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反恐在行动--国庆特别节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6:55 cctv4《今日关注》

  主持人(刚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中文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为您推出的十一特别节目——演兵2006。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军事演习一般都是针对外来的敌人的。但是随着冷战结束之后,尤其是近些年来恐怖主义成为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所以最近有很多联合军事演习都是专门反恐的。今天我们的话题就跟恐怖主义和和反恐有关。演播室也请来两位嘉宾
,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王大伟先生,另外一位是我们的军事专家《舰船军事》杂志网络版的主编宋晓军先生。

  今天节目一开始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桌上摆了很多物件,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用品。展示一下,这个是发胶,这个是指甲油,这两瓶都是指甲油,这个是染发剂,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女性同胞经常用的,手机用的越来越多了,MP3,然后数码照像机。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当中再平常不过了,我们日常的用品,怎么能够跟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呢?比如平常我们看电影里,用周星驰的表述方法,最多这看起来是一个手机,但实际是一个剃须刀,这在我们感觉是很夸张的表达形式了,但是这些物件为什么可以跟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呢?而且今年在伦敦破获的这起8.10惊天大阴谋,就是用这些我们平常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东西,来实施的一起恐怖的企图。

  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篇,对这个事件做一次回顾。

  解说:

  这是一起惊天大阴谋,英国恐怖分子打算同时引爆放置在民航客机上的自制炸弹,从而制造出一起大西洋上空的惊天惨剧。这并不是最近在美国热映的大片《世贸中心》的剧情,而是差点在英国上演的真实版的恐怖片。这次恐怖分子的目标瞄准了十架从伦敦飞往美国的民航飞机。极端分子打算将液体炸弹物伪装成普通日用品,放在随身行李中混过安检,带上飞机,然后在躲进洗手间内进行组装,最后等待指令,用一次性数码相机或者MP3数码播放器同时引爆。如果一切顺利,这场大西洋炸机行动将在8月10号之后的几天内进行,从而上演基地组织纪念9.11恐怖袭击活动5周年的大戏。

  主持人:

  刚才通过这个片子我们了解了8.10事件的前前后后,听起来确实挺耸人听闻的,这些我们平常随时都可以买到的一些东西,经过恐怖分子这么一组合,居然就变成了炸弹了。这听起来挺可怕的。

  王大伟:

  它里面的爆炸装置的问题是走了三部曲。第一部分,最早的时候就是用的军队的东西。

  主持人: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炸弹。

  王大伟:

  第二步就是爱尔兰共和军,叫IRA,IRA这些人是搞独立的,搞恐怖主义,所以这些东西弄不到了,在英国弄不到了之后,它就土造,还土造过火箭,这土造火箭一打十米、二十米就掉下来了,这么大的硫弹炮也造过,都是土造。但是现在我们看伦敦8.10大案,它就完全变了,它这些东西都是从超市买的,像指甲油、染发膏、喷雾剂,凡是带喷的这种东西都能够引起爆炸。还有一个发火装置,过去也是专业的,现在也不用了,就是您刚才说的闪光灯啊、手机啊、MP3啊,甚至咱们表里头的纽扣电池都可以发火。

  宋晓军:

  充当引线,刚才说的手机,我们都知道西班牙3·11的爆炸案,当时就是用手机来引爆的。事后西班牙警方找到了还没有爆炸的炸弹发现,实际上都是用手机在上面做定时引爆,之前已经有这样引线,用手机来遥控它的引线。另外这些液体类的东西,用这个瓶子伪装成摩丝啊、指甲油什么的,像英国7.7的爆炸案,现在7.7伦敦的调查报告已经出来了,它大量用得是化学商店里买到的,像我们传统说的烯料,硫酸,而且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炸弹爱好者广泛传这样的配方,加温到70度,最后再降温,形成白色粉,怎么配就行了。甚至在伦敦8.10一案中,它是两种液体兑在一起,就可以爆炸。这样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公开的一种炸药配方。

  主持人: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影片《世贸中心》一个片断。我们知道在9.11事件当中是有19名劫机犯,劫持了四架飞机,撞向了美国的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而据调查19名劫机犯中有15名都是来自沙特的,据说在这样的恐怖,还有恐怖阴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好多变成本土化了,甚至是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从8.10伦敦的这次恐怖袭击大阴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端倪,我们再来通过这个片子了解一下更多的背景。

  解说:

  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5年11月起,英国警方和军情五处一直联手对一个由英国穆斯林青年组成的团体实施规模空前的监视行动,并掌握了他们的行踪,人员往来,以及银行账户。而促使英国警方采取突击行动的导火索则来自巴基斯坦。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里,巴基斯坦成功拘捕了一些恐怖嫌犯,但也许正式由于巴基斯坦的这次拘捕,身处英国的恐怖团体随即接到了来自巴基斯坦的密令,指示他们现在就实施袭击。伦敦当地时间8月10号凌晨2点,英国警方采取紧急行动,分别突袭了位于伦敦、伯明瀚和伦敦西部泰晤士河谷的恐怖嫌犯住所。共逮捕了24名企图在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上制造自杀式炸弹袭击的恐怖分子。这24名恐怖分子中,大部分是巴基斯坦的移民,年龄在19岁至35岁之间,还持有双重国籍。

  主持人:

  说到8.10,我们不得不再提一下伦敦的7.7连环爆炸案,当时我记得这个事情发生后,《参考消息》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余震”,说“英人袭英,再惊英伦”,然后《环球时报》也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伦敦被自己人给炸了”。后来伦敦警方调查也显示,这四名嫌疑犯全都来自巴基斯坦裔的移民。再看这个8.10也是这样,为什么在本土长大的人会袭击本土呢?这是一个什么趋势?

