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主次干道被切割工作娱乐消费功能缺失大型住宅区渐成“卧城”专家认为:庞大“卧城”弱化城市功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10:11 江南晚报

  本报讯记者裘培兴报道随着无锡地区占地100公顷以上的大型楼盘越来越多,“卧城”问题开始进入规划专家的视野。

  昨天,一名城市规划研究者针对锡城几个大型楼盘提出,居住小区变成“大区”,在规划的前期就应明确“大街小巷”格局,使“大区”与城市道路等系统相融,而不是像现在那样“画地为牢”形成“卧城”。

  所谓“卧城”:即住宅区选址不合理,受到周边交通和工业设施的干扰;功能单一,缺乏活力,居民早出晚归;平面设计呆板,建筑物缺乏个性,面貌单调且难以识别;住宅公共设施缺乏,在使用功能上存在诸多缺陷等。由于开发商以卖房为主要利益趋向,因此任何一个开发地块都尽可能地建设居住型建筑,区域性的文体、娱乐、消费等十分缺乏,这是典型的“卧城”,其居民的就业仍然要依靠城市中心的工作岗位,居民的主要购物、消费等行为多数在“大区”外的大型超市等实现,娱乐和休闲生活更是要“走出去”。专家认为,这种居住空间与工作、消费、文化娱乐空间的分化,给城市带来的是整个城市功能分散,而道路则因此而拥挤不堪。据专家调查,封闭式的“大区”实际上是一个“卧城”。

  无锡近几年开发的“大区”都集中在城市近郊,在南北部形成两大板块,南有万科魅力之城和顺驰天鹅湖所组成的太湖新城,北有惠山新城等。据了解,这些房产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大区”内配套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会所、学校等都有相应的建设规划,其中多数采用封闭式物业管理。而区域围墙内的生态景观环境,正成为近年来开发商大力烘托的“卖点”。

  但据了解,城市主干道的间距一般为1公里左右,加上次干道和支路系统的穿插,使单位用地规模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卧城”的庞大,使部分次干道和支路无法进入围墙,降低了城市道路密度,也弱化了城市交通功能。同时,建于近郊的“大区”,因为各种配套设施和社会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也无法满足居民的各类要求。

  有关规划专家研究后提出,对于“大区”的开发,应确定道路、管线和学校、市场、医院等由政府提供,并予以超前建设,除此以外的项目由开发商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加快楼盘销售进度,减少空置率。同时,对“大区”的道路规划也要超前控制,使之融入城市道路网,引导开发商开放“大区”级道路系统,通行公交车,不但方便居民,也可以形成富有江南城市风格的“大街小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