是蛮荒之地,中原地区相对文化发达。所以这里记载的文字几乎空白;同时,文献记载的多为权贵的生活,这一阶段江南地区王侯将相还有器皿标志可以考证,但普通百姓的考证始终缺乏坚挺依据。考古最大的价值是复原当时社会的状况,从残存物质来推测当时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吴越文化实物依据

  土墩墓土著特征明显,跟同时期中原地区文化面貌差别很大。把其放在全国层面上来看,土墩墓作为东南地区一个地域特征明显的文化,此后秦汉一统,中华文化趋向一体,土墩墓及其出土文物,作为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历史见证,就成了一个宝贵的“标本”和“活化石”,这对本地区的地域文化、源流研究都有重大参考价值;同时对春秋时期吴越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提供了一批实物依据。

  可能前推中国瓷器历史

  此次出土的原始瓷器比较精美,釉和胎质比较精细,已经达到后来瓷器的标准。中国瓷器最早产生于东汉,以前都叫原始瓷,土墩墓出土的原始瓷器,为中国早期瓷器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资料和实物,有可能会将中国瓷器的历史往前推。

  江南土墩墓研究“范本”

  当然,土墩墓出土文物的价值远远不止以上几点,王奇志说,引起中国考古界震动的江南土墩墓,已经经历了发掘、修复、整理过程,现在他们正在进行归纳总结,这一工作最快今年年底就能结束。明年初,他们将进入出成果阶段,推出一部研究资料集。这本研究资料,将撩开江南土墩墓的神秘面纱。记者同时了解到,由于3800多件文物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保证,此次研究出的器物的组合及演变规律,将为中国考古界研究江南土墩墓提供翔实的资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