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穷人甚至比富人更讲信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4:49 新民晚报

  30年前,“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看到孟加拉国赤贫村民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而大受震撼,从而建立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那一年,杜晓山还在内蒙古大草原插队。

  23年前,尤努斯创建的乡村银行在政府支持下转化为一个独立的银行。那一年,杜晓山在中国社科院开始关注农村金融问题,并找到了看待农村问题的理论视角。

  13年前,经过杜晓山的游说,尤努斯决定让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进入中国。如今,66岁的尤努斯因为其找到了“帮助大量人口摆脱贫困的方法”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杜晓山也被媒体称为“中国小额信贷之父”。

  1993年多次到孟加拉考察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小额信贷的?

  杜晓山:是刚进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那段时期,当时,我和我的同事开始接触小额信贷,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当时我们对孟加拉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为我发现国内的扶贫款往往很难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而且还贷率非常低。但孟加拉模式正好相反,穷人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就能够得到贷款,而且还贷率很高。两相对比,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

  记者:决定引进这一模式是1993年的事情了?

  杜晓山:对,1993年,当时我考虑在国内是否可以成立一个类似的机构。那一年,先后多次去孟加拉国实地考察,参加了小额信贷国际会议,并且见到了尤努斯教授。在接受培训的同时,我们从乡村银行信托基金方面申请到了“软贷款”(低息贷款)。

  记者:为什么选择河北易县作为试验田?

  杜晓山:易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具有一般贫困县的代表性,离北京又近,便于监管,又考虑了成本问题;而且当地政府十分支持。1994年5月,我们在易县成立了首家“扶贫社”,并发放了第一批二十几户小额贷款。

  记者:易县试验的效果怎么样?

  杜晓山:有一份统计数字显示,13年来,整个易县近2万农户从中获益,6000多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国内外上万人次到易县扶贫社进行学习、参观与考察。

  记者:尤努斯本人去过那里没有?

  杜晓山:去过,1996年和1998年,尤努斯先后两次到易县考察。当时尤努斯的观感很好,每次都很诚恳地说易县大有希望。

  富人不会跟穷人“抢饭吃”

  记者:易县是你们工作的起点,正是那里的成功让你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尝试?

  杜晓山:也可以这么说。易县以后,我们先后在河南虞城、河南南召、陕西丹凤建立了扶贫分社,进行小额信贷试验。1997年是个分水岭,那一年年底,我们多个分支机构都在经济上实现了自负盈亏。

  记者:试验进行13年了,你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结论吗?

  杜晓山:我有了自己的结论,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尝试,促进决策层出台相关的政策,放开农村信贷市场。我们13年的实践表明,只要有良好的管理,农户以信誉为担保的贷款,还贷率能够高于95%。没有不好的客户只有不好的机构;而且,穷人甚至比富人更有信用,因为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穷人的信誉度绝不低于社会其他群体,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巧妙的制度设计。

  记者:小额信贷目标客户是穷人,富人会来“抢饭吃”吗?

  杜晓山:小额度、分期还贷使富有群体感觉到此种贷款对自己并无大利可图,就不热衷与贫困农户“抢饭吃”了。这是一种自动筛选机制。

  究竟是扶贫还是高利贷?

  记者:8%利率是怎么定下来的?

  杜晓山:这个利率是在易县搞试点时定下来的。当时这一利率比农行的利率要低,主要考虑到我们扶贫的性质,也参照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利率和国内贷款利率。

  记者:中间没有过波动?

  杜晓山:河南虞城扶贫社成立后,我们曾经允许它的贷款利率在8%~10%之间浮动,但后来发现,有一段混乱时期即使它的利率是10%却依然赔钱,而管理正常时期,即使8%的利率它也能挣钱。所以,关键还在于内部管理,而不在于利率本身。所以我们后来确定利率都为8%。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河北的小额贷款模式和孟加拉国模式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出现了“十户联保,一家使用”的情况。

  杜晓山:“十户联保,一家使用”的现象,是“变相的联保贷款”,所谓“垒大户”就是这个意思。这对扶贫社而言,意味着急需开辟新的金融产品以适应农户的需求,不过资金量不足、管理能力弱等问题又使我们陷入两难境地。但是,任何模式都不是呆板的,孟加拉国模式也不例外,它需要在制度、产品、工具创新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尤努斯教授也鼓励这么做。

  广州日报(曾向荣柯学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