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湖北唯一女院士走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7:50 长江商报

  沈先生,一路走好

  ■她是湖北唯一女院士■她毕生致力于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工作

  ■学生和同事尊称她为沈先生 ■“对不起女儿”是她一生中唯一自责的事

  10月31日11时5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原生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韫芬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逝世,享年74岁。

  明日上午9时,沈韫芬遗体告别仪式于在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

  沈韫芬先生毕生致力于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工作,不仅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且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之间留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作为我省唯一的女院士,沈韫芬先生的人生经历也影响着众多人。

  今日,本报开通缅怀热线,请读者和沈韫芬先生生前的同事、朋友、学生一起,共同寄托哀思。

  □先生生平

  50余年: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

  沈韫芬先生是我国著名原生动物学家,毕生致力于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工作。她的研究创造性地把原生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50余年来,沈韫芬先生带领其助手们调查了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区系与分布,已鉴定近两千种,新种35种。在《西藏高原的原生动物》中描述原生动物458种,包括新种、亚新种12种,80%为新记录,首次探讨地理分布,得出了优势种随水平地带气候变迁而有更迭特点的结论,这也是我国第一本淡水原生动物地方志,被国内外同行评为“原生动物的经典”。开展了我国从南到北不同温度带土壤原生动物调查,获得种类组成特点和季节变动规律,填补了我国土壤原生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10年研究:制定生物监测首项国家标准

  30余年的长期观察,揭示了东湖富营养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在对多种水体近10年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在分类和生态的交界点上发展和建立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检测-PFU法》国家标准。该标准是我国生物监测领域自行制定的首项国家标准,得到美、韩、英、德等国同行的高度赞赏,誉为“世界领导者之一”。沈韫芬先生主持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项省部级成果奖。沈韫芬先生治学严谨, 著作颇丰,已发表论文219篇,专著7本,译著1本。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博士研究生15人。

  1985年:率团参加第7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

  沈韫芬先生在原生动物学研究领域的成绩引人注目,她也先后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和原生动物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85年,她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7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在这届大会上,中国原生动物学会正式加入国际原生动物学会;1989年在第8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上,沈韫芬先生当选为国际原生动物学会理事;1997年在第10届国际原生动物大会上,荣获Corliss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奖,同年被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率领中国原生动物学会获得主办权并于2005年在中国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2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标志着国际同行对中国原生动物学者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认可。

  1933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四)出身于上海。

  1938—1944年就读于上海市华山路尚宗小学(教会学校),六年制毕业。

  1944—1950年就读于上海允中女子中学(教会学校)高中毕业(六年制)。

  1950年5月在允中女子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1953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生物系),因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与三、四年级理科大学生一起毕业。

  1953年7月分配到上海,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从王家楫院士。

  1956年9月中国科学院选派第一批留苏研究生,赴原苏联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习,师从斯脱连尔珂夫(Strelkov)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1960年10月从苏联回国,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

  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1985年2月15日在中科院水生所湖泊研究室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亲人眼中面带微笑的大姐

  三个弟妹中还有两教授

  沈韫芬一家四姐弟,沈韫芬排行老大,也是家中的标尺和榜样。

  “从小学到大学,我念的教会学校,经历了三位女校长,分别是唐岳、沈钧、吴贻芳,她们长得都很漂亮、慈祥,但她们都没结婚。她们都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教会了我,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能做到。”沈韫芬的《自传》里,透露了她执着的源泉。

  让我们来看看沈家四姐弟递交的“成绩单”:

  大姐沈韫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原生动物学会理事;

  二弟沈健民,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部第四设计院教授;

  三妹沈韫芳,毕业于复旦大学,湖南医院教授;

  四弟沈健国,高中毕业通过自学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原子能研究所。

  “我小时候总是很调皮,功课又差,少不了挨父亲的打。姐姐劝父亲不要打我,拿起书就给我辅导功课。”没有责备,也没有埋怨,沈韫芬抽空就辅导沈健民。

  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差生,变成同济大学的一员,沈健民称,姐姐就是他的“第二母亲”。

  同事们说:“他们姐弟几人的孩子,除了沈韫芬的女儿外,其他的都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工作,不能说不是沈先生榜样做得好。”

