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昌行营探险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3:42 江南都市报

  南昌市中山路灯红酒绿,东湖岸边灯火阑珊,但附近一座无人问津的老楼如黑洞洞的瞳孔,弥散着阴森之气。这里曾 是蒋介石南昌行营的旧楼,曾关押过百余名红军指战员和苏区干部,方志敏、陈赓等曾被蒋介石押解至此亲自劝降。

  严刑拷问,鲜血淋漓,被关押的红军与苏区干部难免受此“待遇”。站在绿色木框玻璃门前,似乎闻到了还未干透的 血腥味,寂静中透出一股阴森的感觉。而脚下曾经的潮湿
阴冷的水牢,更让人联想起来毛骨悚然。也许是心理作用,即使是白 天,独自站在楼前,也会觉得内心不安,感到很不舒服。

  门另一边的记忆

  墙体表层脱落,绿色的门窗锈迹斑斑,树藤耷拉在窗台上无力地摆动。一楼窗户上方的墙上,依稀还能看见“共产党 万岁”等几个红色的大字。玻璃窗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可见这里少有人来。

  记者站在门前,凝视着玻璃窗内漆黑的一片,仿佛看到皮鞭抽着吊在房梁上的人,随着鞭子的抽打,悬挂着的身体在 空中来回晃动,呻吟声回荡在宽敞的楼房里。声音越来越微弱直至无法再听到,抽打声也停止了。传出来的则是水的泼洒声和 水桶翻倒的声音,紧接着嘶喊声再次在空气里响起……

  突然,一只手搭在了记者的肩上,顿时冒了一身冷汗,也将记者的思绪打断。

  “你是干什么的?”一个穿白色背心的中年男子问道。

  “没什么,只是过来看看。”

  “这里没什么好看的了,已经是栋危楼被封了。”

  中年男子告诉记者,这栋楼已经废弃,无法使用了。通常很少有人会来这里,知道这栋楼历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 废弃之前这里是江西省

图书馆,以前在这里工作的人有时候还会谈论起这栋楼以前的事情,但现在都没有了。不过说些什么已 经不太记得了,相隔得太远。

  “你站的地方下面就是水牢,曾经关过不少人,后来成了值班室。”中年男子说。

  “呆在里面不觉得怕吗?毕竟是水牢。”

  “如果不去想,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了。”

  ……

  中年男子不再愿意多谈,记者绕着旧楼走了一圈,只是发现了正门的入口,大门紧闭。透过满是灰尘的玻璃窗,隐约 地看见里面堆放着竹篓、桌椅等杂物,而更里面的东西则无法看个清楚。在中年男子的指引下,记者绕到了台阶侧面,才找到 了水牢入口。无人的小巷让人有些发寒,发黄的封条也令记者有些不敢靠近。

  铁窗后的“人影”

  从小巷出来,记者好奇地绕着老楼的外围,走到尽头进了另一个小巷。左边红色的铁门里面,另一番景象让记者才真 正感受到。尽管楼房已经显得十分陈旧,但是当初这栋蒋介石行营的精心设计依然呈现在眼前。昔日,蒋介石耗费在这所楼房 上金钱的数目,相信并不会少。

  主楼的楼顶,用四节的水泥柱子造成了小塔的形状,围绕着楼顶一圈。旁边的小阳台,透露出明显的欧式风格。拱形 的窗户下面,两扇绿色的门紧闭着,外面1米多高的杂草,遮掩着这扇依稀可以看见楼房内景的窗户。这里的景象,远远比行 营正门更显当时的风格。也许这里才是当初行营的真正模样。

  看着眼前荒凉中透露的繁华,记者忍不住拿起照相机,准备记录下这曾经的历史。

  “天啊,有个人影”。当记者准备拍摄时,突然发现欧式的铁窗内有一个人的背影,忍不住惊叫一声。放下相机时, 却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可是,记者再次拿起相机时,显示相框内再次出现了,类似一名男子的背影。记者顿时吓得一身冷汗 。壮着胆定睛看着那个窗户,才发现原来是铁窗有一部分的圆形结构,像是人头的形状。

