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都市报长征特刊19版:左太北回忆父亲左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12:02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长征特刊19版:左太北回忆父亲左权

左太北在北京的一家茶馆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南方都市报长征特刊19版:左太北回忆父亲左权

左太北为本报题词。


  提及左权,人们更多知道的是抗战中那个足智多谋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连电影也以《抗日名将左权》为片名。在长征中,关于这个“开路先锋”红一军团参谋长的记述甚少。

  左太北对父亲的印象更多来自于间接。在她只有两岁的时候,左权将军就在十字岭突围中牺牲。

  左太北回忆父亲左权:

  他打得对手出家当和尚

  黄色的花瓣顺水而流,感觉流的都是血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您重走长征路在遵义时掉队了,怎么回事?

  左太北(以下简称左):从江西到遵义这一路可能也有些累,再加上一路看,一路想象父辈当年翻山越岭的艰苦卓绝,尤其是在湘江战斗的惨烈,情绪可能有些激动,心跳过速,被医生留下了。

  记:后来怎么又想着去追赶大部队?

  左:我在遵义好转了一些后就回到北京,但想想还是得去,当年长征红一、三军团是开路先锋,胜利会师没一、三军团的人哪儿成啊(笑)!就赶到会宁和他们会合,没想到去那儿一看,中间掉队的彭总侄女彭钢也去了,大家重新“会师”都非常高兴。

  记: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

  左:我在路上带了一本《左权传》,一边走,我就一边对照书中查找。父亲在长征中始终是“开路”,我一路想象着父辈当初是怎么走?父亲当年怎么在山上打仗?感觉红军真的很苦,到了湘江祭奠时,我们都哭了,撕下黄色的花瓣顺水而流时,感觉流的都是血。

  的确,红军长征是踏着烈士的鲜血在前进,能活着的是幸存者。

  记:一路走访老区有什么感觉?老区人民对你们很热情吧?

  左:长征是人民支持出来的,如宁化有一万多人参军,最后回到家的只有28人。走的这一路很多老人自发前来欢迎,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的亲人可能就是那时不在的,所以见到我们都很亲切。

  父亲当过林彪的参谋长,后来因为林彪的事相对受影响

  记:有没有挖掘到父亲的一些往事?

  左:听说,红军原计划是到湖南与二、六军团会合,敌人也判断出这一点,已经设伏,父亲所在右路军打前站,已经快到敌人的包围圈,后来中央在通道吵了一架,决定改变行军路线,赶紧打电报给前面部队,转向到黎平。如果不拐回来,可能早就被包围,父亲可能在那里就牺牲了。

  记:在延安追寻到您父亲留下的足迹了吗?

  左:父亲没有去过延安,他直接东渡黄河了,我是在前线被接生后送到延安的。

  记:长征这一路呢,似乎关于你父亲的记述很少?

  左:基本没看到,顶多在排序上有他的名字。现在的电影和书籍中写上层的比较多。父亲那时基本在红一军团给林彪做参谋长,因为林彪后来的事,所以现在提他的少,因而父亲也相对受到影响,宣传得少些。

  记:可能一些关于历史的书籍和电影更喜欢突出个人。

  左:我在想,长征的胜利是一场集体英雄主义的胜利,那个时代不止出了父亲一个人,而是出了一批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即使是完成一个具体的作战任务,也是一级级执行。

  父亲“留党察看”的处分死后才撤销

  记:我查到的资料说当时将军身着“留党察看”的处分,怎么还能担任这么高的职务?

  左:这也正说明中央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记:那个处分到底怎么回事,听说直到牺牲前都没撤销?

  左:父亲的处分是在苏联留学时给的。那时都是年轻学生,手里也没钱,蒋经国手头有钱,有时就组织江浙的同学在一起聚餐,我父亲有时也去。但他是湖南人,不是核心人物。后来有个和王明走得较近的人告状,说他们是“托派”,核心人物被开除党籍,我父亲就受到牵连,给了个党内警告处分。

  后来开“六大”时,给出的结论是年轻人在一起玩,没搞什么政治活动,算是平了反。其实问题已经解决了,父亲也被委任为15军政委兼军长。但王明到了苏区,见到我父亲,说:“左权怎么还在当官,他不是托派吗?”于是又把他从前线调回红军学校,还给了一个“留党察看”的处分。

  记:这对他的前途影响挺大的吧?