  她的女儿顾晔倩至今还记得一件小事:“她曾经听了一盘原声英语新闻磁带后,觉得很不错,特地又买了一盘,寄给正读高中的外甥。”

  这盘磁带,成了外婆送给外甥的最后一件礼物。

  “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

  沈韫芬和丈夫顾守一自小青梅竹马,在上海的弄堂玩耍长大,当年沈韫芬留在武汉工作后,丈夫毅然放弃了高薪,跟随沈韫芬来到武汉安家,育有一儿一女,这一安就是40余年。

  安家武汉也让沈韫芬对女儿顾晔倩心怀歉疚埋下了伏笔。

  沈韫芬的弟弟沈健民靠在椅背上,幽幽叹口气,“她跟我说过不止一次,一辈子只有一件事让她自责,那就是对不起女儿。”

  1963年,女儿顾晔倩出生不久,就被送往上海奶奶家寄养,沈韫芬每月从70多元的工资中拿出60元寄给雇请的保姆。

  “姐姐一向注重对子女的教育,鼓励孩子上学。但因顾晔倩奶奶家小孩多,照顾不过来,在上海只读到高中就辍学了。”沈健民称,从此,顾晔倩就在上海工作、成家,每年母女仅相聚一次。

  顾晔倩掐着指头一算,43年里,跟母亲在一起的时间相加总共不过三年,其中包括母亲病重期间的陪伴时间。

  “我现在餐厅做普通员工,做得很好,母亲常鼓励我:干一行爱一行。”

  沈韫芬给她编织的毛衣,顾晔倩一直不舍得丢弃,因为她知道,从“工作狂”母亲那里得到件毛衣,是多么“奢侈”的礼物。

  “都是她年轻野外考察时,在船上、车上,抽空给我编织的,然后托人带到上海。”

  “母亲是位很时尚的人”

  泡泡袖、大群摆、公主皮鞋,如果不是发黄的黑白照片,还有背面“1957年留影”的小备注提醒,很难相信照片中用小夹子精心别起卷发刘海的“主角”,就是49年前的沈韫芬。

  “致力于科学的人,多半忽视自身着装,但母亲是位很时尚的人,精致到老。”沈韫芬的女儿顾晔倩抬手理了理头发,外套上精致的小饰物折射着秋日温暖的阳光。

  每次参加国际会议,沈韫芬都带几套衣服,一天一套衣服,从来不会重复。

  在顾晔倩眼里,沈韫芬从来不是一位只会钻进瓶瓶罐罐里的呆板人,相反,她的的爱好很广,从年轻就喜欢拍照、弹钢琴、听交响乐。为了听交响乐,搬进新家后,沈韫芬还特地让学生陪她挑选了音质较好的音响。

  顾晔倩在上海工作后,每年跟母亲见一次面,“有次母亲看到我衣柜里衣服闲置了不少,她就立即向我传穿衣心经:一件衣服好久没动,不仅说明不需要它,更说明当初买它时的眼光不对。”

  “做菜是她的休闲方式之一”

  身体好时,下楼耍耍剑是沈韫芬每天清晨的必备课。

  “很和蔼,虽然没有说过话,但每次见了面都主动向我点点头,脸上总是挂着笑。”沈韫芬家后面是一排低矮的宿舍,和院士楼比起来毫不起眼,孙婆婆就住在这里。

  没有架子,这四个字是同事和邻居对她评价时用的最多的词语。

  沈韫芬从小在上海长大,一辈子走南闯北,但最喜欢的还是上海菜。

  每年家庭聚会,家里做的都是上海菜,压轴菜非沈韫芬的熏鱼不可。

  准备好酱油、糖、味精、麻油……然后把鱼炸好浸泡到酱汁里,香喷喷的熏鱼出锅了,沈韫芬把做菜当作休闲方式之一。

  “父亲在世时,家务多半由他在做,只有在家庭大聚会时,母亲才露一手。”看着墙壁上露着慈祥笑容的母亲,顾雄文知道,这辈子再也吃不到那独特的味道了。

  □学生眼中的导师

  恩师之情长者之爱

  缪炜是沈韫芬先生1999级博士研究生,在他的博士论文结语里,他总结了和沈先生的深厚感情:恩师之情、长者之爱、忘年之缘。2002年博士毕业后,缪炜留在中科院水生所工作,这位年轻的博士是沈先生的得力助手。

