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煤矿为未婚同居大学生职工发补助也留不住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5:3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 (记者 朱丽亚)

  10月黄金周过完后,重庆市南桐矿业公司下属的东林煤矿,2006年夏天才毕业来到这里的9名大学生,只剩下了5名。重庆某学院大四学生小韩,与重庆南桐矿业公司签约后,还没到单位报到便“毁约”,投入某地质局的“怀抱”,为此付出了2000元的“违约金”。

  矿山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骑驴找马”,频繁毁约,不是发生在某一煤矿的偶然现象,部分煤矿管理人员认为,这已成为制约煤炭企业“科技兴煤”战略的桎梏。

  未婚

同居发补助,还是难以留人

  7月20日,东林煤矿政工部副部长文良兵代表煤矿,给家住四川的吴某家中发去一封公函。

  吴某是2005年7月毕业来到矿山的大学生。煤矿为他支付了拖欠学校的1.4万多元学费,并给他本人1万元安家费。工作时间尚不满1年,2006年“五一”,吴某外出后再也没有回来,时至今日,连个招呼都没跟矿上打。

  东林煤矿管理层研究决定,给吴某的父母发去一封公函。但3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得到回音。

  东林煤矿党委书记刘琳说:“像吴某这样极端的还是少数,但是大学生与企业中途毁约的却不在少数。虽然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我们还是希望大学生能够诚信就业,因为频繁毁约不仅给企业,也给大学生本人造成损失。”

  同时还兼任煤矿团委书记的文良兵说:“无论是煤矿领导还是普通工人,都把引进的大学生当作宝贝,但还是有很多大学生不领情。”

  文良兵自己是1999年从重庆煤校毕业后来到东林煤矿的中专生,后来通过自考,获得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本科文凭。他说:“煤矿在引进人才方面是下了大力气的,除了给一定的安家费外,哪怕是在实习期间,大学生的工资也不低于1500元,而我这个正科级干部,工作7年了才有1350元。”

  文良兵说,煤矿还为每个大学生安排了宿舍。尽管2002年煤矿破产后,原来的宿舍楼已不归煤矿所有,但煤矿还是通过协商,将房子租过来给大学生住,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为新进大学生装修住房、安装空调,还购置了新床等生活用具。

  大学生一来报到,煤矿就会安排接风、和老员工座谈,并组织去附近的黑山谷等风景区旅游。逢年过节,领导都要和大学生聚餐。团委还为没有“对象”的大学生成立了“单身俱乐部”。为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在进行入矿教育的同时,在实习中还选派业务技术精、责任心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

  “有件事我都不太好说,”文良兵说,“按理说,未婚同居是非法行为,矿里甚至为此开了好几次会讨论怎么办。最后决定,如果是未婚同居在外租房,矿上每月补助50元。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煤炭企业太需要人才了,都把大学生当成宝贝,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

  “作为企业,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这是在采访期间,企业组织部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先求稳后求好”人才少了诚信

  与小韩有类似做法的学生并非少数,刚到重煤集团东林煤矿工作的胡锋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同学都是“先求稳,后求好”,一般会先签一个比较稳妥的单位,再慢慢寻找更理想的单位,如果有好的一般会和原签约单位毁约。

  重庆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煤集团)一下属公司的组织干事告诉记者,近年来,煤炭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成了煤炭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为实现“人才强企”战略,该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就专门组织人员,赴中国××大学、辽宁××××大学、重庆××技术学院等院校招聘“千里马”。去年以来共招了30余名毕业生,但还没到企业报到,竟有11名学生与公司毁约。

  东林煤矿党委书记刘琳不无担忧地说:“企业为了吸引大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除了给大学生的底薪超过工作多年的老技术人员外,还给安家费,甚至帮他们偿还拖欠学校的学费,已经遭到部分老技术人员的不满。有人说:‘难道只有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娃是人才,我们都不是人才了?干脆我们辞了工作,让你重新用高薪把我们请回来算了。’”

  刘琳说:“作为煤炭企业,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毫无疑问。所以我们提出了:‘平安东林,诚信东林’,诚信仅次于平安,可见我们对诚信就业的渴求。”

  院校“摘煤帽”留下苦果

  为什么在企业如此重视人才的情况下,矿山专业大学生仍会出现频频跳槽的现象?文良兵认为,主要是因为供需之间的落差过大造成的。首先矿山人才源头“干旱缺雨”,煤炭专业学生偏少,“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据资料显示,全国15所原煤炭院校有14所“摘煤帽”、“脱矿衣”。重庆某学院原来是煤校,现虽保留了采煤、通风、地质工程、测量工程等专业,但也存在着招生严重不足、生源紧张的问题。2003年,该校采矿工程专业一个班只招到11名学生。“而这几年,重庆煤炭企业对矿山类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大约在500名左右。”文良兵说。

  2006年夏天才从重庆某学院毕业来到东林煤矿的大学生刘伟强,已经成了矿里的设计技术骨干,这个感觉在工作岗位上颇受重视的大学生,曾经差点辍学。

  刘伟强说,去年毕业的同班同学包括他总共有20名,而最初班上只有14名学生,而且全是男生。家在农村的刘伟强尽管并没有家庭负担,但却一度觉得没有前途而休学去北京打工。他在一个

家装公司刷墙、刮腻子。后来一个房东了解了情况,劝他还是回去读书。刘伟强这才重新返回校园。

  “从全国来看,这个专业的学生都很少。很多人认为条件艰苦,待遇低,都不愿意读。”刘伟强说。

  人才流失困扰煤炭企业发展

  人才流失严重,市场需求剧增,是煤炭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由于前几年煤炭市场低迷、煤矿企业待遇低、危险性大、生产环境艰苦、收入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和破产重组、员工下岗分流等严峻形势,致使一些煤矿技术人员只好自己到外边找出路。而一些建筑企业、工程单位,则发出高薪聘请地质、采矿、测绘人才的信号,给出极具诱惑力的福利待遇,吸引煤矿人才涌入。一些小煤矿,也不惜重金大量挖掘国有煤矿人才。

  以南桐矿业公司为例,该公司在1990年时,有管理技术人员3300多人,而现在不足1500人,减幅近70%,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更是不足400人。从东林煤矿的管理人员来看,在该矿14个基层队近60名管理人员中,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人员不足10人。从普通员工到管理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结构上看,都满足不了企业安全生产及发展的需求。

  刘琳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整个行业的复苏,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南桐矿业公司在贵州又签下了3个煤矿,但3个矿目前只有10个人,人才缺口非常大。

  文良兵说,由于基层科队没有技术员,很多原来由技术员把关的采掘措施都交给了总工程师,不少工程由于人手紧缺,设计跟不上,造成采掘接替脱节或不得不中途停工,人才缺乏时时处处制约着原煤产量。更重要的是,没有专业的技术员,生产方案拿不出来,安全措施制定不了,制定后也落实不下去,有重大安全隐患也无法识别,有效的安全装置不会使用,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就发生了。

  本报重庆10月26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