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流氓软件肆虐监管部门为何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8:33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10月31日,网民集体诉“很棒小秘书”侵权案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在监管部门长时间沉默下,各地网民自发组成的“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计划以每周起诉1家至2家企业的速度,向涉嫌制造和传播“流氓软件”的国内130多家企业开战。这种义举固然令人敬佩,但无论就单个官司而言还是就最终消灭“流氓软件”来说,网民们其实都没有多少胜算。

  目前还没法律可治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超过98%的网民遭受过“流氓软件”侵扰。目前我国互联网上流行的“流氓软件”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链。一个企业使用“流氓软件”发布广告,每月净收入可达数十万元。暴利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无视法律与道德规范制造和传播“流氓软件”。这些软件通常会自动安装,并包含反卸载技术,用户无法按常规删除。

  网民们的诉讼行动胜算不大,首先是因为我国现行法律以及官方政策对利用“流氓软件”侵害互联网用户权益的行为都缺乏明确界定,不法企业必然会利用定义的模糊性为自己辩护。同时,由于“流氓软件”给网民们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量化,就算网民们能够赢得官司,也不会在经济上触及被告企业的生存。

  管理部门也治不了吗?

  那么,对日趋猖獗的“流氓软件”,我们是不是真的束手无策了?当然不是,我们还有行政权力。“流氓软件”的社会危害已经路人皆知,对计算机网络拥有技术监管权的电信部门、对互联网企业及软件制造企业拥有行政许可权的工商行政部门,怎么就不能顺应民意采取行动呢?专家介绍,国外互联网上的诚信,也是靠严格的监管处罚机制保障的。之所以国外鲜有“流氓软件”登堂入室,就是因为有关企业一旦跨越“红线”,就可能被罚得倾家荡产。(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