  左:当时还是因为打仗需要,父亲毕竟是黄埔一期,又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和刘伯承是同班同学。处分过了不久,又抽回红军总部当参谋,没几天又升参谋处长,半年内就从一个参谋升到作战局一局局长。

  记:他升得挺快啊,呵!

  左: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是农村包围城市,父亲本来也是湖南农民出身,对湖南农民状况很了解,也容易接受毛泽东思想,还联系具体实际写了不少报告。毛主席用他觉得得心应手,对他也很器重。

  记:但一直背着这个处分也不好受吧?

  左:很难啊!他不能打败仗啊!更何况形势又最艰难,如果打了败仗,有人就要说你故意和敌人勾结。父亲背处分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在看着,尤其不少人也是从井冈山最开始打出来的,打了败仗,有人就要说了:左权背了处分还这么重用。陈赓的儿子陈知建在这次路上就对我说,我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还给你父亲那么高的职位。我就故意跟他开玩笑:可能是你爸爸嘴比较碎,我爸爸嘴比较严谨。但我想可能一是彭老总的信任,二是毛主席确实对父亲放心。

  记:这么大的压力,将军情绪也会有所影响吧?

  左:有一回听彭老总说,无论打多么艰苦的仗都没见父亲流过泪,就是跟他谈起处分总是得不到解决时流过泪。

  记:后来为什么一直没解决?

  左:1941年,父亲向中央打报告,说,“我一直在前线打仗,还不能证明我对党的忠诚吗?”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父亲牺牲后,党中央对他评价很高,葬礼很隆重,周总理也称他是“党的模范”,称他是“优秀共产党员”。但一直没有一个撤销处分的正式文件。“文革”后母亲对此耿耿于怀,给总政治部写信过问处分的事,总政回复说,当时的评价已经是给他平了反。但母亲认为,既然给处分有正式的公章,为什么撤销都没见到一个正式的章。后来,胡耀邦任总书记,母亲又给他写信,最后由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认真写了一个“经审查,撤销左权同志‘留党察看、处分”的文件装到父亲的档案袋,才算是了结此事。

  父亲的同学打不过他,一气之下当了和尚

  记:前段时间播放了电视剧《抗日名将左权》,你觉得演得像吗?

  左:大体差不多,就是把我父亲写得更像一个团长,总是在前线冲锋陷阵。他是参谋长,更多在运筹帷幄之中。

  记:我们了解左权更多在抗战,比如黄崖洞保卫战,以及牺牲在十字岭,你对父亲的这段经历后来有没有深入了解?

  左:我此前也是在太行山一带走得多,今年才走长征路。黄崖洞保卫战是一场经典的阵地战,日军有5000人,父亲带的守军只有1000人,但他的布阵特别漂亮,做好了口袋等着敌人往里钻,结果歼敌千余人,自己只伤亡百余人,真正战死的只有二十来人的代价,是打得最漂亮的一场阵地战。

  记:走访父亲战争经历中,有没有听到关于父亲的新鲜事?

  左:听他们讲,蒋介石有个部队的头是父亲的黄埔同学,因为打不过父亲,一气之下出家当了和尚(笑)。

  记:您怎么理解长征精神?

  左:以前看过父亲留下的书信,这次实地走访,有更深的感触。长征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的献身精神,是为了革命奉献自己个人的一切。父亲曾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如时局有变,任由你处置太北。他在战争中最挂念我这个女儿,但最后宁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父亲在给奶奶的信中就写过,要用长征精神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想,只要长征精神永存,中华民族没有做不成的事。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国栋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 宇

  左太北

  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因诞生在太行山的北村而得此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原司长。

  ★ 声音

  父亲在给奶奶的信中就写过,要用长征精神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想,只要长征精神永存,中华民族没有做不成的事。

  ——左太北

  左太北在北京的一家茶馆里。

  左太北为本报题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