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友谊商店一个被冷落的时代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09:21 法制早报

  本报记者(王寿臣) “北京友谊商店是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应该当作北京的新古董加以保留。”友谊的退 休职工赵玲玲听说商店要拆迁重建,感到很惋惜。

  友谊商店是国内第一家为常驻外宾、旅游团队提供多种服务的涉外商店,曾几何时,它的“贵族”身份令许多人可望 而不可及人,而如今却“门可罗雀”。座落在长安街上四层高的白色楼面,也早已被四周光鲜的高楼大厦所淹没。如何拯救这 个没落的商业“贵族”
,已成为北京商界的一个重要话题。

  前不久,85岁的澳门赌王何鸿燊现身北京。作为香港

房地产建设商会会长,何鸿燊说自己一眼看中友谊商店这个本 身位置非常好的项目。由他投资40亿元的北京友谊商店重建工程,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启动。

  出入友谊商店

  曾是身份象征

  位于长安街东端的友谊商店始建于1973年,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最为人熟知的地方之一。当中国的食用糖及烹调 用油仍实行定量供给的时候,友谊商店里却有大量市面上看不到的东西,如自行车、缝纫机、皮鞋、洋酒等,但这里只收外汇 券。眼睁睁看着持有外汇券的人从友谊商店买

可口可乐喝,你只能到其他商店买一瓶几毛钱的汽水。

  友谊商店特殊功能,曾吸引了众多世界名流。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夫人巴巴拉曾来这里购买过茶具;尼加拉瓜领 导人丹尼尔·奥尔特和夫人也曾光临购买中国丝绸;巴基斯坦前总理贝纳齐尔·布托曾深夜光顾友谊商店,享用31种美式冰 激凌……那时,出入友谊商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赵玲玲当年是父亲通过关系进友谊商店当上售货员的。说起当年的兴隆,她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天天都是熙熙攘 攘的,蓝眼睛、大胡子的,说什么话的人都有。”买东西的多数是外国人,很多中国人只是好奇来转一转,想买也没有外汇券 。商店不用担心销货问题,没有定额,完全是等客上门。优雅的工作环境,让店员都有一种崇高感。

  那个年代,到友谊商店买到一件其他商店没有的东西,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赵玲玲说,刚进店时,看到外国人 手里拿着外汇券,想买什么买什么,自己守着那么多的东西却无能为力:“心里觉得特堵。”她表姐结婚那年,和男朋友到友 谊商店看好了一双进口皮鞋,央求赵玲玲帮忙兑换一些外汇券。在外人看来,赵玲玲在友谊商店工作,肯定能兑换到外汇券。 “咱又不认识外国人,也没有在国外工作的朋友,从哪里搞外汇券呀。”赵玲玲说。直到表姐结婚她还是没有兑到外汇券,只 好把钱退给表姐。“表姐和表姐夫根本不体谅我的难处,好像我存心不帮忙一样,他们很长时间都在生我的气。”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位女士在北京友谊商店看中一条丝绸裙,价钱是300多外汇券。当时的300元可不是个 小数目,再说她也没有外汇券。正不知所措时,一个德国朋友托她买东西,让她意外地得到了500元外汇券。当天她就毫不 犹豫地从友谊商店拎回了那条花裙子,穿到厂里自美一番。

  家住西城的周月明老先生的二儿子是外交官,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了可口可乐和进口糖果招待朋友来家作客,结果 这些“新鲜零食”让客人的眼睛都直了,羡慕不已。告辞的时候,儿子一人送了5块糖,客人们如获至宝。

  如今,30多年过去了,赵玲玲已经退休,一年中她还是要去几次友谊商店。什么也不买,只是进去看一看,转一转 。她目睹了友谊商店的商品品种越来越多,顾客却越来越少的窘迫现状。从“贵族”到没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轨迹?

  友谊商店有的东西

  别处都有

  去年7月,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在一篇题为《北京友谊商店成‘宁静港湾’》的文章中写道:“你在这家商场里 转来转去,整层楼可能见不到一个人影。你对着墙上的貂皮大衣耸耸肩,不用担心售货员会打断你的美梦。在食品区域,当你 从金属货架上拎起积满灰尘的商品时,你的手指会变成灰白色。收款台前排长队的景象已经很久很久没出现了。这就是友谊商 店。如今,中国消费者涌进了沃尔玛、宜家和家乐福。友谊商店成了被遗忘的历史遗迹。顾客不见了,但其余一切都没有改变 。售货员还是原来那副神情。一块锦缎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可以用它做窗帘。一看价格,我大吃一惊:比附近市场贵30% 。友谊商店仍是国有企业,这里没有现代中国的浮华和喧闹,没有死磨硬泡的推销。在这个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这里 是一个宁静的港湾。”

