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综述:巴拿马运河扩建对中国商贸有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11:11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对世界贸易,尤其是对美国、中国和日本这三个利用巴拿马运河进行海上贸易最多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新华社驻巴拿马城记者郑朝京就此问题进行了采访,摘要如下:

  巴拿马,一个人口仅有310万的中美洲小国,由于拥有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而举世闻名。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2006年10月22 日运河
扩建全民公投再次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

  保持运河

竞争力

  公投最终以77.79%的支持选票对22.21%的反对选票而通过了巴拿马政府今年4月24 日提出的运河扩建计划。巴将于2007年到2008年启动这项总投资为52.5亿美元的庞大工程,预计工期7至8年。

  根据计划,巴拿马将在运河的两端各修建一个三级提升的船闸和配套设施。新建船闸的宽度为55米,长度为427米,可以让超巴拿马级船只通过。而目前巴拿马运河的船闸宽度和长度分别是33.5米和305米,允许通过船只的最大级别是巴拿马限制级。全长81.3公里的巴拿马运河自1914年通航以来一直是世界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5%是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的。

  巴拿马政府于1999年12月31日收回运河主权后进一步加强运河的商业化运营,通过运河的船只数逐年增加,运河的收入也屡创新高,2006财政年度运河收入为14.77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了9.5%。随着近几年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航运业也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超巴拿马级船只被投入使用,由于巴拿马运河船闸的限制,这些超巴拿马级船只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而且巴拿马运河的运营能力在未来的3至5年内也将达到饱和。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巴拿马政府提出了扩建计划,以求继续保持巴拿马运河的竞争力。

  大部分民众支持

  扩建计划赢得巴拿马人支持的主要因素有两点:首先是扩建后的运河将为巴拿马财政带来更多的收入。计划显示扩建工程完成后,运河的年收入到2025年有望达到62 亿 美元,其中的41.9亿美元将上交国家财政。其次是运河扩建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计划称扩建工程将给巴拿马创造3.5万到4万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而扩建后的运河将大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在2015年至2025年期间,巴拿马将新创造出15万到25 万个就业机会。

  尽管支持运河扩建代表了大多数巴拿马人的态度,但还是有部分人对政府的计划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扩建计划中财政方面的内容不够透明,担心工程费用将超过预算而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以及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等。另外还有少数人认为未来的国际货运发展趋势没有政府预测的那么乐观。

  对中国商贸有利

  巴拿马运河扩建计划获得通过对巴拿马运河的主要用户来说算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方便地使用这条便利的贸易水道。

  目前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五家用户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智利。有资料显示,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的贸易活动中的88%是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货物,与中国有关的贸易货物占38%。随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繁忙,据中国
商务部
的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额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116.3亿美元,增长24.8%。巴拿马运河是中国进出口货物进出美国东海岸的主要通道,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将会有助于中美贸易活动的继续扩大。而且中国近两年与拉丁美洲国家的经贸活动也在逐步增多,穿行巴拿马运河是中国船只前往加勒比海国家和南美洲东海岸国家最便利的航线。中国目前平均每年有约500艘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运河扩建后,这

  个数字肯定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巴拿马已经成为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两国贸易额达到31.7亿美元。中国对巴拿马的贸易主要是对科隆自由区,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经过自由区被转到了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也有一部分进入南美洲。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端的科隆自由区是世界第二大自由区,也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区,中国现在是自商贸由区商品的最大供应国,所占比例达到29.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