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玉米VS小麦 价格倒挂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9:58 河北日报

  因为产业链条的延伸带来了玉米这一重要农作物需求格局的变化。在众多业界人士一致的判断中,玉米产业到了大发展的时期。表面上看,玉米价格上扬,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在我们工业化进程中,玉米在转换身份中找到了新的位置。玉米开始步入工业化发展的新境地。伴之而来的产业风险也成为影响玉米产业化发展的隐忧。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省乃至全国玉米价格竟然一路飙升,个别地方甚至一举攀
升到每公斤1.48元,超过了小麦,出现价格“挂”的情形。虽然这种突破只是局部的个案,但玉米价格连年上扬的态势越发蒸蒸日上。秋收种麦时节刚过,新玉米开始陆续上市,玉米价格回落到每公斤1.2元左右,但看似与往年一样的价格季节性涨落的背后,玉米正在从众多农作物中脱颖而出,成为被业内人士誉为高回报率的种植品种。

  在玉米价格引起诸多关注的同时,关于玉米价格高涨背后的诸多悬疑也到了解开的时候。

  1、玉米会不会夺小麦的饭碗

  辛集市和睦井乡马乡村张旗今年种了10亩玉米。尽管村里有人承租别人的地种棉花,收入颇丰,但是不希望丢下自己在辛集市打工的差事,他还是选择了玉米。他告诉记者,一来玉米好侍弄,不用怎么管就能获得不错的收成,二来,这两年玉米行情看涨,每公斤从原来的0.8元左右,可以卖到1.4元,与整天需要打药、修整的棉花比起来,既省事又省心。

  张旗告诉记者,要不是舍不得小麦,他还在考虑是否明年种点春玉米。这样就能避开秋玉米大规模上市的时候,价格下跌的影响。

  玉米价格的连年坚挺,让不少农民有了跟张旗同样的想法。日前,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对全省35个县、285个村、2600多户农民进行了调查,今年冬天,有意向种冬小麦的面积是11047亩左右,比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减少了100多亩,这些腾出来的耕地,在为种春玉米或者种棉花作准备。

  据保定市政府信息处提供的信息,保定市基层反映:今年秋后,部分乡村农民放弃了多年来的传统习惯,收割玉米后不再种植小麦,而是摞荒计划明年种玉米。究其原因,主要是种小麦得不偿失,不但不赚钱,甚至赔本瞎忙活。

  农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小麦产量250公斤至300公斤,以目前市场价每公斤小麦1.4元计算,总收入350元至400元左右。而一亩地的支出:底肥:40元、耕地:25元、播种:25元、种子50元、浇三水75元、施化肥80元、打药20元、收割45元,合计360元。尽管国家给每亩地10元左右的粮补,但也于事无补。

  农民普遍反映,目前一个搞建筑的“大工”每天能挣五、六十元,一个月工资就能顶三、四亩地小麦的收入,“在家种麦忙一年,不如打工去赚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外出打工。

  而张旗在辛集一家民营企业打工,每个月收入大概800元左右,算起来,很是划算。

  但同时,小麦的价格还保持在以往的稳定状态。10月30日,保定地区今年普麦收购价1440-1460元/吨,邯郸地区二级普麦入厂价1440元/吨,均与前一周持平,隆尧地区2006年三级普麦收购价146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邢台地区二级普麦收购价1450元/吨,比前一周跌40元/吨。出现局部下跌。

  有利润就有市场,农民从玉米价格中得到了实惠,就没有理由不继续种下去。

  2、玉米市场还能挺多久

  几天前,从省农业厅官方网站传出信息,当前我省新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全省平均收购价格为0.64元/斤。各市收购价格中保定、邯郸为0.64元/斤,石家庄为0.60元/斤,邢台为0.585元/斤,沧州为0.565元/斤。

  10月31日,从省粮食局市场分析中心传来消息,石家庄市场玉米批发价格已经从两个月前的每公斤1.4元跌到了1.2元左右。

  玉米的价格开始出现回落。

  而同时,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测,2006年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为2690万公顷,较2005年增长54万公顷,增幅为2.1%。玉米产量预计为1.41亿吨,较2005年的1.39亿吨增长163万吨,增幅为1.2%。玉米市场的“好气候”带来的种植结构的变化已经开始显现。没有人怀疑,玉米丰产已成定局。

  对此人们不免担心,玉米价格真的能挺住吗?农民有了种植玉米的新打算之后,大家会不会都种玉米?最终出现类似“谷贱伤农”的情形?