  当记者想往里走,看个仔细时,一只狗从门外窜了进来,对着记者狂吠,并追着记者。无奈之下,记者只能暂时离开 了这个隐藏着无数故事的老楼,准备下次再与同事一道探访。

  夜探行营地下室

  当日夜晚,记者一行绕进停车场准备夜探南昌行营,淅淅沥沥的小雨拍打着老房子的屋檐,老楼矗立在黑夜与雨水的 笼罩中,透露出一丝神秘。站在门前,看着脱落的墙体,摇曳的树藤在墙壁上张牙舞爪,仿佛要把我们抓住,看着令人心里直 发毛。

  “我们脚下就是水牢,以前就在这里关了许多人”。

  白天记者已经打探好了地形,这个提醒也让记者一行四人决定先去探访那个曾经的水牢。来到楼房的右侧,一条被树 枝覆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虽说只有几十米,但在雨夜却显得有些阴森森的。

  黑暗中,摸索着向前走了不到5米,左侧出现了一个小门,这个就是通往“水牢”的唯一入口。窄而短的小巷,一眼 就能看到正前方的绿色木门。用电筒照射过去,便能看见门上以及旁边的窗户上贴着破旧的封条。老楼的墙壁以及旁边的小屋 ,将这个小巷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已经枯萎的老藤缠绕在墙体上,像一条条蟒蛇注视着我们。

  不知道这个木门的背后,是不是还有用木柱隔成的牢房,或者早已生锈的铁链。

  鼓足了勇气,一名胆大的队员首先走到门前用手一推,发现木门被生锈的挂锁锁着。该名队员用手轻轻拨了拨门锁, 也许年岁已久,门锁“吧嗒”一声掉了下来,我们的心顿时紧张起来,队员缓缓地推开了这扇贴着封条的门,心里做好准备应 对即将出现的各种情况。

  “啊!”

  刚推开门就听见了他的叫声,伴随着的还有“咯吱”的声响,一脚踩下去觉得身子突然掉了下去,我们顿时被吓了一 跳,赶忙凑上前,原来只是台阶下的一个木盒被踩塌了。扑鼻而来的便是里面一股潮湿和久未通风的味道,正对这扇门的两张 摇椅,不知是被哪位成员不小心碰撞过,晃晃悠悠地摇荡起来,在阴暗的地下室,摇椅的晃动总让人有不祥之感。

  借着手电筒的光线环顾四周,发现这个“水牢”更像一个小仓库。不到20平方米的地下室内,堆放的塑料凳子在墙 角形成了小山,正中间还摆放着一张床。整个房间都是封闭的,无法通往主楼,看着墙壁并不像是当年的景象,或许后人已对 这里进行过了改造。

  终究没有看到想象中牢房的模样。我们决定进入主楼。可是,这回没有刚才那么幸运,通向主楼的大门紧锁,将我们 与过去的那段历史隔离。

  行营见证历史

  南昌行营三面环湖,风景优美,是闹市中的一块幽静之地。蒋介石选中此地作为行营,主要看中这里湖水荡漾、出入 方便、环境幽雅。然而,这栋欧式风格的老楼,最初却是江西省图书馆。

  1928年10月,省图书馆依东湖而建,但在其落成仅两个月的时间,蒋介石刚刚结束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 等军阀的中原大战,便亲临南昌策划指挥“围剿”工农红军。因此,省图书馆成了“海陆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当年,蒋介 石把南昌行营作为

国民党的临时指挥中心,“围剿”中央苏区。

  当时,蒋介石把二楼西面作为办公室,而前楼地面二层,下为地下室。据说地下室曾关押过百余名红军指战员和苏区 干部,方志敏、陈赓等曾被蒋介石押解至此亲自劝降。因此,“南昌行营”的存在可以见证中国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革命“围 剿”的历史。

  据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前楼在抗战时被日机炸毁,现在的前楼是1947年由江西救济分署拨九千袋面粉作经费 ,按原样重建的;而楼前的荷花池、驳岸、码头被填埋;后楼为五层书库,砖木混合结构,到现在还保存完好。

  如今,随着省图书馆的迁址,这栋承载着历史的老楼,日渐荒废。目前已经是一幢危楼,无法使用。

  文/图熊黎记者邓旭敏刘国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