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五老太义救白血病女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7:57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一名刚满5岁的小女孩还没来得及享受美好的生活,便被笼罩在白血病的阴影里,欲哭无泪的父母眼睁睁地看着唯一的孩子就要被死神带走却无能为力……就在小女孩和死亡赛跑的时候,5位素不相识的花甲老人聚到一起,走街串巷为这名萍水相逢的白血病儿寻求帮助。

  昨天下午,在众多好心人的资助下,家住省城文昌新村的5岁白血病女孩刘凤云,终于开始进行第一次化疗。虽然化疗的过程很痛苦,她还是央求妈妈转告一直为她奔波募捐的
5位奶奶,“我不哭,会很勇敢的,不怕打针!”

  A绝望父母选择陪着孩子等死

  刘凤云的母亲黄秀兰是四川人,2000年来到合肥打工,经人介绍和同是外地来肥打工的男子刘应怀结了婚,次年生下女儿小凤云。夫妻俩一直没有工作,仅靠摆小摊维持生活。2002年,黄秀兰因病做了一次大手术,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还让家里背上一身债。

  屋漏偏逢连阴雨。今年6月,小凤云突然发烧。“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就想到附近的诊所吃点药、打个针就能治好……谁知她的病久治不愈,而且淋巴结异常肿大。诊所里的医生就建议我们到大医院做个详细检查,不想就查出了这个病!医生要我们拿3万块钱立即住院,可是我们从哪里搞那么多钱?”小凤云的母亲抹着泪说。

  无奈之下,小凤云的父母决定放弃治疗,把孩子带回家,在家里静静地陪着孩子走完为数不多的日子。“实在是没有办法,亲戚朋友那边都借遍了,邻居们平常好心关照我们,我们夫妻俩总不能老是麻烦人家,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治病,只能陪她等死……”

  等待死亡的日子是漫长的,黄秀兰每天以泪洗面,祈求老天赐予奇迹。“因为不能及时治疗,白血病引起了并发症,孩子不停地喊疼,一声一声揪心呐!”黄秀兰告诉记者,“中秋节那天,孩子非要去看月亮,我就抱着她在小区的广场上看月亮,心里却老是翻腾着一个念头———也许这是她最后一次看到中秋的月亮”。

  B好心老太四处奔波筹集捐款

  最早发现小凤云生病的是包河区分路口社居委幼儿园的王老师,“因为孩子几天没来上学,我就去家访询问出了什么事,一到她家才得知孩子得了白血病”。随后王老师就把情况告诉了幼儿园的负责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得知自己的小伙伴正在和病魔做斗争,纷纷拿出自己的零用钱要给小凤云治病。

  随后,小凤云生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开始听街坊邻居们说她家的小孩得了白血病在家里等死,我就纳闷,白血病并非不能治啊,这么小的孩子,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怎能这么狠心地放弃治疗。”同样住在文昌新村的胡婉萍老人敲开了小凤云家的门,此时小凤云的病已经开始恶化。“门一开就看见孩子像小猫一样蜷缩在床上,整个脸已经肿了起来,不时地喊着疼。孩子母亲告诉我,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现在连水都不能喝了……”

  于是,胡奶奶要求他们向社居委等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小凤云的父母对她的建议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可能真的是绝望了,孩子的父母已经有些麻木”。胡奶奶无奈地回到家,但心里仍然惦记着小凤云脸上痛苦的表情。“好歹是条命,才那么大一点人,怎么能让她就这么等死?”

  第二天一早,胡奶奶赶到小区的物业公司和当地社居委寻求帮助,并把上街寻求资助的想法告诉了他们。随后小区物业公司和分路口社居委就为募捐准备了条幅和募捐箱,年近花甲的胡奶奶开始走上街头为孩子筹集捐款。

  C募捐过程中还是好人多

  接下来的半个月,是胡奶奶最感动的半个月,“活了大半辈子,还是那句老话———世上还是好人多”。

  第一天募捐的时候,来了两个捐款的老人———金秀芳和董玉芳,在得知整件事之后,两位老人自愿走上街头为小凤云筹集治疗费。随后,又有两位来捐款的老人加入这个阵营,每天12个小时雷打不动上街筹集善款。

  “虽然我们厚着老脸上街筹集治疗费用,但还是遭到一些人的白眼,甚至骂我们是骗子,心里非常委屈。可是一想到躺在床上呻吟等死的小凤云,以及还有那么多好心人,又觉得没什么。”胡奶奶告诉记者,在募捐的过程中,他们遇上很多的好心人。“还有几个小学生也跑来帮忙,几个小家伙捧着募捐箱到处向路人介绍小凤云得病的事,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最后跟他们说谢谢的时候,几个小家伙还问下个周末要不要帮忙……”

  先前5个互不认识的老姐妹现在都成了好朋友,并且还商量如果有需要,他们会走遍合肥大街小巷为小凤云筹集治疗费用。“老董已经跟我拍胸口说了,我走到哪她跟到哪”。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小凤云的病房,护士正准备给她输化疗的药水。经过几天的治疗,小凤云的病情已经稳定,精神也比住院前好多了。小凤云的父母希望借助本报向这5位好心的老人和所有的好心人说一声,“谢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