  农业市场专家分析,随着黄淮平原新玉米上市量的继续放大,价格相对偏高的陈玉米将逐渐退出市场,预计短期内其价格将延续小幅下跌的弱势格局。

  眼前的小跌,并不能掩盖玉米市场价格上涨的大趋势。从市场供求关系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相关答案。

  在过去9年多里,国内玉米总消费量增长了近2000万吨,且库存逐年递减。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的饲料消费量、工业消费量快速增长,玉米需求量大幅增加。未来几年,增长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需求的持续增长,使我国玉米的供需趋势已从供大于求向供求趋紧过渡。

  即便是在国际市场上,玉米的价格走势也是一路向高。据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10月份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06/07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8954万吨,较9月预估减少277万吨。2005/06年度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2455亿吨,较9月预估减少160万吨。如果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国内玉米市场也有望确立一波新的上涨行情。

  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我省玉米单产435.8公斤,比上年增加1.2公斤。因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玉米亩现金成本上升1.21%。调查预计,随着由集中销售转向常年销售,玉米收益平均下来依旧可观。预计,农民每亩玉米平均收益为380.38元,比上年增加70元,增幅为22.4%。

  在种玉米收益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来年会不会一拥而上,改种玉米?产量大增之后,会不会出现价格跌落,收益受损的情况?据记者随机调查采访,有一些农户表示,玉米价格高了,种植的人自然多起来,但种得多了,就像今年的大白菜一样,价格会不会再跌下来呢?谁知道明年到底是什么行情呢?还是老老实实种好自己的小麦、棉花吧!在种植业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玉米价格上扬在影响着农民种植心理的同时,农民种植结构的选择反过来也会对玉米市场未来价格走向带来一定影响。

  3、到底谁在拉动玉米价格

  就在十几年前,玉米饼子还是农民饭桌上难得一见的主食。如今,玉米的身份已经大不同了。左右玉米种植面积和市场价格的力量,已经从原来的农家饭桌,转移到了大工厂。

  玉米价格上扬的背后,是玉米深加工产业在拉动。

  玉米深加工是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发酵工程等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的加工。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食用酒精、燃料乙醇、化工醇等数千个品种。

  据了解,我国能够生产的玉米深加工产品达数百种。2004年以来,用玉米生产化工醇使玉米深加工的产品层次加深,使玉米深加工产品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如今,国内玉米深加工在不断创新,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除了传统的食品、医药加工需求,我国新的玉米深加工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几年,全国玉米设计深加工能力年均增长25%,预计2006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将达到3520万吨。根据相关部门资料,2005年我国玉米淀粉消费玉米量约为1110万吨,占工业玉米消费量的53%。2005年我国玉米酒精和燃料乙醇两项共消费玉米量890万吨,占玉米工业消费的44.5%。

  其中,燃料乙醇为332万吨,占玉米工业消费的15.8%。特别是东北产区玉米深加工发展较为迅猛,预计到2006年底,东北三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2008年底超过1500万吨。玉米工业需求呈刚性增长,收购市场竞争激烈。

  玉米深加工业的大提速,使玉米的原有属性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燃料乙醇和玉米化工醇的生产和开发,使玉米成为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石油的再生工业原料。

  据分析,生产1吨化工醇,需要消耗石油8吨,如用玉米取代石油,仅消耗玉米1.76吨。玉米化工醇生产使玉米深加工科技含量提高,石油化工醇能够生产的产品,玉米化工醇同样能生产出来。在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玉米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的属性更加突出,其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将非常广阔。

  目前,全国已经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和河南五个省全面推广乙醇汽油。此外,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四省也在27个地、市试点推广乙醇汽油,上述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汽油需要量较大,预计2006年乙醇汽油对玉米的需求量可能成倍增加。

  4、喜了农户 愁了企业

  玉米价格连年来的涨势,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的同时,这把“双刃剑”也为下游产业带来了压力。

  华药和石药有关采购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作为原料药生产的玉米采购价格,一直在涨。石药一家下属企业工作人员说:“现在我们就有采购人员出差去东北,找更便宜的玉米去了。”作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石家庄这两家企业所产原料药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玉米。来自玉米原料市场的价格压力加上原料药市场的竞争压力使企业成本也在上升。

  俗话说,买涨不买跌。而根据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的特点,新玉米上市至春节前收购最为活跃,日收购量达到消耗量的4至5倍,并且其收购价格往往高于周边粮库及贸易商的玉米收购价。深加工企业集中采购有利于化解新玉米上市的供应压力,甚至在“抢购”中抬高玉米价格。

  目前来看,由于新玉米仍未形成上市高峰期,收购主体仍比较单一,收购价格也较为平稳。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玉米水分进一步降低,上市高峰期逐渐到来,往年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局面仍将显现,玉米价格随行就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工业企业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而根据测算,燃料乙醇生产成本在4000元/吨左右,市场销售价格约为3200元/吨,如果没有国家政策补贴,每生产一吨燃料乙醇将亏损近800元。玉米价格上涨,会不会带来乙醇汽油的价格上升?

