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胶南:做好“放活”大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4:1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金秋时节看胶南,农村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让人欣喜万分:

  走出一亩三分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创业小老板”;

  大、中、小型超市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封闭式柜台,农民购物“找到了城里人的感觉”;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纷纷涌现,抱团打天下让农民的腰包悄然鼓起。

  如劲风拂水,胶南市“放活农村金融、放活商贸流通、放活专业合作组织”政策的实施,让农村这池“春水”波澜乍现。新农村建设路上,农民创业经济风起云涌……

  放活之“金融”篇

  【镜头】虽然今年的花生还没有开始收购,黄山经济区薛家店子村的孙学军就已经早早准备好了周转资金。“有了这5万块钱,今年收购花生就不愁了!我估算,起码要比去年多收200吨!”从信用社领到贴息贷款的孙学军信心十足。

  【闪回】以前,胶南市对农民创业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结果绝大多数扶持资金却落入了少数承包大户手中,急需的农民却没有得到及时帮助。

  为最大限度地放大支农资金效应,今年5月,胶南市设立了1000万元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对农民生产、创业性小额贷款实行贴息补助,凡贷款1-10万元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均予贴息90%。政策一出,各镇纷纷响应,珠海办还自贴10%,实现了农民贷款零利息,一个多月就有900多户农民报名,比原计划多出六七百户。此外,胶南市还于6月配合启动了“农村文明信用工程”,通过有效的机制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使“信”、“贷”实现良性循环,真正破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市农村信用社已在全市范围内发放小额贴息支农贷款3601.6万元,有1341户农民从中受益。

  【点评】1000万元不可小觑,这一“开源”之举可以撬动2亿元信贷资金,用较少的财政投资拉动巨大的农民创业投资,从而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单一直补农业生产变为鼓励支持农民发展生产经营走向市场,促使农民由打工者变为创业者,更快更好地实现增收。

  放活之“流通”篇

  【镜头】每天上午9点左右,王台镇逄猛张村“澳东便民超市”门口都会聚满人群,大伙儿都在等着从市区驶来的“胶南糖酒副食品配送车”。这辆车每天都会给他们送来新鲜的食品和刚出厂的日用品。“自从这辆配送车开进村里,村民们不出村就能买到当日的牛奶、刚出厂的油盐酱醋,价格比城里还低。而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超市老板魏希鹏说。

  【闪回】过去,由于农村的现代流通方式发育不足,其消费市场处于设施差、层次低、不方便、不安全的状态,农民不仅难以买到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而且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坑农害农事件时常发生。

  为改善农村市场环境,今年3月,胶南市出台相关意见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采取新建、改建、租赁、加盟等多种方式,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市场延伸,计划用三年时间建立经营日用百货、农业生产资料的农家店、便利店、直营店等1000家,达到一村一店的目标。目前,糖酒副食品、利群、维客已在农村普遍建立了经营服务终端,由盛客隆物流配送中心和绿洲农资配送中心等实施统一配送;供销系统也已先后在全市镇驻地和中心村建设连锁化农家店287处、食品超市34家、农资超市19家,初步筑起了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新型农村消费流通网络。

  【点评】农村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约有80%左右的消费在农村,因此,搞活农村流通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胶南市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不但能够有效杜绝农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倾销地,使农民消费更加方便、安全和实惠,同时也能解决一些农产品的购销困难。我们期待,让“万民放心”的农家店早日开到“万村千乡”,让广大农民都能实现享受现代消费生活的梦想。

  放活之“中介”篇

  【镜头】今年,琅琊镇山东头村渔业养殖户王暖群比往年悠闲了许多。“以前单打独斗搞养殖,忙得不可开交不说,效益也总是一般。现在,很多事情都交给协会办了,当然轻松不少。”村里成立的浅海滩涂养殖协会为会员统一提供贴息贷款,统一从厦门引进优良杂色蛤蜊苗,统一养殖管理,让包括王暖群在内的60多户入会农民尝到了甜头。“我们前些日子刚分了红,到今年秋天收入就更可观了!”

  【闪回】以前,农民由于生产分散、信息不灵、种养盲目,加工能力小、农产品保鲜和运输不便、销售渠道窄等,难以形成稳固的市场,而且许多困难自身无法克服,粗放的管理方式也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加上家庭经营的脆弱性又使成本增加,效益自然不高。

  解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迫切,使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胶南市出台专门政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市财政出资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每个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中介组织给予6万元补助;此外,还对登记成立的各类农村经济协会的服务或劳务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税。农村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目前全市已培植起王台蔬菜、黄山芋头、大村龙马、张家楼苹果等各类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协会185多个,30%的农户参与其中。“政策+资金+平台”激发了农民兴办“家庭商店”、“家庭旅馆”、“家庭工厂”的积极性,近两年年均新增农民创业“小老板”5000人,年均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在12%以上。

  【点评】独木难支,孤掌难鸣。小生产闯大市场离不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机构,只有将“单打独斗”变成“联合舰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依靠团体力量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期待这样的中介组织管理更完善、队伍更壮大。

  连 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