  10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国门外大街的北京友谊商店。从一楼到三楼,宽敞整洁的售货大厅,商品品种比过去 增加了好几倍,但店内顾客寥寥无几。只有一楼有零星顾客,基本上都是老外。主要经营字画古玩的三楼空荡荡,没有一个顾 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服务员告诉记者,她每月工资800元,加上奖金在1000元左右。另外还可以从销售额中 提成,但是实际提不到什么。原因是客人少,多数是来看的,真正买的很少。

  “这么多好商品,为什么顾客不多呢?”记者试图找到答案。“商店太多,竞争太厉害了。”对面是赛特购物中心; 东面是秀水街、贵友大厦;西边不远是东方广场;北边是蓝岛大厦。“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她休班的时候,经常到周围的商 厦去转转,给她最明显的感觉是,友谊商店有的东西别处也有,而且比友谊商店的便宜。

  半个多小时内,记者只看到两位日本顾客在首饰柜台花4000多元买了一件饰品,剩下进进出出了几拨老外,都是 闲逛。

  “大概是1997年和1998年,正式取消了外汇券。”在友谊商店附近蹬了十多年三轮车的邓师傅对记者说。

  邓师傅自称定点服务,专门为老外拉脚,几句常用的英语会话已经相当娴熟。“一年不如一年,原先门前有五六个拉 脚的,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了。”邓分析说,周围商厦增多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是现在老外也会货比三家,哪里便宜到哪里 买。

  过去友谊商店是外国旅游团必到之处,现在人家首先选择秀水街。即使去马路对面的赛特也比这里的便宜。他有一个 感觉:“在中国居留时间长的老外,才不会到这里花冤枉钱呢!”

  没有顾客,生意清淡,商店他们靠什么发工资?邓用手往西一指,是必胜客和日式回转寿司;又往东一指,是美国3 1种冰激凌和星岛咖啡。“这些店每年的租金就有好几百万,他们(友谊商店)才不怕没有顾客呢,巴不得一个都没有,图个 清闲。保证工资照发,奖金一个都不少。”

  据说,以前外交部的官员在出访之前都会到友谊商店购买纯正的中国纪念品作馈赠礼物。现在则由专人负责直接从厂 家订购礼品。

  有报道称,友谊商店去年仅赢利9000美元,前年则亏损37万美元。而商店业务部门的一位女士坚持说商店每年 都赢利。

  “改革开放后,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现在的销售景况,我感到很难过,但也没办法。”56岁的李淑兰从友 谊商店开业一直干到了退休,亲眼目睹了商店的兴衰。“现在已到改变的时候了。”

  新设计的友谊大厦

  高达120米

  友谊商店被拆已成定局。

  和中国其他所有古旧且不够时尚的东西一样,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商店也难逃被拆的命运。

  今年7月,北京友谊商店重建项目签约仪式上,合作方萃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何鸿燊向媒体表示,将在北京友 谊商店原址新建一座集大型购物商场、

写字楼和公寓于一体的友谊大厦。据悉,友谊商店重建项目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启动,预 计2009年上半年竣工。到时,这座高达120米的顶级大厦将成为赛特商圈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友谊商店自改革开放以来,因为规模、资金条件以及经营状况,已不能发挥优势。早在十几年前,包括北京市政府 、北京西友在内的领导就有重建友谊商店的意向。现在才有了合适的机会以及何鸿燊这样合适的投资者。新建后的北京友谊商 店的商业面积,将由现在的1万平方米扩大到6万平方米。”北京西单友谊集团总经理刘秀玲坦陈重建友谊商店的理由。

  友谊大厦崛起之前,现在的友谊商店怎么办?这是员工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北京西单友谊集团党委办公室在一份声明 中表示:“旧友谊商店”将迁至北京中央商务区其他地点继续营业。西单友谊集团总经理刘秀玲则表示,“新友谊”将不满足 于涉外商场的定位,高端消费人群将是其改造后的主要客群,并将与一东一西的国贸中心和东方广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担忧,因为目前CBD地区的商业环境可谓危机四伏:前有国贸、赛特严阵以待;后有新光 三越、香港新世界等7家即将于明年进驻CBD的大商场虎视眈眈。以此看来,友谊商店的重建之路是否一帆风顺,还有待观 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