  正是依靠强大的工业消费,玉米价格才在近年来连续出现上扬,反过来,持续的工业需求,又为玉米价格走势平添了一把火。

  在这场由玉米引起的价格浪潮中,农民、养殖场、工厂、经纪人甚至当地政府,都面临着一场考验。

  但毋庸置疑,在持续的玉米价格上扬中,农民已经把钞票揣进了口袋。

  □文/本报记者 张许峰

  记者观察

  产业风险成为玉米隐忧

  有一组数字,2003/2004年度,我国玉米工业消费1400万吨,约占当年玉米消费总量的12%。

  到了2004/2005年度这一数字达到了1800万吨,约占当年玉米总消费量的13.8%,而2005/2006年度预计为2000万吨左右,占当年玉米总消费量的14.9%。

  这些单调数字背后,就是工业化生产在起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一些不可再生能源供应趋紧,玉米以及大豆等可以作为替补能源原材料的科学技术支撑下,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玉米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况且,在很多工业投资项目都被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卡住的时候,与农业种植业相关的工业项目,却得到了政策鼓励和支持。

  在相关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今年6月份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签订了投资5亿元的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万吨淀粉、10万吨口服葡萄糖、5万吨谷氨酸的生产规模。

  几乎同时,河北燕南集团承担的邢台市“酯化玉米淀粉”项目日获得科技部星火办颁发的优秀项目奖。该项目是河北省农产品深加工专项“麦芽糖脂肪酸酯、酯化淀粉与食物纤维口服液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的重要成果。

  据介绍,这一项目研制成功,可使巨鹿县和邻近的任县、隆尧、南和、南宫、平乡、广宗等六县一市的116万户农民年均增收120元,总增收13920万元。

  近日,省发改委同意张家口华亨玉米深加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玉米淀粉深加工项目备案,项目建设总投资达5.5亿元。

  相信随着玉米深加工项目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广大种植户从玉米中得到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

  玉米不仅高产稳产,生产潜力大,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难怪有专家称,玉米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的谷物。

  在一派大好形势下,也有人对玉米产业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10月25日在大连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粮食市场论坛上表示,近几年来,国内大批玉米加工企业迅速上马,很多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投资超亿元。但是相当多的企业在建设时,缺乏充分论证。此外,这些企业的工业用水大幅度增加,一些企业建在河流沿岸,排污大量增加,如果治理措施跟不上,就会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前两年油脂加工业大洗牌的局面,很有可能在玉米加工业重演。

  专家分析,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规模结构不合理、现代生物技术资源相对分散和整合不足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上台阶和农民增收还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他们提醒说,要整合资源,依靠现代生物技术把玉米深加工业推向一个新水平,这不仅是当前玉米产业面临的重要的问题,也是玉米产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与其他“谷贱伤农”现象不同,玉米产业的忧患更多的是在于深加工项目纷纷上马,产业水平雷同的格局下,会不会因为竞争加剧而影响玉米的市场价格。到时候,受伤的不只是玉米种植户,还可能波及到企业甚至提供项目建设贷款的金融行业。

  对此,有专家呼吁,要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市场本身调剂作用外,对纷纷涌起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强政策引导也到了应该考虑的时候了。

  已经卷入产业洪流中的玉米,已经没有退路。而对作为直接生产玉米的农户而言,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需要仔细提防玉米身后宏大的产业前景下,那波诡云谲的市场风险了。

  文/本报记者 张许峰

  相关新闻

  专家预测--价格倒挂现象短期难以改变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专家近日指出,由于乙醇和淀粉消费量大增导致玉米工业需求量上升,今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扬,出现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现象,这种价格失衡短期难以改变。

  据了解,在河南南部,目前玉米价格已达每吨1400元,而小麦市场价格为每吨1350元;华东的江苏等地区,玉米价格每吨已高于小麦150元。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小麦玉米的比价在1.2比1水平,目前美国小麦玉米比价在1.3至1.5比1水平,而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一比价却在0.89至0.95比1的水平。

  据了解,我国玉米产量自2003年以后开始大幅增长,2005年达13936.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较2003年增长20%以上,但产量增长幅度低于工业用量增长幅度。2000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为1000万吨,到2005年已超过2500万吨。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一些专家指出,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我国玉米消费已发生深刻变化。目前,市场对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另外,乙醇汽油的广泛使用将持续推动玉米需求增加。

  专家预计今年我国玉米产量将达1.4亿吨以上,增长速度放缓,但需求仍保持继续增加的局面,小麦玉米价格失衡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2006年到2007年度,我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