  “沈先生的科研水平高,但她从不把职位升迁、待遇问题看得很重。她要求我不要受学术不正之风影响,踏实做事,做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缪炜说,沈先生不仅治学严谨,在生活上也给了他很多照顾:“我读博士时,妻子与我在一起生活,沈先生给予我们很多关照。”

  缪炜对老师的另一个印象是:“沈老师一到商场会买很多东西。”缪炜曾跟随沈韫芬一起去香港,“她会买很多东西,包括给孙辈们买很多玩具”。

  遗憾:未找到最佳垃圾桶方案

  沈先生还有一个爱好,每到一个地方考察,她会留意各地的垃圾桶,并拍照保存下来。“她想找出最适合环保,而且美观的图形,便于以后推广。”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最后方案,或许会是沈老的一个小遗憾。

  □同事们眼中的沈先生

  40多岁开始学英语病重期间仍在练听力

  “沈先生”是中科院水生所全体同事对沈韫芬的尊称。她的同事余育和研究员说,最让他感动的是,沈先生人到中年才开始学习英语,锲而不舍。

  沈先生上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通晓俄语,1981年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已40多岁的她开始攻读英语。“每天坚持背诵单词,能与外国人熟练地交流,我们小字辈的自愧不如。”共事15年的余育和说,能坚持这么久的不多见。“她除了初中时学了少量英文知识外,其后的时间很少接触英语,可以说是从零起步。”

  一次赴美之前,她只修了3个月的短期英文辅导班,之后凭借顽强毅力坚持自学。但从美国回国后,她已经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国外专家交流,并且能随意用英语聊天。

  沈韫芬住院期间,仍不忘把英语书籍带到床头,病重期间,她的床头还堆放着英语书籍,并坚持收听原声英语新闻。

  70高龄探访9大湖泊科考归途遭遇车祸

  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学学科组副研究员冯伟松,198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水生所工作,与沈韫芬一直同在一组,共事20余年。

  冯伟松回忆说:“沈韫芬长期坚持深入一线采样,身上充满“榜样的力量”。

  2003年8月,沈先生带着自己的博士生和冯伟松一行3人,去云南采集水生物样本。是年已经70高龄的沈先生一路风尘仆仆,一个月内分别去9大湖泊、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取水样,走过大理、丽江、德钦、宝山等地,行程超5000公里。

  结束工作后从大理返回昆明途中,发生了车祸。当时沈先生伤情最为严重,几根肋骨撞断,颅内出血,脸部缝了10几针。所幸的是,这一次从野外采集的100瓶标本没有受损。而就在当年上半年,沈先生还做了胆囊切除手术。

  不过伤愈后的沈韫芬先生仍然对工作充满激情。“每天8点就到办公室,晚上7点半以后才回家”。冯伟松说。

  她做学术的意志力很强。病重时,坚持听英语广播;身体好些时,还参与审稿。分子生物学在近年发展较快,比如DNA知识领域,沈先生因为学术研究方向不完全一样,但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请教年轻的后辈。

  查一个资料耗时两个月遗作耗费20年心血

  冯伟松说,沈先生治学严谨。去世前,沈先生参与编写的《中国动物志——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已顺利将书稿送到了出版社,这是沈先生有生之年编写的最后一本著作,耗费20年心血。

  “她对书稿要求极其严格,对一个品种的描述,要求查到最原始的文献资料,不能单单标注引自何处”。冯伟松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蚤靴纤虫是1933年由德国著名原生动物学家Kahl发现,1991年生物学界对该物种又有新的描述。在编写新书时,冯伟松从最原始的资料查起,还必须把中途新的研究发现标注到位。“否则先生就不会通过稿子。”

  最长的时候,为了查到一个品种的原始资料,要用两个月。冯伟松说,从国内图书馆、网络上无法查到,还要通过国外同行帮助查,最后才得以确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