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局之年看雅安———生态立市的路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6:3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向军陈婷郑汝成“生态立市,生态雅安!”金秋十月访雅安,这是当地干部群众谈论最热烈的话题。

  话题的高点击率,源于刚刚传出的喜讯:9月29日,雅安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的地级市。

  事实上,这已不是雅安揽入囊中的第一张“生态名片”。2005年8月,雅安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年7月,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雅安是其中重要部分;今年10月,雅安荣获2006年度CCTV“十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

  荣誉背后是雅安人对于“生态”的不懈追逐。“生态是雅安的优势,也是雅安的生命。立足科学发展,生态也可以变成‘摇钱树’。”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一语作注。

  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生态=竞争力雅安人如此审视自身的劣势———区位,偏处川西一隅;

  实力,经济总量偏小,发展正在起步……

  雅安人这样看待自身的优势———资源富集,绿色满地。在省内各市(州)你追我赶的今天,雅安如何扬长避短,实现跨越式发展?

  “雅安的空气可以打包,拿到香港去卖。”香港人的一句玩笑话,让雅安人豁然———空气可以打包卖,生态为什么不能换成钱?

  一组数据摆在面前:森林覆盖率69.3%,年平均降雨量1000—1800毫米,城市空气质量达国家标准Ⅰ级,水质达国家标准Ⅱ类。4大指标均居全省各市(州)之冠。

  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高达1601万千瓦,实际可开发量达1322万千瓦。大熊猫栖息地、蒙顶山上茶、茶马古道……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品牌。

  从生态着力,既符合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四川”的战略构想,也符合雅安扬长避短的现实。

  其结果:“建设生态雅安,发展生态经济”,郑重写进了雅安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

  这条路该怎么走?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借旅发会东风,雅安今年动作不断:请到小城来过年、万人品蒙顶春茶……一系列主题旅游活动,搅旺了人气,也带来了滚滚财源。

  去年,雅安接待国内外游客仅290万人次,今年1—9月已突破300万人次;古镇上里,昔日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重镇,如今成了川西著名的乡村度假旅游胜地。“四川的丽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南来北往客。今年1—8月,古镇居民人均旅游纯收入达500元,超过去年全年人均旅游纯收入。

  雅安旅游火爆的背后,是生态与产业的和谐互动。

  名山县准备搞50个农家乐。这一设想最终没有实现———因位于该县水源保护区内,其中30个农家乐尚未出生便遭否决;同样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地,雨城区旅游规划未能通过。

  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曾首创碧峰峡开发模式的雅安旅游业,借助于“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发展”终于实现了“由渐变到突变”。

  周公山温泉、喇叭河景区……均引进知名企业实施旅游产业开发。昔日难觅国外游客身影的蒙顶山,通过打造茶文化圣山,针对韩国游客建起了韩国馆,面向喜欢茶道的日本游人开辟了朝拜游,结果两国游客激增。

  在雅安,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还有水电资源开发。

  水电本是清洁能源,但水电开发、电站建设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在将“水电雅安”写进“十一五”规划时,雅安人很自信:建造一个又一个“生态环保电站”。

  自信来自于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的探索。每个水电项目在工程设计中对环保、水保措施均做出具体规定,在招标书、承包合同协议中有具体要求,并聘请专门监理机构,对建设中的环保、水保工作进行监督。通过政府、业主、设计、监理和承包商“五位一体”通力合作,有效减少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优先原则贯穿于雅安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工业富市强市,必须在生态环保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循规蹈矩;严把项目准入关,54家企业依法受到处罚,2个违规项目被否决;加大执法力度,500余家违法违规企业被关闭……

  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主动调整经济结构,雅安确立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绿色食品、生态能源、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环境、生态城市建设等产业平台。

  雨城区原有30多家汽车配件企业,布局杂乱,影响环境。后将汽配企业全部搬迁到多营镇,建成多营汽配城。通过“腾笼换鸟”,雨城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与产业协调共舞,为雅安经济腾飞找到了一个坚实的支点。今年1—9月,全市GDP同比增长12.3%。

  如何越走路越宽?

  软硬对接,追求特色一次亲身体验让徐孟加至今仍耿耿于怀:“2004年国庆驱车翻越二郎山,堵了7个多小时。”

  这样的道路状况,怎么吸引游客?怎么发展旅游业?

  追问的结果,是实实在在优化旅游环境的系列举措:如强化道路管理,明确规定,“外地车辆到雅安,除非发现酗酒、交通肇事,交警一律不得扣留”。成效立显,去年国庆过境车流量比前年同期增加81%,今年又比上年增加31%,却未出现一次堵车。

  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离不开软硬件基础的良性对接。从今年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交通建设大会战在雅安铺开,5年静态投资将达150多亿元。

  “雅安正致力于打造成为成都的‘后花园’。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每年推出1—2个新景点,雅安至成都邛崃的高速公路也列入建设规划,届时从成都到雅安将形成一条快速旅游环线。”雅安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雅安推动水电资源变发展资本,吸引华能、川投集团等实力企业纷纷“抢滩”。目前,全市在建电站装机容量达650万千瓦,力争到2010年实现水电装机1000万千瓦,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相对于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什么?生态立市如何才能尽快摆脱“农业小市、工业弱市”?“立”的过程也是“破”的开始,发展生态产业决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形成特色。决策层很快达成一致。

  在占全市人口80%的农村地区,通过大力发展茶业、林竹、果蔬、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开发力度,雅安农村经济呈现一县一品、各具特色的良好发展势头。名山县80%的农户都种植茶叶,今年上半年仅茶叶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82元。天全县大力引导农民建设生态家园,如今,90%的森林覆盖率,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成都常青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天全,开发绿色食品。

  雅安正健步走在生态立市的大道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