  王大伟:

  从反恐角度是这样,在三十年前人们用了大量的技防的设备,这个技防就比如说安探头、安闭路电视,然后把每一个小区武装的固若金汤,就是不能进去。当时有这么一个理论,就是犯罪都是从外边进来的,就包括你说的9.11,它是从外面来的。但是7.7、7.21、8.10,你就会发现情况变了,它不是从外边来的,家贼难防,它是从里边出来。而且这里面有很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他到了二代、三代以后,即使他有博士学位,即使他很成功,但他在政治上,在其他的一些政治权利上,他总是或多或少的有隔阂。

  画面显示:

  1991年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遭恐怖分子暗杀身亡。

  1996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 坦桑尼亚大使馆发生大规模汽车爆炸事件,243人死亡,4000人受伤。

  1996年7月25日,美国驻沙特的考巴兵营遭恐怖分子袭击,19名美军丧生,数百人受伤。

  2001年9月11日,三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先后撞上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子座和五角大楼,近3000名美国人丧生。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4列火车就发生10起爆炸袭击,191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

  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别斯兰1000余名学生家长和教师被数十名恐怖分子劫为人质,333人死亡,近一半是儿童。

  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多起地铁和公交汽车爆炸,56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2006年7月的1日,印度孟买7起火车连环爆炸,200人死亡,600多人受伤。

  主持人:

  看完这个短片之后,不知道二位嘉宾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以前恐怖袭击的目标经常是一些政要,或者是领导人,要不就是大使馆,都是比较硬的目标。但是现在恐怖袭击转而向一些软目标发动袭击,比如说民航飞行器,包括地铁这样的软目标。这种地方是很难像军事化的管理,设置重重的防备的。这是不是又是现代恐怖袭击的一个新的特点?

  王大伟:

  恐怖袭击和一般传统的刑事犯罪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刑事犯罪要杀这个人,我就去杀这个人,我要炸这个机场,我的目标就是机场。但是恐怖主义不是,恐怖主义是我想杀这个人,我想炸这个机场都不是我的目的,我是随机的,比如说这个人今天炸了,那就是该他倒霉了,他是随机的去炸,但是他背后的政治目的是制造恐怖气氛,他制造的气氛越大越好。

  主持人:

  包括在像别斯兰人质事件这样的恐怖袭击当中,我们看到恐怖分子甚至把平民,小学生都当做目标了。

  张晓军:

  对,实际上目前新的恐怖主义袭击的特点,更多的是通过恐怖袭击完成一种政治杠杆作用。比如说莫斯科地铁,别斯兰,包括3.11、7.7,或者8.10成功的话,它产生一种很大的政治杠杆的作用,威胁普京政府,对车臣恐怖主义的打击,分裂主义的打击,威胁英国政府参加伊拉克战争或者对中东的打击,威胁美国政府,包括西班牙政府,实际上3.11出现以后,西班牙政府已经开始撤军呀等等,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就是说它这种恐怖袭击,变成一种政治杠杆之后,他认为是能够产生效应最大化的一种手段。

  主持人: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反恐题材的电脑游戏,其实从恐怖主义诞生那一天起,各国就加强了反恐的斗争,可以说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全世界范围的反恐斗争。提到反恐斗争,其中有功不可没的就是各个国家的一些军事情报机构,比如说二位刚才提到的英国的军情五处,包括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等等。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这些军事情报机构。

  解说:

  《007》系列影片不仅使詹姆斯邦德成为荧幕上名声最响的间谍,也使他身后秘密的军情五处被世人所熟知。军情五处的主要职责是搜集情报和反间谍,负责英国的国内安全,防止破坏活动。自1909年成立以来,军情五处在对付颠覆和恐怖活动中立下了累累战功。据称在二战中,该处几乎掌握了全部纳粹德国渗入英国的间谍组织的情报,甚至还说服了其中的一部分人临阵倒戈,为同盟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近郊的兰利,它是美国最大间谍和特务机构,是美国情报系统的总协调机关。美国中央情报局主要负责给美国联邦政府搜集提供各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资料,屡建奇功,享誉世界。

  主持人:

  可以说军事情报机构在反恐方面是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拿今年8.10恐怖大阴谋来说,英国的军情五处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我知道王教授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肯定对这个英国军情五处还是比较了解的。它这个机构是怎么运作的?

