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小额信贷发起人称穷人比富人更讲信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23: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孟加拉小额贷款是扶贫还是高利贷是开拓者还是洪水猛兽 本报记者与“中国小额信贷之父”面对面

  “穷人甚至比富人更讲信用”

  文本报记者曾向荣 柯学东

  30年前,“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看到孟加拉国赤贫村民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而大受震撼,从而建立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那一年,杜晓山还在内蒙古大草原插队。

  23年前,尤努斯创建的乡村银行在政府支持下转化为一个独立的银行。那一年,杜晓山在中国社科院开始关注农村金融问题,并找到了看待农村问题的理论视角。

  13年前,经过杜晓山的游说,尤努斯决定让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进入中国。如今,66岁的尤努斯因为其找到了“帮助大量人口摆脱贫困的方法”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杜晓山也被媒体称为“中国小额信贷之父”。

  10月28日,本报A7版对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中国的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受到了读者的极大关注。人们感兴趣的是:孟加拉国小额信贷究竟是扶贫还是高利贷?是公益救济还是商业模式?是开拓者还是“洪水猛兽”?

  作为该报道的继续,《新闻蓝页》今天刊登对杜晓山的专访,给读者展现权威视野下的小额信贷“天使与魔鬼”之辩。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小额信贷的?

  杜晓山:是刚进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那段时期,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开始接触小额信贷,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当时我们对孟加拉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为我发现国内的扶贫款往往很难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而且还贷率非常低。但孟加拉模式正好相反,穷人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就能够得到贷款,而且还贷率很高。两相对比,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

  1993年多次到孟加拉考察

  记者:什么原因使你决定引进这一模式?

  杜晓山:虽然这一模式的贷款金额从数量上说不多,但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是继续贫困还是脱贫自足,有无小额信贷就大不一样。况且,这个是循环式的贷款,直到把穷人送到脱贫致富的路上。我们的扶贫也一定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半途而废。

  记者:没有反对意见吗?

  杜晓山:当然有,当时我考虑在国内是否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的机构,但不少学者认为孟加拉模式不适合我们国家。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可以试一试,如果成功了,还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改变贫困的命运。

  记者:那是1993年的事情了?

  杜晓山:对,1993年,那一年对我个人来说是不同寻常的。那一年,先后多次去孟加拉国进行实地考察,参加了小额信贷国际会议,并且见到了尤努斯教授。在接受培训的同时,我们从乡村银行信托基金方面申请到了“软贷款”(低息贷款)。

  记者:为什么选择河北易县作为试验田?

  杜晓山:易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具有一般贫困县的代表性,离北京又近,便于监管,又考虑了成本问题;而且当地政府十分支持。1994年5月,我们在易县成立了首家“扶贫社”,并发放了第一批二十几户小额贷款。

  记者:易县试验的效果怎么样?

  杜晓山:有一份统计数字显示,13年来,整个易县近2万农户从中获益,6000多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国内外上万人次到易县扶贫社进行学习、参观与考察。

  记者:尤努斯本人去过那里没有?

  杜晓山:去过,1996年和1998年,尤努斯先后两次到易县考察。当时尤努斯的观感很好,每次都很诚恳地说易县大有希望。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