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鲁迅在民间(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22:54 南都周刊

  “他委实是个温柔敦厚的人”——鲁迅字迹分析

  文 曾印泉

  不管是1920年代在北京还是1930年代在上海的论战,鲁迅都时不时语夹嘲讽,祭出“正人君子”、“温柔敦厚”两词来挖苦他的论敌。

  说老实话,这两个词暗合中国古老的伦理学精髓,因为没有人不希望成为“正人君子”,也没有人不希望在主流儒家道德理想的国度里、保持温文尔雅的风度。但在鲁迅生活的群雄并驰、杀人如麻的革命年代,这几乎就是一种空想,既没有人真能信奉它,更没有人能做到。而鲁迅本人,因思想的透彻、文字的犀利,给后人留下的竟是一个文学战士和论辩英雄的形象。

  然而,我要说,“鲁老夫子”委实是个温柔敦厚的人。这并非耸人听闻,“有字为证”。

  鲁迅的文章,青、壮、老年各有风格,一生数变;他的字却相反,大概在1900年(鲁迅时年20岁,在江南矿路学堂读书)时就已定型。鲁迅的笔迹风格为:笔画朴实浑厚,字的结构交代清楚,章法匀称易认读,而且到老都没有变化(见图1、2、3)。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在少年老成、性格温和的人笔下才会见到这样一种字体。

  与鲁迅同时期的民国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是他的北大同事,也是朋友。沈氏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风流洒脱,享有盛名,但鲁迅的文章从未提及沈的书法,反而在其传世遗物中,却有一件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横幅大字“戒定慧(见图4)”。据说,那是鲁迅主动向上海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乞来”之物。为什么?弘一的字纯洁镇定、不染纤尘。鲁迅因好尚所趋,喜欢这样的字。好尚,则源于心灵。

  此外,说鲁迅的字“温柔敦厚”还有一注脚,即鲁迅幼年在私塾,诵读的本是儒家经典,虽然后来到日本

留学,深受西方现代哲学影响(如尼采、叔本华),并用来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其内心深处仍是儒家弟子。所以他一生惶惶然,对母亲孝,对兄弟悌,而且唯恐不周。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北师大艺术系书法中心主任,文中选用的字迹手稿为作者提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