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新发展理念 方显和谐魅力 ——访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1:47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翁浩

  金秋十月,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秋高气爽。记者在内蒙古环保世纪行中专访了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波,他介绍武川县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句句肺腑之言,驱使记者不由自主地将这些颂扬和谐魅力的音符跃然纸上。

  人穷志不短,创新有突破。武川县位于大青山北麓,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自然条件差,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7600万元,属国贫县。近年来,武川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因贫困而乱方寸,而是积极致力于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调整,以“1534”工程总揽全局,围绕富民富县这一总体目标,按照“创新理念、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的原则,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建设,依托县内丰富的铁矿、石灰石、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努力培育壮大金属采选冶炼业、水泥建材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和生态畜牧业“五大”主导产业;夯实生态、交通、水利和电力四大基础设施,逐步把武川建成全区水泥建材、绿色农产品和旅游度假三大基地,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向“工业强县,农业大县,旅游名县”的目标奋进。

  发展建平台,着力治污染。武川县委、县政府重视建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载体和平台。2006年5月,开发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引进了以内蒙古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呼和浩特钢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各类企业共25家,协议总投资1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水泥建材、钢铁冶炼、铁合金生产为主的产业基地。入驻企业按设计能力和环保要求全部达产后,年生产水泥熟料220万吨、钢铁62万吨、硅铁17万吨、电石8万吨。

  把好准入关,治理讲效能。为了加大防治污染的力度,县委、县政府采取了3项有力措施:一是提高项目准入门槛,调整开发区发展定位。通过引进内蒙古冀东水泥、呼和浩特钢铁等大型项目,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建设运行,逐步提升开发区发展品位。二是加强开发区环境执法,切实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调整的有关要求,对开发区内10家高载能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对已经建成的7家企业要求安装除尘设施,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生产;对尚未完工不符合环保要求的3家企业责令停止建设。三是通过环保专项行动,严格环境管理,确保开发区入驻企业环保达标。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行集中供热,消除县城可镇煤烟型大气污染,有效改善了大气质量。2005年成功引进百川热力公司承建可镇集中供热项目,当年投资27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入网供热面积12万平方米,2006年进行一期扩网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年底集中供热面积累计达到40万平方米,预计到“十一五”期末,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8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彻底改善可镇的大气污染状况,有效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

  建生态示范,兴有机产业。武川县在认真做好生态保护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已被国务院列入阴山北麓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哈乐生态农业示范区也由市级晋升为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李齐沟自然保护区和德胜梁生态恢复示范区也由县级晋升为市级,武川县生态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武川县已重点实施了204万亩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从2005年起,绿色有机产业也有突破性地进展。全县8个乡镇确定有机种植基地17处,马铃薯、有机饲料、蔬菜等种植面积两万亩,各项申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全县绿色有机产业发展已现雏形。

  天空蓝起来,大地绿起来,人民富起来,武川县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奏响了激人奋进的时代音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