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宣传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08:18 潇湘晨报 | |||||||||||
2006年10月14日上午,吴芳茂老人在桑植县街头义务宣传长征精神。 10月14日,桑植县委附近。1500多副红军长征图片、文字资料挂在街头。一位76岁的单瘦老人,正坐在路边悠闲抽着烟。路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老人,天天在
记者连续两天都经过那里,发现挂的资料居然每天出新。老人说,他是到桑植县城的一些机关拿的报纸。“没有一个人拒绝,都很客气地给我资料。” 老人已经是一个“长征”品牌了,县城里的人都认识他。他叫吴芳茂,桑植县普通教师,退休后花了十多年时间重走长征路、宣传长征精神,讲课1870堂,为950多万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 吴芳茂身体很好,退休无事可做,就想到重走长征路。他走前,还写好了遗书。妻子哭着说,“我也跟着去,免得死了无人收尸。” 1994年4月10日,吴芳茂从桑植县刘家坪出发,沿着红二方面军的足迹前行。走到金沙江时,妻子闹情绪,吴芳茂生气地说,“当年张国涛分裂,你怎么也要搞分裂?”把妻子弄笑了,继续赶路。一路上夫妻俩相互勉励,腊子江、六盘山、梯子岩、马豆子山……经历无数个难关险道。“只没有敌人在后面追赶,其余的苦都吃够了。”吴芳茂诙谐地说着。他们经历了274天,步行7个省,18000多个村寨,行程两万里……达到了延安。 走完长征后,吴芳茂的脚步并没停下,他带着自己一路搜集到的6000多份长征资料到各学校义务讲课。 这多年来,老人花掉了8万多元的积蓄。在巡回演讲中,时常没有了路费,就将别人送的烟换成车费。为了省钱,一天走几十里山路是常事…… 老人见到驻足观看的人非常热情,他会给你准确地讲述资料的背景。但问其他的事,他就变得沉默。 “您的钱这样花掉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子女们有意见吗?……” 老人都不答。 “这些资料要摆到什么时候?” “马上就是长征70周年了,我至少要摆到那一天。”老人终于开口了。 本版撰文: 记者 曾鹏辉 本版摄影: 曹开胜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