  王大伟:

  英国是世界上现代警察的发源地。世界上最早的警察诞生在英国,1829年,警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行当,到现在为止,177年的历史,非常短的历史。这儿有一个英国警察的帽子,它这个特点,是黑色的,这块是一个白的警徽,它是平民化,这两种颜色并不是大红、大绿、大紫,它就要保持警察和老百姓水乳交融的一个关系。它的警徽也很有意思,它这是皇家,这个E2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不知道,叫伊丽莎白二世,他是皇家警察,他是效忠于皇帝的,这上面是皇冠,这是英国警察帽子。英国警察在世界上的历史是177年。说到军情五处是1909年,就是咱们那个清朝末年,但是作为一个情报组织来说应该说是很早的,清朝就有了。它在二战的时候确实是防止纳粹对他的渗透,甚至说为盟军提供了很多情报,所以说它是功不可没的,立下了汗马功劳。

  主持人:

  说到军情五处可能大家所了解英国的情报机构就是从影片中了解的,《007》,詹姆斯邦德。

  王大伟:

  我们在那念书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就是军情五处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家派的跟着我们的,但是这个哥们对我们的关系特别好,他就是比较英国绅士,军情五处的人是什么样,我跟你说,叫高黑靓,一定要高,然后黑,这个一高一黑就显得健康,靓就是帅。

  主持人:

  您这么一说就又让我们想起詹姆斯邦德了。

  王大伟:

  我这个朋友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们上学的地方靠近普利茅斯,恐怖主义都是从普利茅斯下船然后进入英国本土,他带我们去过他的小黑屋,就是在一下船乘客的通道,他满屋子贴的都是恐怖主义的照片,然后他的任务就是每天一上班,抽一根烟,人家从那走,他就盯着,看着谁面熟,一看照片就给拿下,他就是军情五处的。

  主持人:

  其实各个国家在反恐方面都有自己的机构,或者自己的机制。但是面对现在这样一个全球的全球恐怖扩大的趋势,恐怕有一个国家来独立完成反恐的任务是不可能的,在这样情况下,就需要反恐的国际合作。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看一看通过这种反恐的国际合作而破获的恐怖大案。

  屏幕提示:

  2006年7月7日,美国与黎巴嫩联手合作挫败了一起针对纽约公交系统的恐怖袭击企图。

  2006年8月10日,在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密切合作下,伦敦挫败了恐怖组织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恐怖袭击活动。

  主持人:

  我们又看了一些事例,在结合我们在节目一开始放的片子,今年的一系列反恐军事演习,我们看到现在的军事演习对于反恐来说,可能各国都意识到它作用的重要,但是这个反恐的军事演习和反恐实际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那这种军演对于反恐实战来说能有什么帮助?

  宋晓军:

  我们跟周边的国家实际上每年都有好几次。包括去年跟俄罗斯的演习,也是做的很大的规模,都是海陆空,空降兵。因为我们国家和俄罗斯都面临着分裂主义和分离主义的威慑,你比如像车臣的分裂主义,像我们国家的“疆独”这样的。它作为一个大的地区,但是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它可能更多的是软性措施要采取,比如它的政策上的调整,比如伦敦市的市长,布什去他就不见,而且上街区抗议布什来,他认为有的是由于你政府的政策导致了过激,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刺激,最后造成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范围,就是它的安全范围是非常非常广的,安全的空间也非常大,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肯定有不同的演习,像英国这样的,未必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就能消除恐怖了,也不一样。

  王大伟:

  一个是军队要演习,警察的特别的反恐部队要演习,还有一个我说老百姓要演习。咱们看到伦敦7.7,7.21一炸了以后那些老百姓自救、互救,非常冷静,秩序井然,地铁炸了以后,他上来以后也不叫唤,往那一躺,然后你帮我,我帮你,就像扶老携幼一样,就是英国的那个绅士风度一下就体现出来了,这个民族比较玩深沉。这个东西给我们的体会是什么,为什么呢?人家经历的多了,老辈就有了。你看英国的机场有一个大的红的纸上面写的,如果发现炸弹,就三条:保持冷静、不要触摸、赶快离开。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一看到炸弹怎么办,首先是镇静,第二别摸,第三就走。所以我们说现在北京正在积极的筹备奥运,我们除了快速反应,除了搞这些反恐的真正的部队以外,也应该给老百姓做一些这方面的选择,比如说有一些警语,让老百姓知道一旦遇到炸弹火灾应该怎么办。

  主持人:

  其实面对全球这样一个恐怖主义呈现出的新特点,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加强这种军事的反恐联盟,同时加强国际的反恐合作,对于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今天感谢两位嘉宾来到演播室参与我们的节目,给我们讲了这么多的事例。谢谢。

  同时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我们今天《今日关注》的特别节目。再会。

  制片人:杨继红 陶跃庆

  策划:张梦溪

  编辑:杨修雯 倪彬彬

  统筹:朱同合 刁伟华 李德琼

  主持人:刚强

  监制:王未来

  总监制:盛亦来 杨刚毅

  责编:逯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